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63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包括底架、充电机构、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升降机构设于底架的上端,旋转机构设于升降机构的上端,充电机构设于底架的下端,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和升降杆,升降电机设于底架的下表面,升降杆设于底架的上表面,升降杆的内部设凹槽,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固定盘、固定座和旋转电机,旋转轴设于凹槽内,旋转轴的一端连接凹槽的底部,旋转轴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盘,充电机构包括蓄电池、超声波无线充电感应器和机械手,机械手的一端螺栓固定连接于底架的下端面上,机械手的另一端抓取超声波无线充电感应器,蓄电池连接超声波无线充电感应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
本技术属于图书馆取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
技术介绍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处理器,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这种机器人才是真正的机器人;机械手是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中国专利CN207578441U公开了一种水下目标抓取机械手,具有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易于控制、抓取效果好、抓取效率高、降低成本的优势。图书馆的图书数量大,种类多,图书馆中每天有大量的图书借阅和归还,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搬运图书以及将图书放在书架上时,往往是将不同类别的书先放在一起,然后将书放在搬运车上,再根据图书的分类编号,把书放回书架,目前使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实现自动识别与取书,不仅减轻了馆管理员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作效率。由于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四处移动,需要取书和归置的书架的高度、位置均不同,因此需要智能机器人灵活的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需要清除智能机器人自身构件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包括底架、充电机构、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底架的上端,所述旋转机构设于升降机构的上端,所述充电机构设于底架的下端。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和升降杆,所述升降电机设于底架的下表面,所述升降杆设于底架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杆连接升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升降杆的内部沿其竖直方向设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固定盘、固定座和旋转电机,所述旋转轴设于凹槽内,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凹槽的底部,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盘,所述旋转电机套设于升降杆上端、固定盘下端的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和旋转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盘的上端设滑轨,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设滑轮,所述固定座通过滑轮滑动连接滑轨。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机构包括蓄电池、超声波无线充电感应器和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的一端螺栓固定连接于底架的下端面上,所述机械手的另一端抓取超声波无线充电感应器,所述蓄电池设于底架的内部,所述蓄电池连接超声波无线充电感应器。进一步的,所述底架的侧壁上设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4个,所述的4个位移传感器分别设于底架的四个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滑轨设至少两条,所述至少两条滑轨的中央交汇在固定盘的轴心。进一步的,所述滑轨设四条,所述四条滑轨均匀设于固定盘上。进一步的,所述底架的下端四角设自锁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自锁万向轮上连接行走电机。进一步的,所述底架的底端设减速器,所述减速器选用微型电机减速器一体机。进一步的,所述底架的外侧壁上嵌设散热风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通过升降电机带动升降杆的升降可调节智能机器人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通过旋转电机带动旋转轴的转动可调节智能机器人在圆周方向上的方位,在旋转轴上的固定盘转至制定位置后,智能机器人可通过固定座在固定盘上不同方位的滑动进一步精确移动至所要到达的书架,更便于智能机器人的方位和取书的精确性。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为智能机器人的充电线由超声波无线充电感应器代替,避免了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因电线的缠绕或阻碍造成行动受阻,且机器人在移动的过程中即可实现充电,解决了因电量耗尽而停止工作的问题。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通过位移传感器智能机器人可感知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可做到提前改变路线,以免行动受阻,行动电机可控制万向轮的启动,控制整个底座的行驶,减速器可帮助运动底座在即将到达指定位置时提前降低行驶速度,使整个运动底座能及时、准确的启动和停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中固定盘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中固定盘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中底架和机械手示意图。图中:1、底架;2、升降杆;3、凹槽;4、旋转轴;5、旋转电机;6、固定盘;7、风扇;8、蓄电池;9、自锁万向轮;10、行走电机;11、升降电机;12、减速器;13、位移传感器;14、滑轨;15、固定座;16、滑轮;17、机械手;18、超声波无线充电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包括底架1、充电机构、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底架1的上端,所述旋转机构设于升降机构的上端,所述充电机构设于底架1的下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11和升降杆2,所述升降电机11设于底架1的下表面,所述升降杆2设于底架1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杆2连接升降电机11的输出端,所述升降杆2的内部沿其竖直方向设凹槽3;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4、固定盘6、固定座15和旋转电机5,所述旋转轴4设于凹槽3内,所述旋转轴4的一端连接凹槽3的底部,所述旋转轴4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盘6,所述旋转电机5套设于升降杆2上端、固定盘6下端的旋转轴4上,所述旋转轴4和旋转电机5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固定盘6的上端设滑轨14,所述固定座15的下端设滑轮16,所述固定座15通过滑轮16滑动连接滑轨14,所述滑轨14设至少两条,所述至少两条滑轨14的中央交汇在固定盘6的轴心,所述底架1的侧壁上设位移传感器13,所述位移传感器13设4个,所述的4个位移传感器13分别设于底架1的四个侧壁上,所述底架1的下端四角设自锁万向轮9,所述自锁万向轮9上连接行走电机10,所述底架1的底端设减速器12,所述底架1的外侧壁上嵌设散热风扇7。智能机器人的下端可通过固定座15连接固定盘6,所述的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充电机构均由智能机器人本体的中央控制器控制,通过升降电,11带动升降杆2的升降可调节智能机器人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通过旋转电机5带动旋转轴4的转动可调节智能机器人在圆周方向上的方位,在旋转轴4上的固定盘6转至制定位置后,智能机器人可通过固定座15在固定盘6上不同方位的滑动进一步精确移动至所要到达的书架,更便于智能机器人的方位和取书的精确性;通过位移传感器13智能机器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充电机构、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底架(1)的上端,所述旋转机构设于升降机构的上端,所述充电机构设于底架(1)的下端;/n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11)和升降杆(2),所述升降电机(11)设于底架(1)的下表面,所述升降杆(2)设于底架(1)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杆(2)连接升降电机(11)的输出端,所述升降杆(2)的内部沿其竖直方向设凹槽(3);/n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4)、固定盘(6)、固定座(15)和旋转电机(5),所述旋转轴(4)设于凹槽(3)内,所述旋转轴(4)的一端连接凹槽(3)的底部,所述旋转轴(4)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盘(6),所述旋转电机(5)套设于升降杆(2)上端、固定盘(6)下端的旋转轴(4)上,所述旋转轴(4)和旋转电机(5)通过联轴器连接;/n所述充电机构包括蓄电池(8)、超声波无线充电感应器(18)和机械手(17),所述机械手(17)的一端螺栓固定连接于底架(1)的下端面上,所述机械手(17)的另一端抓取超声波无线充电感应器(18),所述蓄电池(8)设于底架(1)的内部,所述蓄电池(8)连接超声波无线充电感应器(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的运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充电机构、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底架(1)的上端,所述旋转机构设于升降机构的上端,所述充电机构设于底架(1)的下端;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11)和升降杆(2),所述升降电机(11)设于底架(1)的下表面,所述升降杆(2)设于底架(1)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杆(2)连接升降电机(11)的输出端,所述升降杆(2)的内部沿其竖直方向设凹槽(3);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4)、固定盘(6)、固定座(15)和旋转电机(5),所述旋转轴(4)设于凹槽(3)内,所述旋转轴(4)的一端连接凹槽(3)的底部,所述旋转轴(4)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盘(6),所述旋转电机(5)套设于升降杆(2)上端、固定盘(6)下端的旋转轴(4)上,所述旋转轴(4)和旋转电机(5)通过联轴器连接;
所述充电机构包括蓄电池(8)、超声波无线充电感应器(18)和机械手(17),所述机械手(17)的一端螺栓固定连接于底架(1)的下端面上,所述机械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