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益生菌健康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干酪乳杆菌、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干酪乳杆菌菌种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所述干酪乳杆菌菌种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18886。该干酪乳杆菌,具有高效降氨功能,可用于因酒精中毒导致的肝脏中毒等。用前述干酪乳杆菌,配以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巴氏醋杆菌得到的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方,可在饮酒前服用、酒后服用、解因饮酒后氨引起的肝中毒或解因饮酒后乙醛引起的肝中毒,也可用于制备饮酒前服用、酒后服用、解因饮酒后氨引起的肝中毒或解因饮酒后乙醛引起的肝中毒的益生菌健康食品,解酒效果良好,且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酪乳杆菌、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益生菌健康食品
,具体涉及一种干酪乳杆菌、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科学实验证明,长期过量饮酒可引起肝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发生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在美国,因饮酒引起的肝脏疾患已成为男性的第四大主要死亡原因。在我国,肝病发生率是美国人的36倍,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酒精中毒,致残270万人。因此,酒精的毒性作用正日益危害人们的健康。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人体对乙醇的消除反应主要是通过代谢途径来实现的,仅有少量的乙醇是通过呼吸、汗液及尿液所排出。乙醇的消除反应主要通过在肝脏的氧化,且主要受乙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ADH)及乙醛脱氢酶(Aldehydedehydrogenase,ALDH)催化特性的调控,其过程为:酒(乙醇)—通过口腔食管进入胃肠直接吸收(约80%被胃吸收、约18%被小肠吸收、约2%随呼吸、汗液及尿液排出)—进入血液—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脱掉一个氢分子后变成了乙醛—乙醛脱氢酶再将乙醛脱掉一个氢分子后变成乙酸—身体里的其他氧化酶将乙酸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热量排出体外。人体中,一般都存在前一种酶ADH,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后一种酶ALDH的人就比较多;ALDH的缺少,使乙醇不能被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是以乙醛的形式继续留在体内,乙醛在人体内的过度堆积是醉酒的主要原因,也是过量饮酒引发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毒性因子,醉酒所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主要就是乙醛中毒的结果。同时,饮酒时摄入大量含高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经体内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进一步分解成氨和胺(亚硝酸胺是一种致癌物质),氨在肝脏内的过度积累,也是引发肝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所以说,饮酒有害健康。近年来,大量动物及临床实验证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endotoxemia,IETM)和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的肠道屏障有阻止内毒素等大分子毒性物质入血的栅栏作用。乙醇被摄入肠道,会引起肠黏膜损伤,肠道菌群紊乱,产生大量内毒素,若细胞间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结构及功能改变,就可能导致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从而发生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内毒素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肝脏损伤又可加重肠道微生态紊乱与内毒素血症,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目前,上述通过外源补充活性益生菌起解酒解毒保肝作用的主要原理是,过量饮酒造成肠道微生态失衡而产生大量内毒素,直接或间接损伤肝脏;通过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助于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从而维护肝脏健康,但此种方式仍然解酒效果不佳。由此可见,急需开发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且可有效解酒的组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酪乳杆菌、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酪乳杆菌,所述干酪乳杆菌菌种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所述干酪乳杆菌菌种的保藏号为CCTCCNO:M201888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包含前述的干酪乳杆菌。具体的,上述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干酪乳杆菌菌粉10%~60%、酿酒酵母菌粉10%~60%、植物乳杆菌菌粉10%~60%、嗜酸乳杆菌菌粉10%~60%和巴氏醋杆菌菌粉10%~60%。