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零件压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183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钣金零件压窝装置,其包含上模座、上模组件、下模座、下模组件。其中,上模组件包含上模固定模块和上模活动模块,上模活动模块相对于上模固定模块可移动地固定于上模座。下模组件包含下模固定模块和下模活动模块,下模活动模块相对于下模固定模块可移动地固定于下模座。由于上模活动模块相对于上模固定模块可移动,下模活动模块相对于下模固定模块可移动,因而可根据不同的加强窝间距要求而随意调整活动模块和相应固定模块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加强窝间距要求进行压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钣金零件压窝装置
本技术涉及钣金零件压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压窝形式的钣金零件压窝装置。
技术介绍
飞机钣金零件具有种类多、批量小、结构简单等特点。传统的飞机钣金零件成形工艺过程通常为一次成型,即钣金原料按照样板下料之后,放入机床一次成型出所有结构(弯边、压窝等特征)。这种工艺路线要求使用的通常为专用模具,即一套模具只能成形一种钣金零件。由于飞机钣金零件种类众多,就会使得钣金制造车间需要库存大量的特制模具。如图1所示的七个钣金压窝零件,其弯边角度均为90°,每个加强窝的尺寸完全相同。不同点是,各加强窝之间的间距不一样。传统生产中,钣金下料之后的工艺步骤是用模具每次成形一个90°折弯以及折弯两端的压窝(图3)。传统生产中,针对这7个钣金件,需要制造七套成形模具。这七套成形模具结构完全相同,仅仅在加强窝成形型面处尺寸有差异。图2-4示出了传统的弯边压窝模具,该模具对零件同时进行弯边、压窝的工序。该装置中,阳模体和阴模体上设置有数个加强窝的型面。由于各个加强窝型面的间距是固定的,因而图2-4的模具仅仅适用于一种钣金零件的压窝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钣金零件压窝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n上模座(1);/n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含上模固定模块(2)和上模活动模块(3),所述上模固定模块(2)固定于所述上模座(1),且右下端设置有第一加强窝型面(4),所述上模固定模块(2)和上模活动模块(3)左右并排设置,并且所述上模活动模块(3)相对于所述上模固定模块(2)可移动地固定于所述上模座(1),所述上模活动模块(3)左下端设置有第二加强窝型面(5);/n下模座(6);/n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含下模固定模块(7)和下模活动模块(8),所述下模固定模块(7)固定于所述下模座(6),且右上端设置有第三加强窝型面(9),所述下模固定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零件压窝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上模座(1);
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含上模固定模块(2)和上模活动模块(3),所述上模固定模块(2)固定于所述上模座(1),且右下端设置有第一加强窝型面(4),所述上模固定模块(2)和上模活动模块(3)左右并排设置,并且所述上模活动模块(3)相对于所述上模固定模块(2)可移动地固定于所述上模座(1),所述上模活动模块(3)左下端设置有第二加强窝型面(5);
下模座(6);
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含下模固定模块(7)和下模活动模块(8),所述下模固定模块(7)固定于所述下模座(6),且右上端设置有第三加强窝型面(9),所述下模固定模块(7)和下模活动模块(8)左右并排设置,并且所述下模活动模块(8)相对于所述下模固定模块(7)可移动地固定于所述下模座(6),且左上端设置有第四加强窝型面(10),所述第三加强窝型面(9)与第一加强窝型面(4)共同限定一个加强窝形状,所述第四加强窝型面(10)与第二加强窝型面(5)共同限定另一个加强窝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零件压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上定位块(11)和上定位插销(12),所述上定位块(11)固定于所述上模座(1),且其上表面与所述上模座(1)的下表面相对,所述上定位块(11)具有与所述上模活动模块(3)贴合的上模贴合面以及贯穿所述上模贴合面的多个第一销钉孔(13);
所述上模活动模块(3)上与所述上模贴合面贴合的第二端面(25)设有多个第二销钉孔(14),所述第二销钉孔(14)与所述第一销钉孔(13)配合,使得所述上模活动模块(3)在沿所述上模座(1)移动过程中的每个位置处仅允许一个所述上定位插销(12)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销钉孔(13)并进入所述第二销钉孔(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钣金零件压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下定位块(15)和下定位插销(16),所述下定位块(15)固定于所述下模座(6),且其下表面与所述下模座(6)的上表面相对,所述下定位块(15)具有与所述下模活动模块(8)贴合的下模贴合面以及贯穿所述下模贴合面的多个第三销钉孔(17);
所述下模活动模块(8)上与所述下模贴合面贴合的第四端面(26)设有多个第四销钉孔(18),所述第三销钉孔(17)与所述第四销钉孔(18)配合,使得所述下模活动模块(8)在沿所述下模座(6)移动过程中的每个位置处仅允许一个所述下定位插销(16)能够穿过所述第三销钉孔(17)并进入所述第四销钉孔(18)。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波苏晴徐意孙丽娟蔡文侃唐志安潘贻盼顾旖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