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596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量分配器,具有阀体,所述的阀体包括供水主管口、至少两个供水分支管口、回水主管口、以及至少两个回水分支管口,所述的至少两个供水分支管口均与所述的供水主管口相连通,所述的至少两个回水分支管口均与所述的回水主管口相连通,每个所述的回水分支管口对应的回水分支通道设置第一温度探头和流量调节器,所述的第一温度探头和流量调节器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根据所述的第一温度探头检测的各回水分支通道的温度,所述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流量调节器调节各回水分支通道的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量分配器,阀体呈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定位;流量可以按设定值自动调节,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量分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控制
,涉及一种流量分配器。
技术介绍
在注塑工业应用领域,模具的温度控制通常是将模具温度调节机用管路与模具的各通路相连接,用水作热传导的媒体介质,让加热到一定温度的水在模具与模温机之间循环,来精确控制模具的成型温度,而且光学领域模具热水循环温度高温达到160~200℃。因塑料成型产品的多样性,模具内各冷却通路是不规则的,所需的水流量也不相同。这就需要对模具内各通路水流量合理地按需分配。所以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流量分配器。虽然市场上出现多种类的水流分配器,但是这些水流分配器都有一定的使用限制和缺陷。主要表现在:1)使用温度低,在采用浮子流量计的情况下,流量计的外壳由塑料或玻璃制成,由于流量计使用材料的限制,最高使用温度通常都≤120℃,满足不了光学制品高温注塑成型要求。2)即使有的厂家采用耐高温流量计检测水流量,但是水流量的调节也只能采用手动调节,因为独立的高温自动调节阀结构复杂,体积大,目前还没有在水流分配器上使用的先例。3)市场上高温水流分配器非自动调节,人工手动调节响应慢,误差大。手易触碰高温部分,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流量、便于安装和加工的流量分配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流量分配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的流量分配器具有阀体,所述的阀体包括供水主管口、至少两个供水分支管口、回水主管口、以及至少两个回水分支管口,所述的至少两个供水分支管口均与所述的供水主管口相连通,所述的至少两个回水分支管口均与所述的回水主管口相连通,每个所述的回水分支管口对应的回水分支通道设置第一温度探头和流量调节器,所述的第一温度探头和流量调节器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根据所述的第一温度探头检测的各回水分支通道的温度,所述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流量调节器调节各回水分支通道的流量。较佳地,所述的流量调节器具有可旋转主体,所述的可旋转主体设置贯穿通道,所述的贯穿通道设置于所述的回水分支通道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之间,所述的贯穿通道包括第一扇形开口端、第二扇形开口端、以及将所述的第一扇形开口端和第二扇形开口端相连接的通孔,所述的第一扇形开口端对应所述的第一分段设置,所述的第二扇形开口端对应所述的第二分段设置,使得在旋转所述的可旋转主体时通过所述的第二扇形开口端抵挡所述的第二分段的管口的大小来调节所述的回水分支通道的流量大小,并且,在所述的第二扇形开口端完全关闭所述的第二分段的管口时,所述的第一扇形开口端同时完全关闭所述的第一分段的管口。较佳地,所述的流量调节器设置成,在旋转所述的可旋转主体时,所述的第二扇形开口端在处于抵挡所述的第二分段的管口的前半部分的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扇形开口端保持所述的第一分段的管口的完全打开;所述的第二扇形开口在处于抵挡所述的第二分段的管口的后半部分的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扇形开口端处于抵挡所述的第二分段的管口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的第二扇形开口端完全关闭所述的第二分段的管口时,所述的第一扇形开口端同时完全关闭所述的第一分段的管口。较佳地,所述的第一分段与所述的第二分段相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二扇形开口端贯穿设置于第二分段的管口的上方。较佳地,所述的流量调节器设置电机,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电机,以调节所述的可旋转主体的旋转角度。较佳地,所述的供水主管口和回水主管口位于所述的阀体的第一侧面,所述的至少两个供水分支管口和至少两个回水分支管口位于所述的阀体的第二侧面,所述的阀体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的第二侧面相邻或相对。较佳地,所述的阀体的第二侧面具有凸起块,所述的至少两个回水分支管口设置于所述的第二侧面的凸起块。较佳地,所述的凸起块设置缺口,所述的缺口设置与所述的回水分支管口相对应的开孔,所述的开孔与每个所述的回水分支管口对应的回水分支通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温度探头安装于所述的开孔,以检测各回水分支通道的温度。较佳地,所述的缺口为“>”型缺口。较佳地,每个所述的回水分支管口对应的回水分支通道、每个所述的供水分支管口对应的供水分支通道均设置控制阀;所述的供水主管口对应的供水主通道设置第二温度探头;每个所述的供水分支管口对应的供水分支通道均设置流量计。