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软地基加固用混凝土预埋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松软地基加固用混凝土预埋桩。
技术介绍
预埋件(预制埋件)就是预先安装(埋藏)在隐蔽工程内的构件.就是在结构浇筑时安置的构配件,用于砌筑上部结构时的搭接。以利于外部工程设备基础的安装固定.预埋件大多由金属制造,例如:钢筋或者铸铁,也可用木头,塑料等非金属刚性材料。预埋件是在结构中留设有钢板和锚固筋的构件,用来连接结构构件或非结构构件的固定用途。比如做后工序固定(如门、窗、幕墙、水管、煤气管等)用的连接件。这个在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连接的部位很多。施工过程中,松软地基会对建筑产生极大影响,需要通过混凝土浇筑从而使得松软地基更加牢固,因此需要一种松软地基加固用混凝土预埋桩,从而便于浇筑。中国专利CN201711241665.1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工格室的预埋桩,所述支撑座包括圆形盘体和固定于圆形盘体底面的第一固定圆管、第二固定圆管;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安装于圆形盘体内,所述第一齿轮表面开有第三圆形通孔,所述第二齿轮表面固定有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松软地基加固用混凝土预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伞式开合器(1)、固定承接件(2)、螺式加固器(3)和固定安装架(4),固定承接件(2)同轴固定安装在伞式开合器(1)顶端,伞式开合器(1)伸缩件通过固定承接件(2)与外部连通,螺式加固器(3)同轴固定安装在伞式开合器(1)底端,伞式开合器(1)底部驱动件与螺式加固器(3)工作轴固定连接,螺式加固器(3)工作端竖直朝下,固定安装架(4)插接件朝下同轴固定安装在伞式开合器(1)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软地基加固用混凝土预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伞式开合器(1)、固定承接件(2)、螺式加固器(3)和固定安装架(4),固定承接件(2)同轴固定安装在伞式开合器(1)顶端,伞式开合器(1)伸缩件通过固定承接件(2)与外部连通,螺式加固器(3)同轴固定安装在伞式开合器(1)底端,伞式开合器(1)底部驱动件与螺式加固器(3)工作轴固定连接,螺式加固器(3)工作端竖直朝下,固定安装架(4)插接件朝下同轴固定安装在伞式开合器(1)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软地基加固用混凝土预埋桩,其特征在于,伞式开合器(1)包括有基座(1a)、固定筒(1b)、螺纹杆(1c)、抵接柱(1d)、丝杆螺母(1e)、滑动块(1f)、伸缩筒(1g)、第一止动圈(1h)、第二止动圈(1i)、弹簧(1j)、扇形钢板(1k)、连杆(1l)、承接转辊(1m)和第一限位圈(1n),基座(1a)同轴设置有通孔(1a1),基座(1a)顶端沿轴线均匀设置有第一固定耳(1a2),固定筒(1b)同轴设置在基座(1a)底端,固定筒(1b)外圆周面沿轴向均匀分布有通孔(1a1),螺纹杆(1c)同轴滑动设置在通孔(1a1)内,螺纹杆(1c)顶端同轴设置有嵌合口(1c1),抵接柱(1d)驱动端朝下同轴设置在螺纹杆(1c)底端,丝杆螺母(1e)同轴拧接在螺纹杆(1c)底部,滑动块(1f)同轴设置在丝杆螺母(1e)外圆周面上,滑动块(1f)外圆周面与固定筒(1b)内壁间隙滑动配合,滑动块(1f)外圆周面沿轴线均布有第一铰接耳(1f1),第一铰接耳(1f1)两侧与条形口(1b1)滑动配合,第一止动圈(1h)和第二止动圈(1i)分别同轴设置在伸缩筒(1g)顶端和底端,伸缩筒(1g)同轴滑动插接在固定筒(1b)内部底端,第一止动圈(1h)外圆周面与固定筒(1b)内壁间隙滑动配合,第二止动圈(1i)外圆周面圆周线均布分布有第二铰接耳(1i1),弹簧(1j)同轴套设在伸缩筒(1g)上,弹簧(1j)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止动圈(1h)底端和固定筒(1b)内部底端,扇形钢板(1k)窄端设置有第一铰接架(1k1),第一铰接架(1k1)与第二铰接耳(1i1)铰接,扇形钢板(1k)顶端设置有第二铰接架(1k2),第二止动圈(1i)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铰接耳(1i1)和1i2,第二铰接耳(1i1)与第一铰接耳(1f1)铰接,1i2与第二铰接架(1k2)铰接,第一限位圈(1n)同轴设置在伸缩筒(1g)底端,承接转辊(1m)底端依次同轴设置有止动圈(1m1)和转动轴(1m2),承接转辊(1m)驱动端朝上同轴转动设置在伸缩筒(1g)底端,止动圈(1m1)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一限位圈(1n)内,转动轴(1m2)与螺式加固器(3)内部驱动轴同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松软地基加固用混凝土预埋桩,其特征在于,固定筒(1b)内壁沿轴线方向还均与分布有第一固定条(1b2),滑动块(1f)外圆周面沿轴线方向还均匀分布有第一滑槽(1f2),第一止动圈(1h)外圆周面沿轴线方向还均匀分布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