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塔竖向转体装置及其定位安装方法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钢塔竖向转体装置及其定位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钢塔由于自重轻、造型美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桥梁,而倾斜式钢塔若采用常规落地式支架法进行施工时具有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等特点,因此钢塔竖向转体施工技术应运而生,竖向转体施工技术中的转体装置包括上铰座、下铰座与转轴结构对钢塔进行竖向转体施工,上铰座连接钢塔转动节段,下铰座连接钢塔固定节段,上铰座通过转轴与下铰座连接,并绕转轴旋转,以使钢塔转动节段与钢塔固定节段对接并形成钢塔主体。而且一般转体装置有两组上铰座和下铰座,上铰座和下铰座上开设有转轴孔,转轴穿插进两组上铰座和下铰座的转轴孔内。而为了保证钢塔转体平稳安全,到位时对接口合龙精度,必须确保转轴与上铰座和下铰座之间的安装精度。然而上铰座和下铰座与塔体的连接均需采用熔透焊,焊接量大,上铰座和下铰座的焊接变形难以控制。相关技术中,先将转轴孔预留加工余量,待铰座全部焊接完后,再现场整体镗转轴孔,然后再穿插转轴,这样可确保转轴的同心度及转轴孔与转轴的间隙量受到控制,但这种工艺工期较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钢塔竖向转体装置及其定位安装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才能实现转轴定位安装进转轴孔内的问题。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钢塔竖向转体装置,该钢塔包括钢塔转动节段和钢塔固定节段,其特征在于,该转体装置包括:至少两组铰座组件,所述铰座组件包括:-转动铰座,其用于与所述钢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塔竖向转体装置,该钢塔(1)包括钢塔转动节段(10)和钢塔固定节段(11),其特征在于,该转体装置包括:/n至少两组铰座组件(2),所述铰座组件(2)包括:/n-转动铰座(20),其用于与所述钢塔转动节段(10)连接;/n-固定铰座(21),其用于与所述钢塔固定节段(11)连接;/n-轴孔组,其包括开设于所述钢塔转动节段(10)上的第一轴孔(200),以及开设于所述钢塔固定节段(11)上的第二轴孔(210),所述第二轴孔(210)与所述第一轴孔(200)相适配;/n定位轴(4),其用于穿插于所有的所述轴孔组内,且当所述定位轴(4)穿插于所有的所述轴孔组内,所述转动铰座(20)与所述钢塔转动节段(10)连接,所述固定铰座(21)与所述钢塔固定节段(11)连接时,所述定位轴(4)所在的空间形成定位空间(3);/n转轴(5),其直径不大于所述定位轴(4)的直径,所述转轴(5)用于贯穿于所述定位空间(3)内,以使所述转动铰座(20)可在竖直平面内绕所述转轴(5)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钢塔竖向转体装置,该钢塔(1)包括钢塔转动节段(10)和钢塔固定节段(11),其特征在于,该转体装置包括:
至少两组铰座组件(2),所述铰座组件(2)包括:
-转动铰座(20),其用于与所述钢塔转动节段(10)连接;
-固定铰座(21),其用于与所述钢塔固定节段(11)连接;
-轴孔组,其包括开设于所述钢塔转动节段(10)上的第一轴孔(200),以及开设于所述钢塔固定节段(11)上的第二轴孔(210),所述第二轴孔(210)与所述第一轴孔(200)相适配;
定位轴(4),其用于穿插于所有的所述轴孔组内,且当所述定位轴(4)穿插于所有的所述轴孔组内,所述转动铰座(20)与所述钢塔转动节段(10)连接,所述固定铰座(21)与所述钢塔固定节段(11)连接时,所述定位轴(4)所在的空间形成定位空间(3);
转轴(5),其直径不大于所述定位轴(4)的直径,所述转轴(5)用于贯穿于所述定位空间(3)内,以使所述转动铰座(20)可在竖直平面内绕所述转轴(5)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塔竖向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体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6),当所述转轴(5)贯穿于所述定位空间(3)内时,所述限位机构(6)组设于所述转轴(5)上,并用于限制所述转轴(5)沿自身轴线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塔竖向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两端的壁面凹陷形成有两个限位槽(50);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
两个限位环(60),两个所述限位环(60)分别套设于所述转轴(5)的两端;
两个抵挡件(61),所述抵挡件(61)卡持于所述限位槽(50)内,并压持于所述限位环(60)上,以限制所述限位环(60)沿所述转轴(5)的轴线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塔竖向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件(61)与所述限位环(60)通过螺钉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樊志飞,蒋本俊,张友光,刘立云,章德春,李勇波,朱本芳,王新平,胡嘉宾,苏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