本专利技术的流量分配器,阀体呈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定位;流量可以按设定值自动调节,按需供给模具内不同流道的流量,提高产品成形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采用SUS304材料铸造或锻造制成阀体,具有耐高温高压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量分配器的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流量分配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流量分配器的第二实施例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流量分配器的第二实施例中阀体的剖视图。图5a~5e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流量分配器中流量调节器的可旋转主体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以及左视图。图6a为图5b中B-B剖面图。图6b为图5a中A-A剖面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的流量分配器中流量调节器处于全开状态和第一半开状态示意图。图7b本专利技术的流量分配器中流量调节器处于全关状态和第二半开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流量分配器的第一实施例在具体应用时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量分配器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流量分配器具有阀体1,所述的阀体1包括供水主管口2、四个供水分支管口5、回水主管口3、以及四个回水分支管口4,其中,四个供水分支管口5均与所述的供水主管口2相连通,所述的四个回水分支管口4均与所述的回水主管口3相连通。如图3~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量分配器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分别设置两个供水分支管口5和两个回水分支管口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量分配器的第二实施例可直接组合成4回路(第一实施例),6回路,8回路…等多回路组合。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叠加和减少,灵活配置,均衡模具各通路水流量或均衡模具各通路的进出水温差,可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各通路水流量,或自动调节各回路的出回水温度差。如图8所示,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量分配器的第一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每个所述的回水分支管口4对应的回水分支通道均设置控制阀25、第一温度探头10和流量调节器27,第一温度探头10用于检测各回水分支通道的温度to1、to2、to3、to4,所述的第一温度探头10和流量调节器27均与控制单元26相连接,每个所述的供水分支管口5对应的供水分支通道均设置控制阀25和流量计7,所述的供水主管口2对应的供水主通道设置第二温度探头8,检测进水温度te。根据所述的第一温度探头10检测的各回水分支通道的温度,所述的控制单元26控制所述的流量调节器27调节各回水分支通道的流量。其中,流量计7优选耐高温水流量计;控制阀25优选手动球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分配器具有阀体,所述的阀体包括供水主管口、至少两个供水分支管口、回水主管口、以及至少两个回水分支管口,所述的至少两个供水分支管口均与所述的供水主管口相连通,所述的至少两个回水分支管口均与所述的回水主管口相连通,每个所述的回水分支管口对应的回水分支通道设置第一温度探头和流量调节器,所述的第一温度探头和流量调节器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根据预设流量或所述的第一温度探头检测的各回水分支通道的温度,所述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流量调节器调节各回水分支通道的流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分配器具有阀体,所述的阀体包括供水主管口、至少两个供水分支管口、回水主管口、以及至少两个回水分支管口,所述的至少两个供水分支管口均与所述的供水主管口相连通,所述的至少两个回水分支管口均与所述的回水主管口相连通,每个所述的回水分支管口对应的回水分支通道设置第一温度探头和流量调节器,所述的第一温度探头和流量调节器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根据预设流量或所述的第一温度探头检测的各回水分支通道的温度,所述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流量调节器调节各回水分支通道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调节器具有可旋转主体,所述的可旋转主体设置贯穿通道,所述的贯穿通道设置于所述的回水分支通道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之间,所述的贯穿通道包括第一扇形开口端、第二扇形开口端、以及将所述的第一扇形开口端和第二扇形开口端相连接的通孔,所述的第一扇形开口端对应所述的第一分段设置,所述的第二扇形开口端对应所述的第二分段设置,使得在旋转所述的可旋转主体时通过所述的第二扇形开口端抵挡所述的第二分段的管口的大小来调节所述的回水分支通道的流量大小,并且,在所述的第二扇形开口端完全关闭所述的第二分段的管口时,所述的第一扇形开口端同时完全关闭所述的第一分段的管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调节器设置成,在旋转所述的可旋转主体时,所述的第二扇形开口端在处于抵挡所述的第二分段的管口的前半部分的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扇形开口端保持所述的第一分段的管口的完全打开;所述的第二扇形开口在处于抵挡所述的第二分段的管口的后半部分的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扇形开口端处于抵挡所述的第二分段的管口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坂祐宏周建庆洪国军林锦戎祥明
申请(专利权)人:川田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