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52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包括主壳体、抛光带和滚筒,通过将抛光带缠绕在卡箍的表面,并通过微型电机和滚筒的配合使抛光带再卡箍表面高速移动,完成对卡箍表面大体的抛光作用,再通过抛光带与支撑杆的配合,完成对卡箍整体的抛光作业。该种新型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通过抛光带与滚筒的配合可以对卡箍表面进行较快较好的抛光,通过更换不同规格型号的抛光带,使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解决了传动抛光轮难以对环形曲面抛光的难题,达到了减少人力、提高高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
,具体为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打磨抛光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然后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卡箍是连接带沟槽的管件、阀门以及管路配件的一种连接装置,用在对快接头之间起紧箍连接作用。对于一些外表经抛光处理的特殊管道,为了实现外表统一,在其安装的卡箍也需进行抛光处理,但目前卡箍的表面抛光还依赖于人工使用打磨轮等工具进行抛光,因卡箍的表面为曲面,打磨轮在对其抛光时效率相对较低、抛光的质量也不尽人意,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本技术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主壳体的上方设有电机保护罩,所述主壳体的内部设有固定架、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支撑杆,所述固定架设置在主壳体内部两侧,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两个轴承槽且在轴承槽内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设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二轴承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设有第二滚筒,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有支撑杆,所述第二转轴一侧设有微型电机并与微型电机的输出转轴相连,所述微型电机外设有电机保护罩,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设有抛光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抛光带首尾处设有接口,所述接口通过设有连接轴连接,所述抛光带分为里外两层,里层为附有细磨粉的软质橡胶带,外层为涂有防滑材料的硬质橡胶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口呈“凹凸”咬合状并在每个齿口上设有用于安装连接轴的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分为两个部分并通过设有强力弹簧保持连接,所述强力弹簧处于原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表面处于接触状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两侧设有用于放置支撑杆的孔槽,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安装在孔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抛光带与滚筒的配合可以对卡箍表面进行较快较好的抛光,通过更换不同规格型号的抛光带,使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解决了传动抛光轮难以对环形曲面抛光的难题,达到了减少人力、提高高效率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的抛光带接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的第一步工作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的第二步工作过程示意图。图中:1、主壳体;2、抛光带;3、卡箍;4、第一滚筒;5、第二滚筒;6、支撑杆;7、第一转轴;8、第二转轴;9、支撑架;10、微型电机;11、第一轴承;12、强力弹簧;13、第二轴承;14、电机支架;15、接口;16、连接轴;17、把手;18、电机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的一侧设有把手17,所述主壳体1的上方设有电机保护罩18,所述主壳体1的内部设有固定架9、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5和支撑杆6,所述固定架9设置在主壳体1内部两侧,所述固定架9上设有两个轴承槽且在轴承槽内设有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3,所述第一轴承11连接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外设有第一滚筒4,所述第二轴承13连接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外设有第二滚筒5,所述固定件9的一端设有支撑杆6,所述第二转轴8一侧设有微型电机10并与微型电机10的输出转轴相连,所述微型电机10外设有电机保护罩17,所述第一滚筒4与第二滚筒5之间设有抛光带2,通过抛光带2与滚筒的配合可以对卡箍3表面进行较快较好的抛光,通过更换不同规格型号的抛光带2,使其具有较高的适用性,解决了传动抛光轮难以对环形曲面抛光的难题,达到了减少人力、提高高效率的目的。其中,抛光带2首尾处设有接口15,所述接口15通过设有连接轴16连接,所述抛光带2分为里外两层,里层为附有细磨粉的软质橡胶带,外层为涂有防滑材料的硬质橡胶带,通过里外两层结构的设计,既保证了抛光带整体的强度,又使其具有较好的打磨效果,同时便于抛光带的快速拆装。其中,接口15呈“凹凸”咬合状并在每个齿口上设有用于安装连接轴16的通孔,通过连接轴16与通孔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快速对抛光带2之间的连接与拆分。其中,固定架9分为两个部分并通过设有强力弹簧12保持连接,所述强力弹簧12处于原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滚筒4与第二滚筒5表面处于接触状态,通过设置的强力弹簧12,可以将第一滚筒4与第二滚筒5之间设置的抛光带2进行夹紧,避免在工作时发生打滑,影响装置的整体抛光效率。其中,固定架9的两侧设有用于放置支撑杆6的孔槽,所述支撑杆6的两端安装在孔槽内,通过预先设置的孔槽,可以快速的实现对支撑杆6的安装,同时通过支撑杆6,可以有效的对抛光带2进行支撑。工作时,第一步将该装置中的电器元件均外接控制开关与电源,然后将拉动第一滚筒4,强力弹簧12处于伸长状态,使第一滚筒4与第二滚筒5之间产生用于安装抛光带2的间隙,将抛光带2安装到此间隙中,松开第一滚筒4,通过强力弹簧12的作用,将抛光带2牢牢地夹紧在两个滚筒中,将抛光带2移动到即将要抛光的卡箍3上,通过接口15和连接轴16,将抛光带2收尾相连,此时第一滚筒4和卡箍3作为抛光带的支撑轮,手握把手17,使抛光带2处于紧绷状态,卡箍3被包裹在抛光带2的里侧,启动微型电机10,使抛光带2在卡箍3表面高速移动,并通过调整卡箍3与抛光带2的接触位置,实现对卡箍3的整体抛光,当抛光完毕后,第二步将抛光带2拆开,并将抛光带安装到支撑杆6上,此时第二滚筒5和支撑杆6作为支撑轮,抛光带的里层向外并处于紧绷状态,手持把手,对第一步抛光不到区域进行修补作业,当抛光完毕后,拆下抛光带2,并将该装置放置在指定的区域内。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包括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一侧设有把手(17),所述主壳体(1)的上方设有电机保护罩(18),所述主壳体(1)的内部设有固定架(9)、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5)和支撑杆(6),所述固定架(9)设置在主壳体(1)内部两侧,所述固定架(9)上设有两个轴承槽且在轴承槽内设有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3),所述第一轴承(11)连接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外设有第一滚筒(4),所述第二轴承(13)连接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外设有第二滚筒(5),所述固定架(9)的一端设有支撑杆(6),所述第二转轴(8)一侧设有微型电机(10)并与微型电机(10)的输出转轴相连,所述微型电机(10)外设有电机保护罩(18),所述第一滚筒(4)与第二滚筒(5)之间设有抛光带(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箍的表面抛光装置,包括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一侧设有把手(17),所述主壳体(1)的上方设有电机保护罩(18),所述主壳体(1)的内部设有固定架(9)、第一滚筒(4)、第二滚筒(5)和支撑杆(6),所述固定架(9)设置在主壳体(1)内部两侧,所述固定架(9)上设有两个轴承槽且在轴承槽内设有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3),所述第一轴承(11)连接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外设有第一滚筒(4),所述第二轴承(13)连接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外设有第二滚筒(5),所述固定架(9)的一端设有支撑杆(6),所述第二转轴(8)一侧设有微型电机(10)并与微型电机(10)的输出转轴相连,所述微型电机(10)外设有电机保护罩(18),所述第一滚筒(4)与第二滚筒(5)之间设有抛光带(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远捷紧固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