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喷射器、燃烧器、以及燃气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78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40
燃料喷射器具备空气导入部(86),其设置于上游侧板(58)的下游侧,导入来自冷却空气导入管(68)的冷却空气;以及下游侧板(59),其具有冷却流路(91),该冷却流路(91)从空气导入部(86)朝向沿着下游侧板(59)的表面的方向,以避开预混合管(65)的方式延伸,并供冷却空气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喷射器、燃烧器、以及燃气轮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喷射器、燃烧器以及燃气轮机。本申请基于2017年11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231143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燃气轮机的燃烧器具有燃料喷射器。燃料喷射器预先使压缩空气和燃料气体均匀地混合。接着,燃烧器生成高温的燃烧气体。作为燃气轮机的燃烧器,优选燃烧稳定且环境负荷物质即CO·NOx排出量较少的燃烧器。作为这样的燃烧器,已知搭载有多孔射流烧嘴(也称为“集群烧嘴”)的燃烧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燃料喷射器,其具备配置于上游侧且形成有多个空气孔的上游侧板、配置于上游侧板的下游侧且形成有多个空气孔的下游侧板、以及燃料送给管。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802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燃料喷射器中,存在在下游侧板产生附着火焰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对下游侧板进行冷却。并且,希望高效地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喷射器,其中,/n所述燃料喷射器具备:/n上游侧板;/n下游侧板,其设置于所述上游侧板的下游侧,且与所述上游侧板对置配置;/n筒状构件,其呈上游侧及下游侧成为开放端的筒状,且与配置于上游侧的开放端的所述上游侧板、及配置于下游侧的开放端的所述下游侧板一起在内部划分出空腔;/n燃料管,其向所述空腔导入燃料气体;/n预混合管,其呈以贯穿所述上游侧板、所述下游侧板及所述空腔的方式延伸的管状,上游侧及下游侧成为开放端,且具有将供给至所述空腔内的所述燃料气体向内侧导入的燃料孔,所述预混合管将所述燃料气体与从上游侧的开放端导入的空气混合;以及/n冷却空气导入管,其向所述下游侧板导入冷却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30 JP 2017-2311431.一种燃料喷射器,其中,
所述燃料喷射器具备:
上游侧板;
下游侧板,其设置于所述上游侧板的下游侧,且与所述上游侧板对置配置;
筒状构件,其呈上游侧及下游侧成为开放端的筒状,且与配置于上游侧的开放端的所述上游侧板、及配置于下游侧的开放端的所述下游侧板一起在内部划分出空腔;
燃料管,其向所述空腔导入燃料气体;
预混合管,其呈以贯穿所述上游侧板、所述下游侧板及所述空腔的方式延伸的管状,上游侧及下游侧成为开放端,且具有将供给至所述空腔内的所述燃料气体向内侧导入的燃料孔,所述预混合管将所述燃料气体与从上游侧的开放端导入的空气混合;以及
冷却空气导入管,其向所述下游侧板导入冷却空气,
所述下游侧板具有:空气导入部,其导入来自所述冷却空气导入管的所述冷却空气;以及冷却流路,其从所述空气导入部朝向沿着所述下游侧板的表面的方向,以避开所述预混合管的方式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器,其中,
所述下游侧板具备:
第一板部,其具有与所述上游侧板对置的第一表面;以及
第二板部,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板部的上游侧,且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接合的第二表面及所述冷却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喷射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田胜义齐藤圭司郎谷村聪谷口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