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拉力器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53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拉力器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载拉力器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内设有安装空间;主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主动转轴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拉力端伸出所述安装空间;蓄能装置,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主动转轴相连,所述拉绳被拉动以带动所述主动转轴正向转动时,所述蓄能装置蓄能;所述蓄能装置释能时驱动所述主动转轴反向转动以使拉绳缠绕回所述主动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载拉力器,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拉力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的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拉力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车辆中各个装置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相关技术中的车载拉力器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载拉力器,所述车载拉力器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载拉力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载拉力器,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内设有安装空间;主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主动转轴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拉力端伸出所述安装空间;蓄能装置,所述蓄能装置与所述主动转轴相连,所述拉绳被拉动以带动所述主动转轴正向转动时,所述蓄能装置蓄能;所述蓄能装置释能时驱动所述主动转轴反向转动以使拉绳缠绕回所述主动转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载拉力器,通过使主动转轴可转动地设在安装空间内,主动转轴上缠绕有拉绳,拉绳的拉力端伸出安装空间。蓄能装置与主动转轴相连,拉绳被拉动以带动主动转轴正向转动时,蓄能装置蓄能;蓄能装置释能时驱动主动转轴反向转动以使拉绳缠绕回主动转轴。从而使车载拉力器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长时间开车的手臂酸痛的问题,锻炼用户的臂力。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用户长时间待在车内无聊乏味的问题,提供一种更加健康的车内环境,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载拉力器还包括:从动转轴,所述从动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蓄能装置设在所述从动转轴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设在所述主动转轴上,所述从动轮设在所述从动转轴上,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配合以使所述主动转轴和所述从动转轴同步转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拉力器还包括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配合,所述调整组件被触发时调整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的传动比。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外套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的传动带;所述主动轮包括第一定轮、第一动轮和第一主轴,所述第一定轮设在所述主动转轴上且与所述主动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第一定轮相连且与所述第一定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动轮设在所述第一主轴上且与所述第一主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动轮沿所述第一主轴的轴向可移动;所述从动轮包括第二定轮、第二动轮和第二主轴,所述第二定轮设在所述从动转轴上且与所述从动转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主轴与所述第二定轮相连且与所述第二定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动轮设在所述第二主轴上且与所述第二主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动轮沿所述第二主轴的轴向可移动;所述调整组件与所述第一动轮和所述第二动轮配合以推动所述第一动轮和所述第二动轮中的至少一个移动。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和与其配合的所述从动轮组成齿轮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多组齿轮组,多组所述齿轮组的传动比不同;所述调整组件与所述从动转轴配合以推动所述从动转轴移动以使得其中一组所述齿轮组啮合运行。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拨杆,所述拨杆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拨杆上设有偏心安装的拨块;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中的至少一个正对设置,所述拨杆转动时所述拨块与所述推杆接触以推动所述推杆移动,所述推杆移动以调整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的传动比。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第一定位件,所述拨杆上设有第二定位件,所述拨杆转动设定角度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接触以限制所述拨杆的转动角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蓄能装置为发条。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载拉力器还包括发电机和第一传动件,所述主动转轴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所述发电机的输入轴设有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配合以带动所述输入轴转动以使所述发电机发电。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车载拉力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车载拉力器,从而使车载拉力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长时间开车的手臂酸痛的问题,锻炼用户的臂力。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用户长时间待在车内无聊乏味的问题,提供一种更加健康的车内环境,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车载拉力器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车载拉力器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车载拉力器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二固定部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车载拉力器的局部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车载拉力器的局部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传动带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拨杆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调整组件与传动组件配合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传动组件示意图,其中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传动比最小;图1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传动组件示意图,其中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传动比为1;图1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传动组件示意图,其中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传动比最大;图1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拉力器安装部的示意图;图1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图17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100、车载拉力器;1、安装支架;a、安装空间;11、第一拨杆固定部;111、第一固定部;b、拨杆定位孔;c、第一定位件;112、第二固定部;12、第二拨杆固定部;121、固定盲孔;13、发电机定位部;14、蓄能固定部;15、拉绳过孔;16、推杆通孔;17、卡凸板;18、第一连接部;2、主动转轴;21、拉绳固定孔;3、拉绳;4、蓄能装置;5、从动转轴;51、发条限位部;6、传动组件;61、主动轮;611、第一定轮;612、第一动轮;613、第一主轴;62、从动轮;621、第二定轮;622、第二动轮;623、第二主轴;63、传动带;64、齿轮组;7、调整组件;71、拨杆;711、拨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拉力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支架(1),所述安装支架(1)内设有安装空间(a);/n主动转轴(2),所述主动转轴(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安装空间(a)内,所述主动转轴(2)上缠绕有拉绳(3),所述拉绳(3)的拉力端伸出所述安装空间(a);/n蓄能装置(4),所述蓄能装置(4)与所述主动转轴(2)相连,所述拉绳(3)被拉动以带动所述主动转轴(2)正向转动时,所述蓄能装置(4)蓄能;所述蓄能装置(4)释能时驱动所述主动转轴(2)反向转动以使拉绳(3)缠绕回所述主动转轴(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拉力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支架(1),所述安装支架(1)内设有安装空间(a);
主动转轴(2),所述主动转轴(2)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安装空间(a)内,所述主动转轴(2)上缠绕有拉绳(3),所述拉绳(3)的拉力端伸出所述安装空间(a);
蓄能装置(4),所述蓄能装置(4)与所述主动转轴(2)相连,所述拉绳(3)被拉动以带动所述主动转轴(2)正向转动时,所述蓄能装置(4)蓄能;所述蓄能装置(4)释能时驱动所述主动转轴(2)反向转动以使拉绳(3)缠绕回所述主动转轴(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拉力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动转轴(5),所述从动转轴(5)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安装空间(a)内,所述蓄能装置(4)设在所述从动转轴(5)上;
传动组件(6),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主动轮(61)和从动轮(62),所述主动轮(61)设在所述主动转轴(2)上,所述从动轮(62)设在所述从动转轴(5)上,所述主动轮(61)和所述从动轮(62)配合以使所述主动转轴(2)和所述从动转轴(5)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拉力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组件(7),所述调整组件(7)与所述传动组件(6)配合,所述调整组件(7)被触发时调整所述主动轮(61)和所述从动轮(62)之间的传动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拉力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还包括外套在所述主动轮(61)和所述从动轮(62)上的传动带(63);
所述主动轮(61)包括第一定轮(611)、第一动轮(612)和第一主轴(613),所述第一定轮(611)设在所述主动转轴(2)上且与所述主动转轴(2)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主轴(613)与所述第一定轮(611)相连且与所述第一定轮(611)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动轮(612)设在所述第一主轴(613)上且与所述第一主轴(613)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动轮(612)沿所述第一主轴(613)的轴向可移动;
所述从动轮(62)包括第二定轮(621)、第二动轮(622)和第二主轴(623),所述第二定轮(621)设在所述从动转轴(5)上且与所述从动转轴(5)同步转动,所述第二主轴(623)与所述第二定轮(621)相连且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文张晓茹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