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45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注射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限定有安装腔;注射组件位于收针位置时,注射组件的针头被收起,注射组件位于注射位置时,针头的至少一部分伸出安装腔;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设在安装腔内,第一驱动组件与注射组件相连以驱动注射组件活动;自动注射组件包括安装支架、芯体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穿过第一通孔与推动部相连以驱动芯体进行注射。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注射组件不仅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而且减可以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在扎针过程中的恐惧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注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恐惧注射,见到注射针头可能会产生恐惧感。而现有技术中的注射过程通常是人工操作,注射前和注射后,针头都是裸露在外,这样不仅会造成针头污染,还可能造成误伤或者增加患者的恐惧感。此外,现有的注射器通常为通过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一般的自动注射器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不便于批量生产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注射装置,该自动注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注射,能够减少病人的恐惧感。根据本技术的自动注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安装腔;注射组件,所述注射组件在收针位置和注射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收针位置时,所述注射组件的针头被收起,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注射位置时,所述针头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安装腔;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注射组件相连以驱动所述注射组件活动;所述自动注射组件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芯体,所述芯体内限定有能够容纳药液的容纳腔,所述芯体的一端内设有能够挤压所述容纳腔的推动部,所述芯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芯体的另一端能够用于安装针头;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推动部相连以驱动所述芯体进行注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注射装置,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注射组件自动扎针或自动拔出针头,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容纳腔内的推动部以将容纳腔内的药液注射进患者体内,该注射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而且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在扎针过程中的恐惧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注射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还包括:隐针帽,所述隐针帽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注射位置时所述针头伸出所述隐针帽;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在所述隐针帽内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所述感应器能够用于感应所述隐针帽是否接触皮肤,并在感应到皮肤后发出反馈信息给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应器为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包括多个感应点,所述红外感应器在多个所述感应点均感应到皮肤后反馈信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透视窗和按钮组件;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的相连以限定出所述安装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自动注射装置还包括:第一主控板,所述第一主控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所述感应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主控板设在所述透视窗的下方;第二主控板,所述第二主控板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电连接;注射键,所述注射键与所述第二主控板相连以用于启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工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注射组件沿所述针头的轴向在所述收针位置和所述注射位置之间可活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沿所述针头的轴向延伸且在其轴向上可活动,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注射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相连以驱动所述注射组件;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轴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件形成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轴转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和所述第一驱动轴分别相连以联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驱动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轴形成为丝杆,所述注射组件设有与所述丝杆对应的配合件,所述丝杆绕其轴线可转动以驱动所述注射组件沿其轴向运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推动部相连以挤压所述容纳腔;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轴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在所述安装支架的另一侧且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第二支架背向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设有安装部;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在所述安装部上且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第二支架;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分别相连以联动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轴。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注射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注射装置的注射组件与第一驱动组件配合的爆炸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注射装置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爆炸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注射装置的注射组件的爆炸图。附图标记:自动注射装置1000;注射组件200;壳体10;上壳体11;下壳体12;第一驱动组件20;第一驱动轴21;第一驱动件22;第一支架23;第一传动组件24;第一主动轮241;第一从动轮242;第一轴承25;第一轴承座26;圆头平键27;第二轴承30;第二轴承座31;传动杆32;隐针帽40;红外感应器41;安装支架50;芯体60;第二驱动组件70;第二驱动轴71;第二驱动件72;第二支架73;第二传动组件75;第二主动轮751;第二从动轮752;光码盘81;光电开关82;锁紧帽83;端盖84;第一主控板85;第二主控板86;注射键8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安装腔;/n注射组件,所述注射组件在收针位置和注射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收针位置时,所述注射组件的针头被收起,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注射位置时,所述针头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安装腔;/n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注射组件相连以驱动所述注射组件活动;/n所述自动注射组件包括:/n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n芯体,所述芯体内限定有能够容纳药液的容纳腔,所述芯体的一端内设有能够挤压所述容纳腔的推动部,所述芯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芯体的另一端能够用于安装针头;/n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推动部相连以驱动所述芯体进行注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安装腔;
注射组件,所述注射组件在收针位置和注射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收针位置时,所述注射组件的针头被收起,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注射位置时,所述针头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安装腔;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注射组件相连以驱动所述注射组件活动;
所述自动注射组件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通孔;
芯体,所述芯体内限定有能够容纳药液的容纳腔,所述芯体的一端内设有能够挤压所述容纳腔的推动部,所述芯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所述芯体的另一端能够用于安装针头;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推动部相连以驱动所述芯体进行注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隐针帽,所述隐针帽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注射组件位于所述注射位置时所述针头伸出所述隐针帽;
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在所述隐针帽内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所述感应器能够用于感应所述隐针帽是否接触皮肤,并在感应到皮肤后发出反馈信息给所述第一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为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包括多个感应点,所述红外感应器在多个所述感应点均感应到皮肤后反馈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设有透视窗和按钮组件;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可拆卸的相连以限定出所述安装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主控板,所述第一主控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和所述感应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主控板设在所述透视窗的下方;
第二主控板,所述第二主控板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云初王少锋吴军美章烨费正兴李汉忠何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尔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