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炳炎专利>正文

电熔镁砂多路共地冶炼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957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获得高纯度结晶氧化镁砂的电熔镁砂冶炼炉,其主要结构炉体内具有多路(3-6路)星点并联的三相石墨电极。由于炉体的电极密度增大,使其产生的功率增加,热量更趋集中,可大大提高所获成品的质量(正品率),减少皮砂及落料的数量,同时可减少热损失,降低单位产量的能耗。另外,电极密度的增大也有利于炉体内电极位置的相对平衡。(*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业矿热冶炼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获得高纯度结晶氧化镁(MgO)的电熔镁砂冶炼炉。传统的电熔镁砂冶炼炉大都由炉体、石墨电极及其夹持升降机构、电能供应和调节设备等组成。工作时将置于炉体内的三根(一路)石墨电极通以90~110V、50Hz的三相交流电,通过极间起弧的电弧热将菱镁矿料(MgCO3)不断熔融、沉积,使之分解为氧化镁和二氧化碳气体(CO2↑),并在2900℃以上的高温作用下将其它杂质(Ca、Si、Al等)全部蒸发,从而形成了纯度在97%以上的结晶氧化镁。本领域内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氧化镁的熔点高达2900℃、沸点为3600℃,沸点相对熔点之差仅为700℃,加之氧化镁系高温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小,熔融后流动性差,因而电熔镁砂冶炼炉的功率不能像普通电弧炉那样设计得很大(现有装置的功率一般均设计在1千KVA以下)。因为倘如炉体功率很大的话,则电极极心圆的直径也必须设计得很大,这样的炉体在用于熔融热传导性差的物质后,会形成当弧心区的温度已高达该物质的沸点时(熔体开始蒸发),而弧边和圆心等处还达不到熔融温度的现象,致使冶炼炉的正品(熔融品)率不高,皮砂(半熔融品MgO2)偏多,进而也造成了原材料的极大浪费。而从另一方面说,冶炼炉的功率越小,其热损失却越大,单位产量的耗能值也越高。此外,现有技术还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冶炼过程中是通过提高或下沉A、B、C三相电极以调节其对地(A、B、C三相点对熔融液物)来达到控制电流的目的的,在A、B、C三相电极分别上下的过程中星点将要发生漂移,这样也就会出现如调节A相电流则B、C相电流也随之波动的现象,不利于电极间相对位置的平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提高冶炼炉的功率并减少单位产量能耗以及有利于炉体内电极位置相对平衡的电熔镁砂多路共地冶炼炉。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提供的电熔镁砂多路共地冶炼炉内具有多路星点并联的石墨电极。经此改进后的装置由于炉体内石墨电极的密度增大,使其产生的功率增加(改进后炉子的功率可达3千KVA以上),热量更趋集中,在极心圆直径不增加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正品率),减少了皮砂和落料的数量,即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与此同时,冶炼炉的炉体相应增容不大,热损失亦相应减少,于是也大大减少了单位产量的耗能值。另外,由于改进后的结构具有多路星点并联的三相电极,当调整其中的某一路某一相电流时,其它诸相电流的波动性就会比仅有一路电极的情况要大大减小,这样也就有利于电极间相对位置的平衡。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结构的横剖面示意图。在图1给出的结构中,炉体1内置有三路星点并联的石墨电极2,工作时,先在每路电极的三相电极A、B、C之间引弧助燃,矿料熔融后,产生的熔融液使各个放弧电极自然连接,形成共地。作为其它种效果较佳的方案,炉体1内电极2的置入密度也可以是四路、五路或六路,各路中的三相电极A、B、C仍按星形排列,其星点相互并联。附图中标号3表示落料层,标号4表示皮料层。安装冶炼炉炉体时,可将其置放在一个由振动台带动的平台上,使炉体在工作时始终处在自振动状况中,这样可以减少捣炉的次数,改善炉体的排气环境。权利要求1.一种电熔镁砂冶炼炉,由炉体1、石墨电极2及其夹持升降机构、电能供应和调节设备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内具有多路星点并联的三相石墨电极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熔镁砂冶炼炉,其特征在于炉体内具有3~6路星点并联的三相石墨电极2。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用于获得高纯度结晶氧化镁砂的电熔镁砂冶炼炉,其主要结构特点是炉体内具有多路(3-6路)星点并联的三相石墨电极。由于炉体的电极密度增大,使其产生的功率增加,热量更趋集中,可大大提高所获成品的质量(正品率),减少皮砂及落料的数量,同时可减少热损失,降低单位产量的能耗。另外,电极密度的增大也有利于炉体内电极位置的相对平衡。文档编号F27D11/10GK2125116SQ9222228公开日1992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炳炎 申请人:李炳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熔镁砂冶炼炉,由炉体1、石墨电极2及其夹持升降机构、电能供应和调节设备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内具有多路星点并联的三相石墨电极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熔镁砂冶炼炉,其特征在于炉体内具有3~6路星点并联的三相石墨电极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炎
申请(专利权)人:李炳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