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毛刺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496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毛刺打磨装置,包括机架、基板、打磨装置、夹持装置、支撑座、移动板,所述基板固定安装在机架上面;所述基板上表面左侧可移动地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面固定安装打磨装置;所述基板上表面右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上面固定安装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卡扣安装夹持装置;通过对现有夹持部件进行改进,使得夹持部件能够固定齿轮中心,进而对齿轮外侧进行打磨;也可以通过固定齿轮外侧,对齿轮中心进行打磨的功能,提高了齿轮去毛刺的打磨效率。对打磨部件进行改进,增加了打磨棒打磨点可更改的功能,提高了打磨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毛刺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齿轮加工
,特别是一种齿轮毛刺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齿轮在装配之前,一般需要对齿轮进行打磨加工。一般的打磨装置包括打磨部件和夹持部件;在对汽车齿轮进行打磨时,需要将固定齿轮通过夹持部件紧固,然后通过打磨棒对齿轮进行打磨;但是这种夹持部件一般只能夹持齿轮外侧,然后对齿轮的中心进行打磨;如果要对齿轮的外齿进行打磨,则需要更换另一种夹持件;另一方面,现有的打磨棒多为固定一点进行打磨,无法变换打磨位置,只能对单一类型的齿轮进行打磨,当需要对齿轮其他位置或其他类型齿轮进行打磨时,需要调节齿轮的位置或更换打磨部件;这样多次更换给工作人员的打磨工作带来了不便,使得打磨效率低、比较浪费时间,无法很好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齿轮打磨效率低、浪费时间的问题,提供一种齿轮毛刺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毛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基板(2)、打磨装置(6)、夹持装置(5)、支撑座(3)、移动板(7),所述基板(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面;所述基板(2)上表面左侧可移动地设置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上面固定安装打磨装置(6);所述基板(2)上表面右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座(3),支撑座(3)上面固定安装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输出端卡扣安装夹持装置(5);/n所述夹持装置(5)包括箱体B(57)、第二螺纹件(54)、第二伺服电机(53)、上移动螺纹件(512)、下移动螺纹件(522)、上夹持件(511)、下夹持件(521)和连接件(55);所述箱体B(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毛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基板(2)、打磨装置(6)、夹持装置(5)、支撑座(3)、移动板(7),所述基板(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面;所述基板(2)上表面左侧可移动地设置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上面固定安装打磨装置(6);所述基板(2)上表面右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座(3),支撑座(3)上面固定安装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输出端卡扣安装夹持装置(5);
所述夹持装置(5)包括箱体B(57)、第二螺纹件(54)、第二伺服电机(53)、上移动螺纹件(512)、下移动螺纹件(522)、上夹持件(511)、下夹持件(521)和连接件(55);所述箱体B(57)左侧中心垂直开设有条口(56);所述第二螺纹件(54)通过第二转动轴(58)竖向安装在箱体B(57)中;所述第二转动轴(58)上端与第二伺服电机(5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移动螺纹件(512)可滑动地安装在箱体B(57)中,上移动螺纹件(512)右侧与第二螺纹件(54)的上部分啮合,上移动螺纹件(512)左端从条口(56)伸出且连接上夹持件(511);所述下移动螺纹件(522)可滑动地安装在箱体B(57)中,下移动螺纹件(522)右侧与第二螺纹件(54)的下部分啮合,下移动螺纹件(522)左端从条口(56)伸出且连接下夹持件(521);所述箱体B(57)的右侧通过连接件(55)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打磨装置(6)包括箱体A(61)、第一竖向齿轮(67)、第一横向齿轮(68)、第一螺纹件(610)、第一移动螺纹杆(65)、底座(63)、第一伺服电机(62)、打磨棒(66);所述第一螺纹件(610)通过第一转动轴(69)竖直固定在箱体A(61)内部;所述第一横向齿轮(68)安装在第一转动轴(69)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和坊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