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1基因在长链二元酸生产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14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SCT1基因在长链二元酸生产中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敲除长链二元酸生产菌株基因组内一个拷贝的SCT1基因或其同源基因,并利用改造后的工程菌进行长链二元酸的发酵生产。改造后的工程菌与改造前的长链二元酸生产菌株相比,发酵结束后的发酵液中酰基甘油酯的杂质的质量比率显著降低。低酰基甘油酯的杂质含量的长链二元酸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二元酸后期的提取纯化、废水处理工艺的难度,简化工艺并节约了能耗;同时,有利于提高下游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CT1基因在长链二元酸生产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地说,涉及SCT1基因在长链二元酸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长链二元酸(LCDA;也称为长链二羧酸或长链二酸)包括化学式HOOC(CH2)nCOOH的二元酸,其中n≥7。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单体原料,广泛用于合成尼龙、树脂、热熔胶、粉末涂料、防腐剂、香料、润滑剂、塑化剂等。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因其产生的污染低、对环境友好,能够合成化学合成方法难以合成的产物如12碳以上的长链二元酸,产物纯度相对较高以及由此带来的提取纯化成本的降低等特点,近年来已经逐渐取代化学合成法,成为长链二元酸生产的主要途径。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可以对菌株进行有针对性的遗传改造,从而获得产率更高的优良菌株。长链二元酸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方法主要为烷烃经ω-氧化生成。继而又可以经过β-氧化途径而被降解。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敲除酰基辅酶A氧化酶以及敲除酰基辅酶A氧化酶POX基因以阻断β-氧化途径使产物得以积累及过量表达P450氧化酶和CPR细胞色素氧化还原酶基因以提高ω-氧化效率(Mol.Cel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SCT1基因在长链二元酸生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敲除长链二元酸生产菌株基因组内一个拷贝的SCT1基因或其同源基因,并利用改造后的工程菌进行长链二元酸的发酵生产。/n

【技术特征摘要】
1.SCT1基因在长链二元酸生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敲除长链二元酸生产菌株基因组内一个拷贝的SCT1基因或其同源基因,并利用改造后的工程菌进行长链二元酸的发酵生产。


2.产长链二元酸的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菌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敲除长链二元酸生产菌株基因组内一个拷贝的SCT1基因或其同源基因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二元酸生产菌株选自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地霉属(Geotrichum)、假丝酵母属(Candida)、毕赤酵母属(Pichia)、红酵母属(Rhodotorula)、酵母属(Saccharomyce)、耶氏酵母属(Yarrowia)中的菌种;优选假丝酵母属菌种;更优选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或清酒假丝酵母(Candidasake)。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二元酸选自C9~C22长链二元酸,优选C9~C18长链二元酸。


5.产长链二元酸的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后的工程菌是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敲除保藏号为CCTCCNO:M2011192或CCTCCNO:M203052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基因组内一个拷贝的SCT1基因而得到。


6.降低长链二元酸发酵生产中酰基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波周豪宏徐敏杨晨刘修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