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排液测试油嘴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45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排液测试油嘴调整方法,涉及油气田勘探和开发领域中的油气井排液测试作业技术领域,将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的整个排液测试阶段划分为纯液相流—见气初期—气增液降—气液稳定四个阶段,确定井口压力、返排液矿化度、阶段产气量、气液比四个关键指标,通过对所述四个阶段的关键指标之一或多个关键指标的组合的分析,确定油嘴调整时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析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关键返排参数,判断油嘴调整时机,建立完整的油嘴调整方法,实现常压页岩气单井测试产量最大化,同时控制整体测试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排液测试油嘴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勘探和开发领域中的油气井排液测试作业
,确切地说涉及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排液测试中的一种油嘴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必须通过一定时间排液测试才能投产,能否通过排液测试尽快实现气井较高的稳定测试气产量,完成压裂效果评价和单井测试产量计算,并为投产后生产制度制定提供依据,是该项工作的主要目的。目前国内具备商业开发能力的页岩区块开发层位均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龙一1号层,该套储层在已规模建产的区块(例如长宁-威远、涪陵)地层压力系数一般为1.6~2.0,属于高压、超高压页岩气藏。但在川南、川东南地区存在多个地层压力系数为0.9~1.3的常压页岩气藏,例如中国石油所属昭通太阳区块、中国石化所属彭水区块。与高压-超高压页岩气藏不同,常压页岩气藏由于地层压力系数相对较低,压裂后返排特征与前者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①常压页岩气井开井排液后见气时间无明显规律,但低产气量阶段持续时间长,油嘴调整时机不明确,油嘴调整过快容易导致储层液相渗透率快速增加,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排液测试油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整个排液测试阶段划分为纯液相流—见气初期—气增液降—气液稳定四个阶段,确定井口压力、返排液矿化度、阶段产气量、气液比四个关键指标,通过对所述四个阶段的关键指标之一或多个关键指标的组合的分析,确定油嘴调整时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排液测试油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整个排液测试阶段划分为纯液相流—见气初期—气增液降—气液稳定四个阶段,确定井口压力、返排液矿化度、阶段产气量、气液比四个关键指标,通过对所述四个阶段的关键指标之一或多个关键指标的组合的分析,确定油嘴调整时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排液测试油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完成后开井排液,第一个阶段为纯液相流阶段,此阶段只有液体排出,观察返排液矿化度指标,根据矿化度48h内增幅是否大于20%判断油嘴调整时机,直到见气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排液测试油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液相流阶段中,如果该指标保持相对稳定,48h内增加幅度小于20%,则一个油嘴制度排液72-120h后即可以1mm为单位逐级增大,如果48h内矿化度增幅超过20%,则立即增加1mm油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排液测试油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见气初期,是指有气体排出但阶段排液量无明显降低的阶段,该阶段观察井口压力和阶段产气量两项指标,根据井口压力能否保持稳定或增加以及阶段产气量增加速率综合决定油嘴调整时机,并判断排液是否进入到气增液降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后排液测试油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见气初期阶段中,井口压力持续下降同时阶段产气量没有明显增加,则保持原有工作制度不变,当出现下述两种情况之一后逐级增加油嘴:
(a)井口压力在6~12小时内保持稳定或持续增加;
(b)阶段产气量连续12小时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龙杨海朱炬辉石孝志陆丽吴晓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