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杆小头端椭圆孔的加工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564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杆小头端椭圆孔的加工刀具,主要用于连杆小头端椭圆孔的加工。其主要技术方案:该加工刀具由专用成型铣刀和专用CBN磨头,构成一副完整的连杆小头端椭圆孔精加工刀具,专用成型铣刀,采用无底刃、圆柱面上有五刃的非对称螺旋设计;专用CBN磨头由硬质片、斜块、调节架、刀杆、调节杆、调节螺母、锁紧螺母、销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试用证明:从根本上克服了连杆椭圆孔加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的现象,达到有效地保障连杆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杆小头端椭圆孔的加工刀具
本技术属于一种对发动机连杆的加工刀具,具体是一种用于连杆小头端椭圆孔的加工刀具。
技术介绍
连杆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见图1),主要由大头端1、杆身2、和小头端3组成。其主要工作原理(见图3):连杆将活塞的动力传递给曲轴4,从而使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活塞上的燃气压力和惯性力是以动态分布载荷的形式通过活塞销4作用在连杆小孔5上,因此连杆小孔主要承受交变的拉压载荷。由于爆发压力巨大,不仅活塞销4要发生弯曲变形,而且连杆小孔5也要发生变形,由此造成载荷向连杆小孔外侧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程度与活塞销的弯曲和椭圆变形程度有关,同时连杆主要承受交变拉压载荷;在这种情况下,小孔尺寸会在大小孔中心线方向逐渐增大,减少了活塞销和连杆小孔的接触面积,使空隙6加大,造成应力集中;此情况会增大活塞销和连杆间的接触应力,影响连杆的疲劳寿命。根据变形协调理论,将连杆小孔形状设计为椭圆形状的孔(见图4的椭圆8),增加活塞销与连杆小孔间的接触面积,分散应力,使得连杆工作时承受的载荷更加均匀,有利于承载油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杆小头端椭圆孔的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由专用高速成型铣刀和专用CBN磨头,构成一副完整的连杆小头端椭圆孔精加工刀具,专用高速成型铣刀,采用无底刃、圆柱面上有五刃的非对称螺旋设计,成型铣刀前角8°,第一后角22°,第二后角10°,齿条角80°,齿高3mm,成型铣刀直径φ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杆小头端椭圆孔的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由专用高速成型铣刀和专用CBN磨头,构成一副完整的连杆小头端椭圆孔精加工刀具,专用高速成型铣刀,采用无底刃、圆柱面上有五刃的非对称螺旋设计,成型铣刀前角8°,第一后角22°,第二后角10°,齿条角80°,齿高3mm,成型铣刀直径φ16-0.05mm,有效铣削长度25mm,在刀柄(9)中心有一个主油孔(10),有效铣削范围内有两个支油孔(11);专用CBN磨头,包含硬质片(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飞冀会平周学邓伟董绍杰张涛涛周洋郝丽娜王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