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AD与WebGl的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35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一种基于CAD与WebGl的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方法,属于智能建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纵筋、箍筋、拉筋参数化数字模型;步骤2:创建柱配筋表;步骤3:识别梁柱平法施工图,提取梁的定位及平法信息、柱定位信息及柱配筋表信息;步骤4:布置梁端钢筋动态块;步骤5:绘制柱纵筋;步骤6:在平面施工图中进行梁柱节点钢筋避让设计;步骤7:提取梁柱节点钢筋避让设计信息,生成梁柱构件数据库及二维码;步骤8:批量生成基于CAD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图;步骤9:批量生成基于Web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地提高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AD与WebGl的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AD与WebGl的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结构设计中普遍采用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平法)表达,它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以平面注写的方式简洁的表示出来,但梁柱节点处钢筋未做深化设计,钢筋信息表达不完整,造成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困难。受传统二维CAD设计模式的局限,装配式结构设计中,预制柱和叠合梁交汇处设计结果不可避免的存在钢筋碰撞、现场安装无法进行等问题。深化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项目的整体成本、后期施工的进度、工程质量,以及后期运营维护的难度。因此需要设计人员不但能够准确绘制深化设计图,还要了解每种类型构件的加工成型工艺和预制构件装配方案,并确保设计数据在成本核算、工厂加工、现场安装及运营维护等环节达到深度共享。所有这些对以二维CAD为基础的设计方式提出了挑战。WebGl是一种用来在网页上绘制和渲染复杂三维图形,并允许用户与之交互的技术,Three.js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CAD与WebGl的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建立适用于CAD与WebGl的5节点纵筋端部动态块参数化模型,5节点纵筋端部动态块库,10结点纵筋参数化模型,箍筋412结点参数化模型,拉筋26结点参数化模型;/n步骤2:创建柱配筋表;/n步骤3:识别梁柱平法施工图,提取梁的定位及平法信息,提取柱定位信息及柱配筋表信息;/n步骤4:在梁柱平法施工图中布置梁端钢筋动态块;/n步骤5:在梁柱平法施工图中绘制柱纵筋;/n步骤6:通过钢筋动态块的参数化设计进行平法施工图中梁柱节点钢筋避让设计;/n步骤7:通过图形识别,提取梁柱节点钢筋避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AD与WebGl的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适用于CAD与WebGl的5节点纵筋端部动态块参数化模型,5节点纵筋端部动态块库,10结点纵筋参数化模型,箍筋412结点参数化模型,拉筋26结点参数化模型;
步骤2:创建柱配筋表;
步骤3:识别梁柱平法施工图,提取梁的定位及平法信息,提取柱定位信息及柱配筋表信息;
步骤4:在梁柱平法施工图中布置梁端钢筋动态块;
步骤5:在梁柱平法施工图中绘制柱纵筋;
步骤6:通过钢筋动态块的参数化设计进行平法施工图中梁柱节点钢筋避让设计;
步骤7:通过图形识别,提取梁柱节点钢筋避让设计信息,生成梁柱构件数据库及二维码;
步骤8:批量生成基于CAD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图;
步骤9:批量生成基于Web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AD与WebGl的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5结点纵筋动态块库是由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和钢筋直径确定的单个5结点钢筋动态块的集合,其参数为伸入支座长度、水平偏移距离、竖向偏移距离和弯折长度;
所述10结点纵筋参数化模型是指任意纵向钢筋都可以由起端5结点纵筋动态块和末端5结点纵筋动态块组成;
所述箍筋412结点参数化模型,其参数为4个定位点、12个形状控制点、定位点处的弯折半径、箍筋直径及弯折后平直段长度;
所述拉筋26结点参数化模型,其参数为2个定位点、6个控制描述点、定位点处的弯折半径、拉筋直径及弯折后平直段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AD与WebGl的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在梁柱平法施工图中布置梁端钢筋动态块,梁的每一根纵筋为10节点参数化模型,纵筋两个端部的节点参数是由对应的动态块参数确定;其形成过程如下:根据梁的宽度、钢筋直径、根数、保护层及箍筋确定出纵筋间距;由梁的定位关系确定出钢筋位置坐标;根据混凝土强度、抗震等级和钢筋直径在钢筋动态库找到相应的钢筋动态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燕汪金昌李刚李海江宁宝宽刘师卓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