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炼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沿电极外侧多点布料的熔分电炉;包括炉体、炉盖、电极、带加料嘴的料管、料仓,其特征在于:沿电极外侧与炉墙之间的反应熔池上方炉盖顶面上分布若干个加料口,与每个加料口的位置相对应,于炉体上方设有带加料嘴的料管,其料管的加料嘴端与加料口连通相接,料管的另一端与料仓底部出口连通相接,其加热后的入炉原料从料仓经料管的加料嘴落入明弧反应熔池内进行冶炼。所述的加料口,其加料口之间的角距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提高热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又降低对炉墙的热辐射,增加炉墙使用寿命,而且具有生产效率高以及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炼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沿电极外侧多点布料的熔分电炉。
技术介绍
目前,冶炼用电弧炉以埋弧方式冶炼为主,它的结构由炉体、炉盖、电极、 加料嘴的料管、料仓组成,通常围绕每一个电极周围的炉盖顶面上将加料口的 位置均匀布置在该电极的周围;且埋弧电炉多数以冷料为入炉原料,主要通过 炉料的电阻热为主要的反应热量来源。因此,生产中各相电极之间以及电极周 围的炉料消耗相对较快,导致埋弧电炉的能源消耗较大;同时,弧光对炉墙的 热辐射损伤较大,影响炉墙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 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提高热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又降低对炉墙的热辐射, 增加炉墙使用寿命,而且具有生产效率高以及使用十分方便的一种沿电极外侧 多点布料的熔分电炉。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沿电极外侧多点 布料的熔分电炉,包括炉体、炉盖、电极、加料嘴的料管、料仓、炉墙,其特 征在于沿电极外侧与炉墙之间得到反应熔池上方炉盖顶面上分布若干个加料 口,与每个加料口的位置相对应,于炉体上方设有加料嘴的料管,其料管的加 料嘴端与加料口连通相接,料管的另一端与料仓底部出口连通相接,其入炉原 料从料仓经料管的加料嘴落入明弧反应熔池内进行冶炼。所述的加料口,其加料口之间的角距相等;它的数量取决于炉体外径的大 小,炉体外径大,其数量就多;反之其数量就少。所述的入炉原料是经过预还原后的热球团料。本技术的原理和操作分述于下由于本技术所使用的入炉原料通 常为经过预还原后的热球团料,电炉以明弧方式生产为主,炉内的反应热量主要来自电弧热,而不是炉料的电阻热,炉内反应温度相对埋弧生产要高。明弧 生产状态中,电极之间的排斥很强,造成电极外侧的圆周温度相对较高,而此 处的炉料消耗量也相对较大。加料点布置在炉内温度最高的区域,能够提高冶 炼效率;同时采用多点均匀布料的形式,可以避免炉内某些区域因炉料堆积量 大、反应慢、容易产生塌料事故等现象发生,也可以避免某些区域料量小、热 量散失大的现象。同时,炉料加到电极和炉墙之间,也能够阻隔电炉明弧产生 的弧光直接辐射炉墙,减少炉墙侵蚀,延长炉墙的使用寿命。总之,这种电极 外侧多点均匀布料的熔分电炉将会大大提高炉内的热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 节省能源,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综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实现本技术 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提高热利用效 率,节约能源;又降低对炉墙的热辐射,增加炉墙使用寿命,而且具有生产效率高以及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本技术共有二幅附图。其中附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中1、炉体,2、炉盖,3、电极,4、加料嘴的料管,5、料仓, 6、炉墙,7、加料口。 8、入炉原料。图1、 2所示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它是25.5MVA的沿电极外侧多 点布料的熔分电炉;它的结构包括炉体l、炉盖2、电极3、加料嘴的料管4、 料仓5、炉墙6,其特征在于沿三个电极3装配后的外侧与炉墙之间的反应熔 池上方炉盖2顶面上均布12个加料口 7,与每个加料口 7的位置相对应,于炉 体1上方设有加料嘴的料管4,其料管4的加料嘴端与加料口 7连通相接,料管 4的另一端与料仓5底部出口连通相接,其入炉原料8从料仓5经料管4的加料 嘴落入明弧反应熔池内进行冶炼。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 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本技术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 变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沿电极外侧多点布料的熔分电炉,包括炉体(1)、炉盖(2)、电极(3)、带加料嘴的料管(4)、料仓(5)、炉墙(6),其特征在于沿电极(3)外侧与炉墙(6)之间得到反应熔池上方炉盖(2)顶面上分布若干个加料口(7),与每个加料口(7)的位置相对应,于炉体(1)上方设有加料嘴的料管(4),其料管(4)的加料嘴端与加料口(7)连通相接,料管(4)的另一端与料仓(5)底部出口连通相接,其入炉原料从料仓(5)经料管(4)的加料嘴落入明弧反应熔池内进行冶炼。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电极外侧多点布料的熔分电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加料口 (7),其加料口 (7)之间的角距相等。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电极外侧多点布料的熔分电炉,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入炉原料(8)是经过预还原后的热球团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冶炼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沿电极外侧多点布料的熔分电炉;包括炉体、炉盖、电极、带加料嘴的料管、料仓,其特征在于沿电极外侧与炉墙之间的反应熔池上方炉盖顶面上分布若干个加料口,与每个加料口的位置相对应,于炉体上方设有带加料嘴的料管,其料管的加料嘴端与加料口连通相接,料管的另一端与料仓底部出口连通相接,其加热后的入炉原料从料仓经料管的加料嘴落入明弧反应熔池内进行冶炼。所述的加料口,其加料口之间的角距相等;本技术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提高热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又降低对炉墙的热辐射,增加炉墙使用寿命,而且具有生产效率高以及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文档编号F27D3/00GK201138141SQ20072001646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何艳霞, 张彦萍, 李宝金 申请人: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沿电极外侧多点布料的熔分电炉,包括炉体(1)、炉盖(2)、电极(3)、带加料嘴的料管(4)、料仓(5)、炉墙(6),其特征在于:沿电极(3)外侧与炉墙(6)之间得到反应熔池上方炉盖(2)顶面上分布若干个加料口(7),与每个加料口(7)的位置相对应,于炉体(1)上方设有加料嘴的料管(4),其料管(4)的加料嘴端与加料口(7)连通相接,料管(4)的另一端与料仓(5)底部出口连通相接,其入炉原料从料仓(5)经料管(4)的加料嘴落入明弧反应熔池内进行冶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艳霞,李宝金,张彦萍,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