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用高锰奥氏体钢快速合金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17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用高锰奥氏体钢快速合金化工艺,包括锰合金烘烤→转炉出钢和出钢合金化→LF化渣合金化,具体为:(1)准备钢包包龄在前期的钢包;(2)准备钢包支撑件,并将需要烘烤的锰合金至钢包内;(3)钢包合金烘烤;(4)转炉出钢量及出钢温度控制;(5)LF精炼炉升温合金化过程;(6)LF精炼炉大氩气搅拌降温合金化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高锰奥氏体钢锰合金化时间由8小时降低至3小时以内,提高生产效率及钢水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用高锰奥氏体钢快速合金化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用高锰奥氏体钢快速合金化工艺。
技术介绍
低温用高锰奥氏体钢(15%≤[Mn]≤30%),由于钢水锰含量高,且锰易氧化,不能随废钢一起加入转炉,只能通过转炉出钢和LF精炼过程进行锰的合金化,导致锰合金化时间长(8小时以上),生产效率低,不利于连铸生产;且长时间的LF炉合金化又容易造成钢水氢、氮气体含量高,对连铸坯质量有较大影响。为了提高高锰奥氏体钢(15%≤[Mn]≤30%)生产效率,提升连铸坯质量,开发一种转炉冶炼生产低温高锰奥氏体钢快速合金化炼钢工艺,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低温用高锰奥氏体钢快速合金化工艺,将高锰奥氏体钢锰合金化时间由8小时降低至3小时以内,提高生产效率及钢水质量,实现了低温用高锰奥氏体钢快速合金化。本专利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用高锰奥氏体钢快速合金化工艺,包括锰合金烘烤→转炉出钢和出钢合金化→LF化渣合金化,具体为:(一):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用高锰奥氏体钢快速合金化工艺,包括锰合金烘烤→转炉出钢和出钢合金化→LF化渣合金化,其特征在于:具体为:/n(一):锰合金烘烤:/n(1)准备钢包包龄在前期的钢包;/n(2)采用格栅板焊接成与钢包底直径大小相同的支撑件,将制作的支撑件放入钢包底部;然后加入需要烘烤的锰合金至钢包内,该锰合金加入量230-260Kg/t钢,且加入量不超过钢包容积的四分之三;/n(3)将准备好的装有锰合金的钢包,放置到正常上线钢包烘烤工位开始烘烤,烘烤火焰温度调整至1000℃,烘烤时间24小时以上;/n(二):转炉出钢和出钢合金化:/n(1)将烘烤好的合金钢包吊运至转炉出钢工位,接通钢包底吹,打开钢包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用高锰奥氏体钢快速合金化工艺,包括锰合金烘烤→转炉出钢和出钢合金化→LF化渣合金化,其特征在于:具体为:
(一):锰合金烘烤:
(1)准备钢包包龄在前期的钢包;
(2)采用格栅板焊接成与钢包底直径大小相同的支撑件,将制作的支撑件放入钢包底部;然后加入需要烘烤的锰合金至钢包内,该锰合金加入量230-260Kg/t钢,且加入量不超过钢包容积的四分之三;
(3)将准备好的装有锰合金的钢包,放置到正常上线钢包烘烤工位开始烘烤,烘烤火焰温度调整至1000℃,烘烤时间24小时以上;
(二):转炉出钢和出钢合金化:
(1)将烘烤好的合金钢包吊运至转炉出钢工位,接通钢包底吹,打开钢包底吹进行出钢,其出钢量=标准钢包盛钢重量-烘烤锰合金的重量-1/3*标准钢包盛钢重量,转炉出钢温度1660℃-1700℃,出钢时间为3-5min;
(三):LF化渣合金化:
(1)LF精炼炉升温合金化过程:
LF精炼炉电极加热升温,在流量为400-500NL/min大氩气下搅拌脱硫,大氩气搅拌加热升温合金化,将钢水温度提升至1580℃-1600℃,升温时间为60分钟以上;
(2)LF精炼炉大氩气搅拌降温合金化过程:
当钢水温度升至1580℃-16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余良周桂成袁广鹏吴国平贾攀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