一种流量分配自调的双油路离心式燃油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64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量分配自调的双油路离心式燃油喷嘴,喷嘴安装座底部设有进油口,所述的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通道为外油路,内壳体内部通道为内油路,内壳体的中间挡板上开有斜向孔,中部侧壁上开有切向孔;分油挡件的挡板上开有竖直进油孔,与喷嘴安装座底部的进油通道连通。工作时,通过喷嘴工作时供油压力的变化,使得弹簧的压缩形变量变化,从而控制分油挡件上下移动,使内壳体中部侧壁切向孔开放或遮蔽、使分油挡件圆柱体锥面与内壳体内锥面之间的环形缝隙缩小或增大,从而实现外油路的开关以及内外双油路的流量调节。该双油路离心式燃油喷嘴,能够实现内外两油路随供油压力变化的流量分配,在提高喷嘴的供油范围的同时,保证了燃油雾化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分配自调的双油路离心式燃油喷嘴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轮机燃烧室领域,涉及一种流量分配自调的双油路离心式燃油喷嘴。
技术介绍
燃油喷嘴是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重要部件,有着向燃烧区供油、雾化燃油的功能。离心式燃油喷嘴具有结构简单、雾化良好的优点;双油路离心式喷嘴结构虽稍有复杂,但可以增加供油上限,扩大燃油流量范围。传统双油路离心喷嘴需要两路供油总管,这显著增加了供油系统的复杂程度,也提高了成本。国内近年有很多关于双油路离心喷嘴的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CN206361713U公开了一种提高供油范围的双油路离心喷嘴,只有一个进油接头,采用双旋流室,扰流板将燃油分流,能够达到提高供油范围的作用,但外油路的流道损失较大,结构略显复杂;专利CN208886765U和CN108386871A公开了两种流量可调的单油路离心喷嘴,分别通过流量调节盘、可调螺钉来实现流量的调控,但属于主动调控,调节流量时需拆卸喷嘴手动调试。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流量分配自调的双油路离心式燃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分配自调的双油路离心式燃油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安装座(1)、外壳体(2)、内壳体(3)、分油挡件(4)、弹簧(5)、限位环(6)、锁片(7)、垫片(8);安装座(1)、外壳体(2)、内壳体(3)和分油挡件(4)共轴,外壳体(2)置于安装座(1)的外台阶,之间设有垫片(8),内壳体(3)卡在安装座(1)的内台阶并连通内壳体(3)的内通孔,之间设有锁片(7);限位环(6)卡在内壳体(3)内腔的环形槽上,倒T型分油挡件(4)位于限位环(6)上,弹簧(5)套在分油挡件(4)上,卡在内壳体(3)内腔的中间挡板上;所述分油挡件(4)的下端台阶上,设有与安装座(1)底部进油口(9)连通的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分配自调的双油路离心式燃油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安装座(1)、外壳体(2)、内壳体(3)、分油挡件(4)、弹簧(5)、限位环(6)、锁片(7)、垫片(8);安装座(1)、外壳体(2)、内壳体(3)和分油挡件(4)共轴,外壳体(2)置于安装座(1)的外台阶,之间设有垫片(8),内壳体(3)卡在安装座(1)的内台阶并连通内壳体(3)的内通孔,之间设有锁片(7);限位环(6)卡在内壳体(3)内腔的环形槽上,倒T型分油挡件(4)位于限位环(6)上,弹簧(5)套在分油挡件(4)上,卡在内壳体(3)内腔的中间挡板上;所述分油挡件(4)的下端台阶上,设有与安装座(1)底部进油口(9)连通的多个竖直进油孔(12);所述内壳体(3)的中间挡板上开有多个斜向孔(10),侧壁上开有多个切向孔(11),位置被分油挡件(4)的常位所遮挡;所述外壳体(2)、内壳体(3)和分油挡件(4)的头部为锥形结构,且相互锥面平行;进油口(9)通过竖直进油孔(12)、斜向孔(10)和分油挡件4的圆柱体锥面与内壳体3内锥面之间的通道形成内油路(13),进油口(9)通过切向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佰宏索建秦魏少聪梁红侠黎明孙付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