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58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箱,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和使用寿命长的真空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真空箱体和与所述真空箱体相适配的真空箱门,所述真空箱体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真空箱门相连接的箱门开关装置,所述箱门开关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导向板和导向组件,所述真空箱门的一端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所述导向组件,所述导向板固定于所述真空箱体的一端,且导向板内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导向组件相适配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下端设有弧形槽,所述驱动装置与其中一个导向组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真空箱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箱,特别涉及一种真空箱的箱门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造石在生产过程中会有气泡产品,通过对未凝固的人造石板材实体抽除气泡,可保证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此生产工艺需要在真空箱内进行,现有的真空箱的箱门采用侧开结构设计或者是翻盖式箱门,这种设计的真空箱虽能到达生产工艺的真空环境,但是不管是侧开箱门结构设计或者是翻盖式箱门对箱门和箱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磨损,会影响到真空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和使用寿命长的真空箱。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真空箱体和与所述真空箱体相适配的真空箱门,所述真空箱体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真空箱门相连接的箱门开关装置,所述箱门开关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导向板和导向组件,所述真空箱门的一端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所述导向组件,所述导向板固定于所述真空箱体的一端,且导向板内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导向组件相适配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下端设有弧形槽,所述驱动装置与其中一个导向组件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上导向组件和下导向组件,所述上导向组件包括上连接转耳、上挡圈、上滚轮、上套筒、气缸鱼眼接头和上连接轴,所述上连接转耳与所述真空箱门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气缸鱼眼接头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上滚轮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且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所述上连接轴的一端安装与所述上连接转耳内,所述上连接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挡圈、所述上滚轮和所述上套筒后与气缸鱼眼接头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导向组件包括下连接转耳、第一下挡圈、下滚轮、第二下挡圈和下连接轴,所述下连接转耳与所述真空箱门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下滚轮适配安装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下连接轴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下连接转耳内,所述下连接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下挡圈和下滚轮后与第二下挡圈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为竖直导槽,且其底端为开口向内的弧形槽,所述竖直导槽和所述弧形槽为一体衔接的导向槽。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箱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个连接耳,所述导向板通过所述连接耳固定于所述真空箱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包括真空箱体和与所述真空箱体相适配的真空箱门,所述真空箱体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真空箱门相连接的箱门开关装置,所述箱门开关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导向板和导向组件,所述真空箱门的一端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所述导向组件,所述导向板固定于所述真空箱体的一端,且导向板内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导向组件相适配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下端设有弧形槽,所述驱动装置与其中一个导向组件相连接,所以本技术通过所述箱门开关装置控制所述真空箱门的开关,且在所述真空箱门开启的时候,会通过所述弧形槽先斜移一小段距离,然后再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导向组件在所述导向槽内向上移动;所述真空箱关闭的时候,会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导向组件在所述导向槽内向下移动,再通过所述弧形槽斜移进行闭合,此设计能有效避免所述真空箱体与所述真空箱门之间的磨损,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箱门开关装置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抽真空泵、真空箱体1和与所述真空箱体1相适配的真空箱门2,所述抽真空泵与所述真空箱体1相连通,真空泵配用15kw大抽速真空泵,专为抽人造石设备所设计,所述真空箱在抽真空时,在2min内真空度应达-0.1MPa,所述抽真空泵上的真空管道应置于所述真空箱体1顶部,所述真空箱体1和所述真空箱门2均采用碳钢生产,以内加固方式提升使用寿命,所述真空箱体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真空箱门2相连接的箱门开关装置3,所述箱门开关装置3包括驱动装置4、导向板5和导向组件6,所述真空箱门2的一端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所述导向组件6,所述导向板5固定于所述真空箱体1的一端,且导向板5内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导向组件6相适配的导向槽7,所述导向槽7的下端设有弧形槽71,所述驱动装置4与其中一个导向组件6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6包括上导向组件8和下导向组件9,所述上导向组件8包括上连接转耳81、上挡圈82、上滚轮83、上套筒84、气缸鱼眼接头85和上连接轴86,所述上连接转耳81与所述真空箱门2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气缸鱼眼接头85与所述驱动装置4相连接,所述上滚轮83设置于所述导向槽7内,且与所述导向槽7相适配,所述上连接轴86的一端安装与所述上连接转耳81内,所述上连接轴8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挡圈82、所述上滚轮83和所述上套筒84后与气缸鱼眼接头85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导向组件9包括下连接转耳91、第一下挡圈92、下滚轮93、第二下挡圈94和下连接轴95,所述下连接转耳91与所述真空箱门2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下滚轮93适配安装于所述导向槽7内,所述下连接轴95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下连接转耳91内,所述下连接轴9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下挡圈92和下滚轮93后与第二下挡圈94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7为竖直导槽,且其底端为开口向内的弧形槽71,所述竖直导槽和所述弧形槽71为一体衔接的导向槽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箱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个连接耳10,所述导向板5通过所述连接耳10固定于所述真空箱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真空箱门2开启的时候,通过左右两端的所述上导向组件8和所述下导向组件9带动所述真空箱门2在所述弧形槽内斜移一小段距离,然后再通过所述驱动装置4带动左右两端的所述上导向组件8和所述下导向组件9使所述真空箱门在所述导向槽7内向上移动;所述真空箱关闭的时候,会通过所述驱动装置4带动所述上导向组件8和所述下导向组件9在所述导向槽7内向下移动,再通过所述弧形槽71斜移进行闭合,此设计不仅能平稳的开闭所述真空箱门2,还能有效避免所述真空箱体1与所述真空箱门2之间的磨损,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应用于真空箱的
虽然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真空箱体(1)和与所述真空箱体(1)相适配的真空箱门(2),所述真空箱体(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真空箱门(2)相连接的箱门开关装置(3),所述箱门开关装置(3)包括驱动装置(4)、导向板(5)和导向组件(6),所述真空箱门(2)的一端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所述导向组件(6),所述导向板(5)固定于所述真空箱体(1)的一端,且导向板(5)内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导向组件(6)相适配的导向槽(7),所述导向槽(7)的下端设有弧形槽(71),所述驱动装置(4)与其中一个导向组件(6)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真空箱体(1)和与所述真空箱体(1)相适配的真空箱门(2),所述真空箱体(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真空箱门(2)相连接的箱门开关装置(3),所述箱门开关装置(3)包括驱动装置(4)、导向板(5)和导向组件(6),所述真空箱门(2)的一端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所述导向组件(6),所述导向板(5)固定于所述真空箱体(1)的一端,且导向板(5)内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导向组件(6)相适配的导向槽(7),所述导向槽(7)的下端设有弧形槽(71),所述驱动装置(4)与其中一个导向组件(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6)包括上导向组件(8)和下导向组件(9),所述上导向组件(8)包括上连接转耳(81)、上挡圈(82)、上滚轮(83)、上套筒(84)、气缸鱼眼接头(85)和上连接轴(86),所述上连接转耳(81)与所述真空箱门(2)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气缸鱼眼接头(85)与所述驱动装置(4)相连接,所述上滚轮(83)设置于所述导向槽(7)内,且与所述导向槽(7)相适配,所述上连接轴(86)的一端安装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龙周浩铎蔡茂桂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磊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