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杀虫剂噻嗪酮和联苯菊酯的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1243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污染生物修复领域,公开了降解杀虫剂噻嗪酮和联苯菊酯的菌剂及其应用。一种用杀虫剂噻嗪酮和联苯菊酯的降解菌株D‑6生产的降解菌剂;所述的降解菌株D‑6于2017年9月2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537。使用本菌剂可在短时间内使土壤中的噻嗪酮的残留量降低95%以上,在一定时间内使土壤中的联苯菊酯的残留量降低70%以上,其降解性状相比于已报道的降解菌株Rhodococcus sp.YL‑1更加稳定,可用于清除环境中的噻嗪酮和联苯菊酯残留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解杀虫剂噻嗪酮和联苯菊酯的菌剂及其应用分案说明本专利技术为申请日为2017年11月3日,申请号为2017110691438,专利技术名称为“一株能够降解杀虫剂噻嗪酮和联苯菊酯的细菌及其生产的菌剂”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生物高
,公开了降解杀虫剂噻嗪酮和联苯菊酯的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化学农药在作物的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大大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首先,农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品质降低,出口受限;其次,农药残留可以通过食物链富集,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此外,农药残留危害非靶标生物,间接改变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其功能。噻嗪酮是一种高效广谱的三嗪类的杀虫剂,对飞虱、叶蝉和粉虱等害虫防治效果显著。自上世纪90年代起被广泛的施用,噻嗪酮残留超标的问题屡见报道。噻嗪酮在有氧的田间的半衰期为50到70天,在水淹的稻田中其半衰期为36-104天。环境中的噻嗪酮残留对水生生物和某些非靶标益虫危害严重,易经口腔、皮肤表面以及呼吸道被人体吸收,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联苯菊酯是一种高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杀虫剂噻嗪酮和联苯菊酯的降解菌株D-6生产的降解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解菌株D-6于2017年9月2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NO.M 201753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杀虫剂噻嗪酮和联苯菊酯的降解菌株D-6生产的降解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解菌株D-6于2017年9月2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NO.M20175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解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解菌剂是通过以下方法生产而成:
1)将菌种保藏号为CCTCCNO.M2017537的降解菌株D-6试管种接种于LB培养基摇瓶中,振荡培养至对数期;
2)将上述培养好的菌种按10%的接种量接种入种子罐,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种子罐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0.8%,(NH4)2SO41%,K2HPO40.2%,MgSO40.05%,NaCl0.01%,CaCO30.3%,酵母膏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新陈雪婷纪俊宾洪青何健蒋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