具体的,上述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所述干酪乳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0×1010~5.0×1011CFU/g,酿酒酵母菌粉的活菌数为1.0×109~2.0×1011CFU/g,植物乳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0×1010~5.0×1011CFU/g,嗜酸乳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0×1010~5.0×1011CFU/g,巴氏醋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0×109~1.0×1011CFU/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前述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和巴氏醋杆菌分别接种,培养,得到干酪乳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嗜酸乳杆菌发酵液、酿酒酵母发酵液和巴氏醋杆菌发酵液;(2)将步骤(1)中所述的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巴氏醋杆菌发酵液分别离心,收集沉淀,得到干酪乳杆菌菌泥、植物乳杆菌菌泥、嗜酸乳杆菌菌泥、酿酒酵母菌泥和巴氏醋杆菌菌泥;(3)将步骤(2)中所述的干酪乳杆菌菌泥、植物乳杆菌菌泥、嗜酸乳杆菌菌泥、酿酒酵母菌泥和巴氏醋杆菌菌泥分别添加冻干保护剂进行乳化处理得到乳化液,将乳化液冷冻干燥,得到干酪乳杆菌菌粉、植物乳杆菌菌粉、嗜酸乳杆菌菌粉、酿酒酵母菌粉和巴氏醋杆菌菌粉;(4)按比混合步骤(3)中所述的干酪乳杆菌菌粉、植物乳杆菌菌粉、嗜酸乳杆菌菌粉、酿酒酵母菌粉和巴氏醋杆菌菌粉,即得所述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具体的,上述制备方法,所述步骤(1)中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发酵温度为36~38℃,发酵时间为6~36h,所用培养基为MRS培养基或包含MRS培养基的改良培养基。具体的,上述制备方法,所述步骤(1)中酿酒酵母的发酵温度为28~30℃,发酵时间为12~96h,所用培养基为MD或YPD培养基或包含MD或YPD培养基的改良培养基。具体的,上述制备方法,所述步骤(1)中巴氏醋杆菌的发酵温度为28~30℃,发酵时间为6~36h,所用培养基为YPG培养基或包含YPG培养基的改良培养基。具体的,上述制备方法,所述步骤(3)中干燥方式为真空冷冻干燥,所述真空冷冻干燥的时间为24~72h。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前述的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直接用于饮酒前服用、酒后服用、解因饮酒后氨引起的肝中毒或解因饮酒后乙醛引起的肝中毒,或用于制备饮酒前服用、酒后服用、解因饮酒后氨引起的肝中毒或解因饮酒后乙醛引起的肝中毒的食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酪乳杆菌,具有高效降氨功能,可用于因酒精中毒导致的肝脏中毒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采用前述具有高效降氨功能的干酪乳杆菌、产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酿酒酵母、产乙醛脱氢酶的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巴氏醋杆菌,共同组成一种具有高效降氨功能的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方,可直接用于饮酒前服用、酒后服用、解因饮酒后氨引起的肝中毒或解因饮酒后乙醛引起的肝中毒,也可用于制备饮酒前服用、酒后服用、解因饮酒后氨引起的肝中毒或解因饮酒后乙醛引起的肝中毒的益生菌健康食品,解酒效果良好,且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释。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酪乳杆菌。本实施例提供的干酪乳杆菌的分离鉴定过程如下:取我国青海传统自然发酵乳,经取样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酪乳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酪乳杆菌菌种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所述干酪乳杆菌菌种的保藏号为CCTCC NO:M2018886。/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8 CN 20191031513831.一种干酪乳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酪乳杆菌菌种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所述干酪乳杆菌菌种的保藏号为CCTCCNO:M2018886。
2.一种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酪乳杆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干酪乳杆菌菌粉10%~60%、酿酒酵母菌粉10%~60%、植物乳杆菌菌粉10%~60%、嗜酸乳杆菌菌粉10%~60%和巴氏醋杆菌菌粉10%~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酪乳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0×1010~5.0×1011CFU/g,酿酒酵母菌粉的活菌数为1.0×109~2.0×1011CFU/g,植物乳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0×1010~5.0×1011CFU/g,嗜酸乳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0×1010~5.0×1011CFU/g,巴氏醋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0×109~1.0×1011CFU/g。
5.一种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解酒解毒保肝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和巴氏醋杆菌分别接种,培养,得到干酪乳杆菌发酵液、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嗜酸乳杆菌发酵液、酿酒酵母发酵液和巴氏醋杆菌发酵液;
(2)将步骤(1)中所述的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巴氏醋杆菌发酵液分别离心,收集沉淀,得到干酪乳杆菌菌泥、植物乳杆菌菌泥、嗜酸乳杆菌菌泥、酿酒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一,宋士良,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和合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