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翼型消力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304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一种翼型消力池,包括常规段、位于常规段下游且过流断面变窄的束窄段、位于束窄段上游首部且向流道外侧扩散的翼型结构;所述翼型结构包括束窄部分和扩散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常规消力池中部适当位置两侧增设翼型结构的方式为部分水体提供了额外的消能场所,使该部分水体在扩散部分空间内形成强烈旋滚,进而实现能量的大幅耗散,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常规消力池的消能效率。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造型简单,不大幅增大工程量,消能效果突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翼型消力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中泄洪消能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翼型消力池。
技术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泄水建筑物的主要水力设计任务即是选择适当的消能(水利工程中由于坝、堰等壅水建筑物使河道水位壅高,水流的下泄必然导致流速的大幅增大,消能的内涵就是使高速水流携带的一部分巨大动能又再次迅速转化为势能,从而降低水流流速)措施以使在下游较短距离内消除高速水体相对于下游河道的余能,从而与之平顺衔接。底流消能即所谓的消力池消能,就是利用人工修建消力池的方式使高速水流迅速由急流转化为缓流状态,从而避免高速水流对下游河道的冲刷破坏。底流消能由于其结构简单、出池水流平顺等突出优势而受到工程界的普遍认可与采用,它的消能机理是采用急流向缓流过渡引起的水跃造成的强烈旋滚与大量掺气的方式来消能,其典型布置型式如图1所示。目前消力池的常规设计是,水流进入消力池的进口宽度与水流流出消力池的出口宽度基本一样宽,为了防止高速水流的冲刷破坏,一般消力池的底板需要做的非常厚,防护段也要求做的较长;为尽可能减小消力池长度及其下游衔接段的工程造价,目前工程中常常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翼型消力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常规段(3)、位于常规段(3)下游且过流断面变窄的束窄段(4)、位于束窄段(4)上游首部且向流道外侧扩散的翼型结构(5);所述翼型结构(5)包括束窄部分(6)和扩散部分(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翼型消力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常规段(3)、位于常规段(3)下游且过流断面变窄的束窄段(4)、位于束窄段(4)上游首部且向流道外侧扩散的翼型结构(5);所述翼型结构(5)包括束窄部分(6)和扩散部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型消力池,其特征在于:
翼型结构(5)的束窄部分宽度a2=(0.05~0.20)B,其中B为消力池进口宽度;
翼型结构(5)的扩散部分宽度a1=(1.0~2.0)a2,扩散部分长度b=(1.0~3.5)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华王甫熊威杨明化严晶何静陈艳杨士龚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