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预应力抗拔桩的基坑上跨既有隧道上浮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地下工程施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采用预应力抗拔桩的基坑上跨既有隧道上浮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地铁的发展以及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不可避免地需要在地铁隧道上方进行一些地下工程的施工,但是在完成隧道上方地下工程的施工时运营隧道因上方卸载而产生上浮变形,从而危及到隧道结构安全。魏纲于2013年在《岩土力学》发表的《基坑开挖对下方既有盾构隧道影响的实测与分析》一文中收集了14个国内基坑工程实例,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64%的隧道上浮变形值超过了报警值10mm,说明基坑开挖卸载引起的下卧盾构隧道变形不容忽视。刘继强、董天军、张龙云等于2019年在《广东建材》发表的《抗拔桩联合抗浮板在控制基坑下卧地铁隧道隆起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介绍了抗拔桩联合抗浮板形成整体,用以抑制隧道竖向隆起。但由于需将基坑开挖到底后才能浇筑抗浮板,因此抗浮板浇筑之前隧道已产生一定的上浮变形。而抗浮板与抗拔桩刚性连接,且抗拔桩需要产生较大的上拔变形才能发挥其受力作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预应力抗拔桩的基坑上跨既有隧道上浮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施工步骤:/na布置隧道(20)内监测系统(13);/nb施作基坑围护结构及降水井;/nc施作抗拔桩(7);/nd分层分段或竖井开挖基坑至指定标高;/ne施工抗拔桩缓冲层(18)与用于围套抗拔桩钢筋(16)的PVC套管(14),其中,所述缓冲层由泡沫塑料或橡胶形成;/nf施作钢筋混凝土抗浮板(11);/ng所述抗拔桩(7)分级张拉;/nh根据隧道变形监测值锁定所述抗拔桩(7);/ni进行下一步开挖,并分段施工主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预应力抗拔桩的基坑上跨既有隧道上浮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a布置隧道(20)内监测系统(13);
b施作基坑围护结构及降水井;
c施作抗拔桩(7);
d分层分段或竖井开挖基坑至指定标高;
e施工抗拔桩缓冲层(18)与用于围套抗拔桩钢筋(16)的PVC套管(14),其中,所述缓冲层由泡沫塑料或橡胶形成;
f施作钢筋混凝土抗浮板(11);
g所述抗拔桩(7)分级张拉;
h根据隧道变形监测值锁定所述抗拔桩(7);
i进行下一步开挖,并分段施工主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抗拔桩的基坑上跨既有隧道上浮控制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所述抗拔桩(7)离所述隧道(20)最小距离不小于1.5m,其桩底位于距所述隧道(20)底部一倍隧道洞径以下的位置,其抗拔力不小于1.5倍上覆土重,所述抗拔桩施工采用全套管回转钻机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抗拔桩的基坑上跨既有隧道上浮控制方法,其中,在步骤d中,基坑开挖采用分层分段开挖方式,或者采用竖井跳挖并施作支护结构(19)的方式,以能够控制隧道变形并保证基坑自身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预应力抗拔桩的基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朋,刘源,宋旭,吴怀娜,孟凡衍,蓝淦洲,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