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59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射头,其中所述的主体为圆柱体,且主体外设有螺纹;所述的主体内设有喷射孔,且喷射孔为锥形,所述的喷射孔底部为进料孔,喷射孔顶部为出料孔,所述的进料孔设在主体底部,出料孔设在主体顶部,所述的主体底部及顶部设有内圆,且主体底部及顶部为弧状;优点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射孔呈锥形,使油流产生强烈的扰动,加大原油的流动速度、增大原油的压力,避免油管管壁及抽油杆结蜡、结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射头
本技术涉及油田开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射头。
技术介绍
我国的油井中,包括海上油井,中高含蜡油井占80%以上,在开采过程中,随着原油的提升,原油的温度和压力逐渐降低,原油流动性差,导致油管结蜡、结垢严重。且蜡垢聚集并沉积在油管管壁及抽油杆上形成结蜡,从而造成产油层堵塞、油井产量下降甚至停产;抽油机机械载荷增大,能耗增加;严重时造成抽油机与光杆不同步甚至卡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喷射头。本技术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射头,包括主体、内圆及喷射孔,所述的主体为圆柱体,且主体外设有螺纹;所述的主体内设有喷射孔,且喷射孔为锥形,所述的喷射孔底部为进料孔,喷射孔顶部为出料孔,所述的进料孔设在主体底部,出料孔设在主体顶部,所述的主体底部及顶部设有内圆,且主体底部及顶部为弧状。所述的主体外径为64mm。所述的主体高为80mm。所述的内圆直径为52mm。所述的进料孔直径为18mm。所述的出料孔直径为6mm。所述的弧状半径为70.1mm。所述的弧状深度为5mm。所述的喷射孔为4个。所述的喷射头为304不锈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喷射孔呈锥形,使油流产生强烈的扰动,加大原油的流动速度、增大原油的压力,避免油管管壁及抽油杆结蜡、结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为主体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主体顶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主体、2为内圆、3为喷射孔、301为进料孔、302为出料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喷射头,包括主体1、内圆2及喷射孔3,所述的主体1为圆柱体,且主体1外设有螺纹;所述的主体1内设有喷射孔3,且喷射孔3为锥形,所述的喷射孔3底部为进料孔301,喷射孔3顶部为出料孔302,所述的进料孔301设在主体1底部,出料孔302设在主体1顶部,所述的主体1底部及顶部设有内圆2,且主体1底部及顶部为弧状。所述的主体1外径为64mm。所述的主体1高为80mm。所述的内圆2直径为52mm。所述的进料孔301直径为18mm。所述的出料孔302直径为6mm。所述的弧状半径为70.1mm。所述的弧状深度为5mm。所述的喷射孔3为4个。所述的喷射头为304不锈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射头,包括主体(1)、内圆(2)及喷射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为圆柱体,且主体(1)外设有螺纹;所述的主体(1)内设有喷射孔(3),且喷射孔(3)为锥形,所述的喷射孔(3)底部为进料孔(301),喷射孔(3)顶部为出料孔(302),所述的进料孔(301)设在主体(1)底部,出料孔(302)设在主体(1)顶部,所述的主体(1)底部及顶部设有内圆(2),且主体(1)底部及顶部为弧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头,包括主体(1)、内圆(2)及喷射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为圆柱体,且主体(1)外设有螺纹;所述的主体(1)内设有喷射孔(3),且喷射孔(3)为锥形,所述的喷射孔(3)底部为进料孔(301),喷射孔(3)顶部为出料孔(302),所述的进料孔(301)设在主体(1)底部,出料孔(302)设在主体(1)顶部,所述的主体(1)底部及顶部设有内圆(2),且主体(1)底部及顶部为弧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外径为64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高为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紫薇熊开俊宋华徐婷婷孙睿康孙建奎王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垦利新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