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注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恐惧注射,见到注射针头可能会产生恐惧感。而现有技术中的注射过程通常是人工操作,注射前和注射后,针头都是裸露在外,这样不仅会造成针头污染,还可能造成误伤或者增加患者的恐惧感。此外,现有的注射器通常为通过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一般的自动注射器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不便于批量生产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注射装置,该自动注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注射,能够减少病人的恐惧感。根据本技术的自动注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安装腔;注射组件,所述注射组件在收针位置和注射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收针位置时,所述注射组件的针头被收起,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注射位置时,所述针头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安装腔;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注射组件相连以驱动所述注射组件活动;所述自动注射组件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芯体,所述芯体内限定有能够容纳药液的容纳腔,所述芯体的一端内设有能够挤压所述容纳腔的推动部,所述芯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芯体的另一端能够用于安装针头;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推动部相连以驱动所述芯体进行注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注射装置,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注射组件自动扎针或自动拔出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安装腔;/n注射组件,所述注射组件在收针位置和注射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收针位置时,所述注射组件的针头被收起,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注射位置时,所述针头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安装腔;/n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注射组件相连以驱动所述注射组件活动;/n所述自动注射组件包括:/n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n芯体,所述芯体内限定有能够容纳药液的容纳腔,所述芯体的一端内设有能够挤压所述容纳腔的推动部,所述芯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芯体的另一端能够用于安装针头;/n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推动部相连以驱动所述芯体进行注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安装腔;
注射组件,所述注射组件在收针位置和注射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收针位置时,所述注射组件的针头被收起,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注射位置时,所述针头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安装腔;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注射组件相连以驱动所述注射组件活动;
所述自动注射组件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
芯体,所述芯体内限定有能够容纳药液的容纳腔,所述芯体的一端内设有能够挤压所述容纳腔的推动部,所述芯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芯体的另一端能够用于安装针头;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推动部相连以驱动所述芯体进行注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隐针帽,所述隐针帽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注射位置时所述针头伸出所述隐针帽;
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在所述隐针帽内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所述感应器能够用于感应所述隐针帽是否接触皮肤,并在感应到皮肤后发出反馈信息给所述第一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为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包括多个感应点,所述红外感应器在多个所述感应点均感应到皮肤后反馈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透视窗和按钮组件;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的相连以限定出所述安装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主控板,所述第一主控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所述感应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主控板设在所述透视窗的下方;
第二主控板,所述第二主控板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云初,王少锋,吴军美,章烨,费正兴,李汉忠,何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尔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