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带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382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3
本申请提供一种输送带监测系统,属于输送带损伤检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补光照明装置、除尘装置、通信动力分站和多信道终端主控站;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输送带的上输送带的下方和/或所述输送带的下输送带的上方;补光照明装置设置在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的纵向撕裂待定图像采集区域;除尘装置用于清扫灰尘;通信动力分站设置在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处,用于控制各部件工作;多信道终端主控站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动力分站驱动各部件工作,还用于基于纵向撕裂待定图像判断输送带是否发生纵向撕裂。通过照明及除尘装置的配合提高了采集图像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检测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带监测系统
本申请涉及输送带损伤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带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输送带是矿山和港口等运输工业的重要运载设备,广泛用于煤炭、矿山、港口、冶金、电力、化工等领域输送物料。该产品是由芯胶、覆盖层和边胶、或钢丝绳等构成。输送带在运输机械中起到了牵引、拉紧和承载的作用,因此输送带一旦处于损伤状态会严重威胁生产安全,但由于输送带通常处于持续工作状态下,其损伤状态检测是安全管理方面的难题。输送带的损伤状态中,纵向撕裂事故发生概率较高,而通过人工检测存在效率低下和耗费人力成本高的问题;通过X光设备及现有图像识别设备进行检测时由于多粉尘、多气雾的工作环境影响,存在检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监测系统,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带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补光照明装置、除尘装置、通信动力分站和多信道终端主控站;所述通信动力分站与所述多信道终端主控站通信连接,与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补光照明装置和所述除尘装置电连接;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输送带的上输送带的下方和/或所述输送带的下输送带的上方,用于采集所述输送带的纵向撕裂待定图像;所述补光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的纵向撕裂待定图像采集区域,用于提供光源,以提高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纵向撕裂待定图像的精度;所述除尘装置的风口设置在所述补光照明装置的光线出口和/或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处,用于清扫灰尘,以排除灰尘对所述光线出口和所述镜头的遮挡影响;所述通信动力分站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处,用于控制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补光照明装置和所述除尘装置工作;所述多信道终端主控站设置在控制机房中,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通信动力分站以驱动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补光照明装置和所述除尘装置工作,还用于基于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纵向撕裂待定图像判断所述输送带是否发生纵向撕裂。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图像识别方式对输送带的纵向撕裂情况进行检测,提高了纵向撕裂检测效率,同时采用除尘装置对图像采集装置进行除尘,从而提高了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质量,进而提高了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的准确性。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表面损伤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表面损伤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下输送带的下方,用于采集所述输送带的表面损伤待定图像;所述多信道终端主控站还用于基于所述表面损伤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表面损伤待定图像判断所述输送带是否发生表面损伤。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图像识别方式对输送带的表面损伤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与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不同的设置方位,在表面损伤更易检测的位置进行表面损伤待定图像采集,提高了表面损伤检测效率。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通信动力分站电连接的行程计量装置,所述行程计量装置设置在所述下输送带的上方,所述行程计量装置的摩擦滚轮与所述下输送带的表面摩擦生成采样脉冲,用于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和/或所述表面损伤图像采集装置基于所述采样脉冲确定图像采集区域与所述输送带的位置对应关系。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行程计量装置内的速度传感器确定输送带的运行位置和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图像的时间,从而将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和其采集时间输送带的被采集图像的位置对应起来,能够对检测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可选地,所述补光照明装置为LED光照装置。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采用LED光照装置,提高了输送带监测系统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可选地,所述补光照明装置包括用于调节光线照射角度的调整座。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调整座能够调整补光照明装置的光线照射角度,进一步提高采集到的图像的质量。可选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线阵相机,所述线阵相机的镜头倾斜角度调整范围为40°-70°。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可调节的镜头倾斜角度设定使采集的图像准确度更高。