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模具侧压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20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模具侧压合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模具的上模仁向下移动进行合模时,下模仁无法移动,效率较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下模台,下模台的顶侧设有下模仁,下模仁的上方设有上模台,上模台的底侧设有上模仁,所述下模台的下方设有底座,底座的顶侧固定安装有L型柱,L型柱的底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液压缸,伸缩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伸缩轴,伸缩轴的底端固定安装在上模台的顶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启动伸缩液压缸即可使得上模仁和上模台向下移动的同时,下模台和下模仁向上移动,缩短了行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模具侧压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模具侧压合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模具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覆盖件模具,这类模具主要是冷冲模,广义上的“汽车模具”是制造汽车上所有零件的模具总称,在现有模具制造中,在模仁边缘处的汽车模具,需要进行压边,使得模具的边缘更为平顺,与模仁之间的缝隙更小。公开号为CN206731949U公开了一种汽车模具侧压合结构,包括:下模台,下模台上设有供汽车模具压模用的下模仁,下模仁上设有供汽车模具压边的第一侧压部,但是此模具的上模仁向下移动进行合模时,下模仁无法移动,效率较低,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模具的上模仁向下移动进行合模时,下模仁无法移动,效率较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模具侧压合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模具侧压合结构,包括下模台,下模台的顶侧设有下模仁,下模仁的上方设有上模台,上模台的底侧设有上模仁,所述下模台的下方设有底座,底座的顶侧固定安装有L型柱,L型柱的底侧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模具侧压合结构,包括下模台(1),下模台(1)的顶侧设有下模仁(2),下模仁(2)的上方设有上模台(4),上模台(4)的底侧设有上模仁(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台(1)的下方设有底座(5),底座(5)的顶侧固定安装有L型柱(6),L型柱(6)的底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液压缸(7),伸缩液压缸(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伸缩轴(8),伸缩轴(8)的底端固定安装在上模台(4)的顶侧上,伸缩轴(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连接柱(9),底座(5)的一侧开设有空腔(10),空腔(10)的顶侧开设有活动孔(11),L型连接柱(9)的底端贯穿活动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模具侧压合结构,包括下模台(1),下模台(1)的顶侧设有下模仁(2),下模仁(2)的上方设有上模台(4),上模台(4)的底侧设有上模仁(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台(1)的下方设有底座(5),底座(5)的顶侧固定安装有L型柱(6),L型柱(6)的底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液压缸(7),伸缩液压缸(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伸缩轴(8),伸缩轴(8)的底端固定安装在上模台(4)的顶侧上,伸缩轴(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连接柱(9),底座(5)的一侧开设有空腔(10),空腔(10)的顶侧开设有活动孔(11),L型连接柱(9)的底端贯穿活动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侧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连接柱(9)的一侧开设有位于空腔(10)内的滑孔(12),滑孔(12)内滑动安装有L型滑杆(13),L型滑杆(13)的两端均延伸至滑孔(12)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侧压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滑杆(13)远离下模台(1)的一端转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佳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华佳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