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翻边整形模的上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20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精密翻边整形模的上模结构,包括模体,模体上设置有成型凹槽,成型凹槽四周设置有防护垫块,模体上设置有气动柱塞,通过气动柱塞对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的准确度进行保证,模体上端两侧设置有限位挡块,通过限位挡块对上模和下模的合模量进行限制,成型凹槽底部设置有接触传感器,通过接触传感器对合模时下模的合模位置进行检测,成型凹槽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台。通过防护垫块对成型凹槽进行保护,并且通过气动柱塞和限位挡块保证合模时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尽量保证模具不损伤,并且通过接触传感器对合模时下模的合模位置进行检测,提高加工精度,并且通过定位凹槽对模体的固定位置进行确定,提升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翻边整形模的上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加工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密翻边整形模的上模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汽车进行维修时,会使用翻边模对汽车部件进行翻边整形,而翻边模在工作时,由于压力使产品发生形变,一旦上模和下模在合模时合模位置发生偏差,很容易出现产品错误,并且容易损伤模具,增加维修费用。而目前对于合模的精度,通常是通过导柱对上模和下模的合模精度进行确定。但是单纯通过导柱进行确定精度,太过单一。因此,解决翻边整形模工作时合模精度不足且容易损伤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精密翻边整形模的上模结构,通过防护垫块对成型凹槽进行保护,并且通过气动柱塞和限位挡块保证合模时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尽量保证模具不损伤,并且通过接触传感器对合模时下模的合模位置进行检测,提高加工精度,解决了翻边整形模工作时合模精度不足且容易损伤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精密翻边整形模的上模结构,包括模体,所述模体上设置有成型凹槽,所述成型凹槽四周设置有防护垫块,所述模体上设置有气动柱塞,通过气动柱塞对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的准确度进行保证,所述模体上端两侧设置有限位挡块,通过限位挡块对上模和下模的合模量进行限制,所述成型凹槽底部设置有接触传感器,通过接触传感器对合模时下模的合模位置进行检测,所述成型凹槽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台。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体四周设置有吊装凸台,通过吊装凸台对模体进行吊装。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体底部四周设置有定位凹槽,通过定位凹槽对模体的固定位置进行确定。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体四周设置有缓冲垫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防护垫块对成型凹槽进行保护,并且通过气动柱塞和限位挡块保证合模时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尽量保证模具不损伤,并且通过接触传感器对合模时下模的合模位置进行检测,提高加工精度,并且通过定位凹槽对模体的固定位置进行确定,提升安装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模体,2-成型凹槽,3-防护垫块,4-气动柱塞,5-限位挡块,6-接触传感器,7-定位凸台,8-吊装凸台,9-定位凹槽,10-缓冲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精密翻边整形模的上模结构,包括模体1,所述模体1上设置有成型凹槽2,所述成型凹槽2四周设置有防护垫块3,所述模体1上设置有气动柱塞4,通过气动柱塞4对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的准确度进行保证,所述模体1上端两侧设置有限位挡块5,通过限位挡块5对上模和下模的合模量进行限制,所述成型凹槽2底部设置有接触传感器6,通过接触传感器6对合模时下模的合模位置进行检测,所述成型凹槽2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台7。所述模体1四周设置有吊装凸台8,通过吊装凸台8对模体1进行吊装。所述模体1底部四周设置有定位凹槽9,通过定位凹槽9对模体1的固定位置进行确定。所述模体1四周设置有缓冲垫片10。通过防护垫块3对成型凹槽2进行保护,并且通过气动柱塞4和限位挡块5保证合模时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尽量保证模具不损伤,并且通过接触传感器6对合模时下模的合模位置进行检测,提高加工精度,并且通过定位凹槽9对模体1的固定位置进行确定,提升安装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翻边整形模的上模结构,包括模体(1),所述模体(1)上设置有成型凹槽(2),所述成型凹槽(2)四周设置有防护垫块(3),所述模体(1)上设置有气动柱塞(4),通过气动柱塞(4)对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的准确度进行保证,所述模体(1)上端两侧设置有限位挡块(5),通过限位挡块(5)对上模和下模的合模量进行限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凹槽(2)底部设置有接触传感器(6),通过接触传感器(6)对合模时下模的合模位置进行检测,所述成型凹槽(2)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台(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翻边整形模的上模结构,包括模体(1),所述模体(1)上设置有成型凹槽(2),所述成型凹槽(2)四周设置有防护垫块(3),所述模体(1)上设置有气动柱塞(4),通过气动柱塞(4)对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的准确度进行保证,所述模体(1)上端两侧设置有限位挡块(5),通过限位挡块(5)对上模和下模的合模量进行限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凹槽(2)底部设置有接触传感器(6),通过接触传感器(6)对合模时下模的合模位置进行检测,所述成型凹槽(2)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台(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健丁丽张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佳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