可选地,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鼓风管路和风口吹扫器,所述鼓风管路通过出风口为所述风口吹扫器提供吹扫用气体,所述风口吹扫器用于对所述光线出口和所述镜头处进行吹扫。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风口吹扫器对光线出口和镜头进行吹扫,能够减少粉尘、雾气等对图像采集装置和补光照明装置的不利影响,提高采集的图像的质量,从而提高输送带监测系统的检测准确率。可选地,所述鼓风管路包括鼓风机、甬道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通信动力分站电连接,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甬道为所述风口吹扫器提供吹扫用气体,所述多信道终端主控站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鼓风机的启停。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多信道终端主控站控制电磁阀来控制鼓风机的启停,提高了除尘装置的可控性。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通信动力分站电连接的声光报警装置。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声光报警装置在检测到输送带存在纵向撕裂或表面损伤时进行声光报警,提高了输送带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送带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动力分站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输送带监测系统;11-多信道终端主控站;12-通信动力分站;13-图像采集装置;131-表面损伤图像采集装置;132-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14-除尘装置;141-鼓风管路;1411-鼓风机;1412-甬道;1413-电磁阀;142-风口吹扫器;15-补光照明装置;16-行程计量装置;17-声光报警装置;18-交换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经本申请人研究发现,现有输送带纵向撕裂的原因主要有:跑偏导致的撕裂,当输送带一侧发生偏移较大时,就会在这一侧形成折叠或是褶皱,输送带就会受到不均匀的拉力而被刮伤或是划伤,造成撕裂;物料卡压导致的撕裂,一般发生于溜槽的下部,溜槽的前沿与输送带之间的距离有限,输送带下面的缓冲托辊间隔分布承载力的强度不均匀,物料卡在输送带和溜槽之间不能脱离造成撕裂;异物划伤导致的撕裂。一般来说,现有技术中对输送带的纵向撕裂检测通常为人工检测方式或X光设备检测方式,人工检测方式存在效率低和耗费人力较大的问题,X光设备检测方式存在设备环境要求高、成本高和检测存在时间盲区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带监测系统10,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送带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输送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补光照明装置、除尘装置、通信动力分站和多信道终端主控站;所述通信动力分站与所述多信道终端主控站通信连接,与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补光照明装置和所述除尘装置电连接;/n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输送带的上输送带的下方和/或所述输送带的下输送带的上方,用于采集所述输送带的纵向撕裂待定图像;/n所述补光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的纵向撕裂待定图像采集区域,用于提供光源,以提高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纵向撕裂待定图像的精度;/n所述除尘装置的风口设置在所述补光照明装置的光线出口和/或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处,用于清扫灰尘,以排除灰尘对所述光线出口和所述镜头的遮挡影响;/n所述通信动力分站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处,用于控制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补光照明装置和所述除尘装置工作;/n所述多信道终端主控站设置在控制机房中,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通信动力分站以驱动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补光照明装置和所述除尘装置工作,还用于基于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纵向撕裂待定图像判断所述输送带是否发生纵向撕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补光照明装置、除尘装置、通信动力分站和多信道终端主控站;所述通信动力分站与所述多信道终端主控站通信连接,与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补光照明装置和所述除尘装置电连接;
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输送带的上输送带的下方和/或所述输送带的下输送带的上方,用于采集所述输送带的纵向撕裂待定图像;
所述补光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的纵向撕裂待定图像采集区域,用于提供光源,以提高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纵向撕裂待定图像的精度;
所述除尘装置的风口设置在所述补光照明装置的光线出口和/或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的镜头处,用于清扫灰尘,以排除灰尘对所述光线出口和所述镜头的遮挡影响;
所述通信动力分站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处,用于控制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补光照明装置和所述除尘装置工作;
所述多信道终端主控站设置在控制机房中,用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通信动力分站以驱动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补光照明装置和所述除尘装置工作,还用于基于所述纵向撕裂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纵向撕裂待定图像判断所述输送带是否发生纵向撕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表面损伤图像采集装置,所述表面损伤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下输送带的下方,用于采集所述输送带的表面损伤待定图像;
所述多信道终端主控站还用于基于所述表面损伤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表面损伤待定图像判断所述输送带是否发生表面损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柏林逯洪涛杨彬纪华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威尔若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