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045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8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包括吸料管、压缩空气送料器、手提式集料盒,手提式集料盒设置进料口、排料口以及排气口,压缩空气送料器包括入口管体、出口管体以及位于入口管体和出口管体之间的负压产生管体,手提式集料盒的进料口与压缩空气送料器的出口管体相连通,吸料管与压缩空气送料器的入口管体相连通,围绕负压产生管体的外部设置壳体,壳体和负压产生管体之间形成气室,壳体设置压缩空气入口,负压产生管体设置朝向出口管体的至少一个压缩空气出口,且压缩空气入口的内径设置成大于压缩空气出口的内径以形成文丘里效应,在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无动力产生负压,无需使用电源,无需配置电气组件,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具体涉及成型机的余料收集,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注塑行业中,一般采用塑料粒子作为原料进入到成型机中进行注塑成型,塑料粒子通常通过输送机器将材料输送到成型机中进行短暂的存储,之后进入到成型机螺杆中成型。当进行更换材料时,可通过打开成型机料斗下部的排料口将大部分未使用的材料排出,但存储在排料口以下的余料在不拆卸成型机法兰的情况下无法彻底排出干净。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不拆卸成型机法兰的情况下将余料收集利用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无需使用电源、无需配置电气组件、只需提供压缩空气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如下,包括吸料管、压缩空气送料器、手提式集料盒,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设置进料口、排料口以及排气口,所述的压缩空气送料器包括入口管体、出口管体以及位于所述的入口管体和出口管体之间的负压产生管体,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进料口与所述的压缩空气送料器的出口管体相连通,所述的吸料管与所述的压缩空气送料器的入口管体相连通,围绕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的外部设置壳体,所述的壳体和负压产生管体之间形成气室,所述的壳体设置压缩空气入口,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设置朝向所述的出口管体的至少一个压缩空气出口,且所述的压缩空气入口的内径设置成大于所述的压缩空气出口的内径以形成文丘里效应,在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无动力产生负压。

3、较佳地,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包括竖直管壁,所述的竖直管壁从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上沿垂直于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的轴向的方向延伸,所述的压缩空气出口贯穿所述的竖直管壁设置。

4、较佳地,所述的竖直管壁连续围绕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一周,且所述的至少一个压缩空气出口沿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竖直管壁上。

5、较佳地,所述的竖直管壁延伸的最远端通过连接管壁与壳体相连接,且所述的连接管壁具有朝向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延伸的倾斜段。

6、较佳地,所述的连接管壁的最窄管内径与所述的出口管体的管内径相同。

7、较佳地,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内部设置防回料管,所述的防回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进料口相连通。

8、较佳地,所述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前端;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上端设置带有把手的上盖,所述的上盖设置视窗;所述的排气口位于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后端,所述的排气口处设置冲孔板和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位于所述的冲孔板的后方;所述的排料口位于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下端,所述的排料口设置排料盖。

9、较佳地,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前端主体的面积小于后端主体的面板,上端呈平面,下端呈斜面。

10、较佳地,所述的排气口设置支架,所述的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的排气口相连接,所述的支架的另一端设置固定杆,所述的过滤器通过螺母套设在所述的固定杆上。

11、较佳地,所述的壳体的压缩空气入口设置控制阀。

12、采用本技术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无需使用电源,无需配置电气组件,只需要提供压缩空气即可实现成型机法兰底部的余料收集,携带方便,作业时既安全又方便,可适用于光学行业中材料的收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料管、压缩空气送料器、手提式集料盒,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设置进料口、排料口以及排气口,所述的压缩空气送料器包括入口管体、出口管体以及位于所述的入口管体和出口管体之间的负压产生管体,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进料口与所述的压缩空气送料器的出口管体相连通,所述的吸料管与所述的压缩空气送料器的入口管体相连通,围绕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的外部设置壳体,所述的壳体和负压产生管体之间形成气室,所述的壳体设置压缩空气入口,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设置朝向所述的出口管体的至少一个压缩空气出口,且所述的压缩空气入口的内径设置成大于所述的压缩空气出口的内径以形成文丘里效应,在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无动力产生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包括竖直管壁,所述的竖直管壁从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上沿垂直于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的轴向的方向延伸,所述的压缩空气出口贯穿所述的竖直管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管壁连续围绕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一周,且所述的至少一个压缩空气出口沿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竖直管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管壁延伸的最远端通过连接管壁与壳体相连接,且所述的连接管壁具有朝向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延伸的倾斜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壁的最窄管内径与所述的出口管体的管内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内部设置防回料管,所述的防回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进料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前端;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上端设置带有把手的上盖,所述的上盖设置视窗;所述的排气口位于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后端,所述的排气口处设置冲孔板和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位于所述的冲孔板的后方;所述的排料口位于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下端,所述的排料口设置排料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前端主体的面积小于后端主体的面板,上端呈平面,下端呈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口设置支架,所述的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的排气口相连接,所述的支架的另一端设置固定杆,所述的过滤器通过螺母套设在所述的固定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压缩空气入口设置控制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料管、压缩空气送料器、手提式集料盒,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设置进料口、排料口以及排气口,所述的压缩空气送料器包括入口管体、出口管体以及位于所述的入口管体和出口管体之间的负压产生管体,所述的手提式集料盒的进料口与所述的压缩空气送料器的出口管体相连通,所述的吸料管与所述的压缩空气送料器的入口管体相连通,围绕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的外部设置壳体,所述的壳体和负压产生管体之间形成气室,所述的壳体设置压缩空气入口,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设置朝向所述的出口管体的至少一个压缩空气出口,且所述的压缩空气入口的内径设置成大于所述的压缩空气出口的内径以形成文丘里效应,在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无动力产生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包括竖直管壁,所述的竖直管壁从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上沿垂直于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的轴向的方向延伸,所述的压缩空气出口贯穿所述的竖直管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管壁连续围绕所述的负压产生管体一周,且所述的至少一个压缩空气出口沿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竖直管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提式无动力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管壁延伸的最远端通过连接管壁与壳体相连接,且所述的连接管壁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真喜郭凯
申请(专利权)人:川田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