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671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包括腔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集液罐,腔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一挡板和多个第二挡板,各第一挡板的一端和各第二挡板的一端分别固设在腔体的内侧壁上,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对设置,各第一挡板和各第二挡板的自由端与腔体的内壁之间有间隙,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交错设置,最底端的挡板下方的腔体侧壁上设有含液气体进口,腔体的顶板上设有脱液气体出口,腔体底部设有与集液罐连通的液体出口,集液罐底部设有液体排放口。交错设置多重挡板来实现气液分离,装置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分别设置腔体和集液罐,既便于气液连续分离,又可防止腔体内的液体因没有及时转移而再次挥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气液分离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饱和气体在降温或者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例如VOCs废气,气液分离器作用就是处理含有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和/或气相净化。目前使用的分离方法包括:重力沉降法、折流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填料分离法、丝网分离法和微孔过滤分离法等,重力沉降法、折流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填料分离法均是利用气液两相密度不同实现分离,而丝网分离法和微孔过滤分离法则是利用气液两相分散粒子的体积不同实现分离,无论哪种分离方法,都只能在较窄的分离负荷范围内进行分离作业,否则分离效率就会急剧下降,填料分离法、丝网分离法和微孔过滤分离法甚至会因“液泛”而堵塞;重力沉降法虽分离装置结构简单,但分离效率差、设备体积大,离心分离、填料分离、丝网分离和微孔过滤分离的分离效率虽然相对较高,但结构复杂、装置成本高,此外,在负压环境下进行分离作业,还需要中断分离作业,间歇排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集液罐,所述腔体上设有含液气体进口、脱液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挡板和多个所述第二挡板,各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和各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对设置,各所述第一挡板的自由端和各所述第二挡板的自由端与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腔体内部交错设置,所述腔体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所述含液进气口,所述含液气体进口位于各所述第一挡板和各所述第二挡板的下方,所述腔体的顶板上固定设置有所述脱液气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液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集液罐,所述腔体上设有含液气体进口、脱液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挡板和多个所述第二挡板,各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和各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对设置,各所述第一挡板的自由端和各所述第二挡板的自由端与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腔体内部交错设置,所述腔体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所述含液进气口,所述含液气体进口位于各所述第一挡板和各所述第二挡板的下方,所述腔体的顶板上固定设置有所述脱液气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集液罐连通,所述集液罐底部设有液体排放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相平衡管和气相平衡管进口,所述腔体下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气相平衡管进口,所述气相平衡管进口位于所述含液气体进口下方,所述气相平衡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液罐连接,所述气相平衡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相平衡管进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挡板,所述腔体内壁上固定设有所述第三挡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青倪伟黄东升杨海洲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龙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