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718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量桩系统。该能量桩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换热器以及多个能量桩,能量桩包括钢筋笼以及绑设在钢筋笼上的换热管,各个换热管的输入端与第一循环泵的出口连接,输出端与第二循环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能量桩通过将换热管与钢筋笼绑扎在一起,混凝土浇筑在能量桩工程模板中,实现能量桩整体预制,能量桩结构更加简单,便于施工操作,大大缩减了施工周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能量桩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多个能量桩通过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与换热器形成循环系统,多个能量桩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地热能利用率。

An energy pil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量桩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量桩系统。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是国家重点推广应用的建筑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之一;是一种利用地下地埋管换热器与大地地下浅层(<200m)地热资源进行热冷交换的装置,实现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的双重效果。但是,由于需要钻孔埋设换热器等工作导致地源热泵系统的初始投资费用相对较高,从而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因此,寻求减少地埋管钻孔施工费用的技术方案是工程技术人员努力追求的方向,也是地源热泵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的必要条件。在工程桩基础中埋设传热管,从而避免埋设传热管额外钻孔施工费用的能量桩技术方案是近年来工程技术人员努力思考的方向;而桩基础中如何埋设传热管是该技术方案的关键因素。在本技术之前,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地下能源采集桩”(专利号:200420055254.5)公开了一种在混凝土管桩内设置一U形管,U形管的上端穿出设置在混凝土管桩上端的混凝土填芯盖,形成一种在预制管桩打设完成后,在桩体空腔中埋设传热管的桩基形式。该技术方案对于埋设传热管和打设预制管桩分两个施工步骤进行,相对于一次成桩技术而言,增加了工作量;同时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能量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换热器以及多个能量桩,所述能量桩包括钢筋笼以及绑设在所述钢筋笼上的换热管,各个所述换热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口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能量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换热器以及多个能量桩,所述能量桩包括钢筋笼以及绑设在所述钢筋笼上的换热管,各个所述换热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口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桩中作为输入的所述换热管为直线形,作为输出的所述换热管为螺旋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宇甲胡魁李俊杰王康康韩明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