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47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所述的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气管导管是插入患者气管/支气管,为患者特别是不能自主呼吸患者创建一个临时性人工呼吸通道的一种医疗器械。气管导管是保证气道通畅的有效手段,在抢救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气管导管气囊的压力不够,将导致气囊对患者气道封闭不严,致使机械通气时低潮气量及气囊上方分泌物沿着气囊壁渗漏到下呼吸道。而如果气管导管气囊对患者气道的压力过高,又易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同时,气管导管气囊密闭性受到气管导管型号、气囊的形状和材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呈持续动态变化,必须动态调控气囊压力才能保证气管导管气囊对气道的安全、有效密闭。然而,现有技术中气囊密闭性的管理方法是将气囊中的压力维持在多项指南推荐的25-30cmH2O,存在明显局限性。近期有学者提出,监测气管导管气囊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助于判断气管导管气囊对患者气道的密闭程度。因为患者呼出的气体中具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如果气囊与气道之间发生泄漏,患者呼出的气体会沿泄漏的空隙进入气囊与声门之间,通过检测患者声门与气囊间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即可实现对气囊密闭性的动态监测,从而指导气管导管气囊压力调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r>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所述的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CO2监测管、水分过滤器、负压吸引管、注水管、充气管、气囊;所述的导管本体的远端的外周安装有气囊;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连接有呼吸机;所述的导管本体的夹层中设有吸引通道、充气通道、吸气通道、清洗通道;所述的充气通道连接有充气管;所述的吸气通道连接有CO2监测管,且CO2监测管上设有水分过滤器;所述的吸引通道连接有负压吸引管;所述的清洗通道连接有注水管;所述的吸引通道、充气通道、吸气通道、清洗通道均在靠近气囊上方位置处贯穿导管本体,并与外界相通。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CO2监测管、负压吸引管、注水管、充气管均与所述导管本体靠近后端处与所述导管本体的管壁分离,分离后的部分CO2监测管、负压吸引管、注水管、充气管均位于所述导管本体外侧。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CO2监测管上设有CO2分析仪。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吸引通道为两个。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气管上设有测压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管本体为弧形状。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注水管的开口处设置在吸引通道开口处的前方。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可利用本技术气管导管,实现患者声门与气囊间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动态评估气管导管气囊对患者气道的密闭程度,从而指导气管导管气囊压力调控,以利于用最佳的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实现患者气道封闭。。2.气管导管设有CO2监测管,CO2监测管上设有水分过滤器,该设计方式的效果是:CO2监测管是CO2分析仪利用旁流法通过CO2监测管抽取气囊与患者声门之间的气体,分析气囊上方气体的CO2浓度,判断气囊对气道密闭程度;水分过滤器是对抽取的气体进行水分过滤后,再送入CO2分析仪,使得测量精准,进而更加精准的判断气囊对气道密闭程度。3、设计了注水管,且注水管与清洗通道相通,能够对分泌物进行润湿及稀释,从而便于把分泌物清除。4、吸引通道为两个,该设计的效果是:实现了一个导管本体上具有两个吸引通道,即采用一管双通道的结构形式,减少了堵塞的概率,即使一个吸引通道发生堵塞情况,另一个吸引通道仍然可以继续使用,能够充分的将分泌物排出,提高了负压吸引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气管导管横断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导管本体2.CO2监测管3.水分过滤器4.负压吸引管5.注水管6.充气管7.气囊8.吸气通道9.充气通道10.吸引通道11.清洗通道请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7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7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所述的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CO2监测管2、水分过滤器3、负压吸引管4、注水管5、呼吸机、充气管6;所述的导管本体1的远端的外周面安装有气囊7;所述导管本体1的近端连接有呼吸机;所述的CO2监测管2、负压吸引管4、注水管5、充气管6均与所述导管本体1靠近后端处与所述导管本体1的管壁分离,分离后的部分CO2监测管2、负压吸引管4、注水管5、充气管6均位于所述导管本体1外侧。请参照图2,图2是本技术气管导管横断面示意图。所述的导管本体1的夹层中设有吸引通道10、充气通道9、吸气通道8、清洗通道11;所述的吸引通道10连接有负压吸引管4;所述的充气通道9连接有充气管6;所述的吸气通道8连接有CO2监测管2,且CO2监测管2上设有水分过滤器3;所述的清洗通道11连接有注水管5;所述的吸引通道10、充气通道9、吸气通道8、清洗通道11均在靠近气囊上方位置处贯穿导管本体1,并与外界相通。该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导管本体1的远端连接有呼吸机,并进行机械通气。所述的导管本体1为弧形,弧形的导管本体1与呼吸道生理解剖结构相匹配,可减少对人体呼吸道壁的损伤。所述的导管本体1的远端的外周安装有气囊7,气囊7在使用状态下位于声门气道位置处,用于固定导管本体1、密闭、防止漏气、保证潮气量的供给、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和胃内容物反流后误吸。所述的气管导管设有CO2监测管2,CO2监测管2上设有水分过滤器3,该设计方式的效果是:CO2监测管2是CO2分析仪利用旁流法通过CO2监测管2抽取气囊7与患者声门之间的气体,分析气囊7上方气体的CO2浓度,判断气囊7对气道密闭程度;水分过滤器3是对抽取的气体进行水分过滤后,再送入CO2分析仪,使得测量精准,进而更加精准的判定判断气囊7对气道密闭程度。所述的导管本体1的夹层中设有吸引通道10、充气通道9、吸气通道8、清洗通道11。该设计方式使得导管本体1具有多种功能,且各个通道均设置在管道本体的夹层中,不影响导管本体1的通气。所述的负压吸引管4与负压吸引通道10相通,用于吸引分泌物,为了能够更加彻底的吸引分泌物,本实施例中设计了注水管5,且注水管5与清洗通道11相通,能够对分泌物进行润湿及稀释,从而便于把分泌物清除。吸引通道10为两个,该设计的效果是:实现了一个导管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管导管包括导管本体、CO2监测管、水分过滤器、负压吸引管、注水管、充气管、气囊;所述的导管本体的远端的外周安装有气囊;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连接有呼吸机;所述的导管本体的夹层中设有吸引通道、充气通道、吸气通道、清洗通道;所述的吸引通道连接有负压吸引管;所述的充气通道连接有充气管;所述的吸气通道连接有CO2监测管,且CO2监测管上设有水分过滤器;所述的清洗通道连接有注水管;所述的吸引通道、充气通道、吸气通道、清洗通道均在靠近气囊上方位置处贯穿导管本体,并与外界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用于监测气囊上方二氧化碳浓度的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2监测管、负压吸引管、注水管、充气管均与所述导管本体靠近后端处与所述导管本体的管壁分离,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钦黄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