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疫苗贴纸,包括一片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竖直设置,整体为长方形,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从上到下竖直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背面从上到下竖直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医用消毒剂,第二凹槽内设有棉签,第三凹槽内设有注射层和感温变色贴纸。所述注射层正面设有数根针头,针头内设有注射药剂;所述针头在注射层正面呈矩阵分布,形成矩形的注射区,注射区四周还设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围绕注射区,粘贴层上设有与之匹配贴合的底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儿童进行无痛注射和实时监测的疫苗用具群组,能够让儿童接受无痛注射,并对于其注射之后的反应进行准确监测,最后降低医生和家长在操作过程中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疫苗贴纸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医疗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疫苗贴纸。
技术介绍
儿童疫苗的接种、卫生及效率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儿童接种疫苗的过程中主要出现的三大问题有:1.接种过程中儿童会出现强烈痛感,致使注射无法高效进行;2.儿童接种疫苗之后需要在24小时内对其身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这对于家长来讲是不必要的额外消耗与负担;3.接种用具种类繁多,操作复杂,常常需要去医院进行高耗时的接种前等待。为了解决此问题,人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申请号为200820192420.4名称为“疫苗接种医用贴”的技术专利,其公布了一种用于疫苗接种后的止血与针眼护理的疫苗接种医用贴,该产品虽然能在疫苗接种之后对接种者进行健康防护,但是在整个的接种过程之中无法降低接种群体的痛感,对于儿童群体来讲,接种过程中的强烈痛感是无法规避的。又如申请号为201610751118.7名称为“一种新型儿童疫苗注射信息收集与存储记录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布了新型儿童疫苗注射信息收集与存储记录装置,该产品解决了医护人员在注射过程之中的误操作状况,大大提升了注射效率,简单高效。然而,这款设计依旧无法解决儿童在注射过程之中所必须面临的最大的疼痛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对儿童进行无痛注射和实时监测的疫苗用具群组,能够让儿童接受无痛注射,并对于其注射之后的反应进行准确监测,最后降低医生和家长在操作过程中的复杂度,同时减少其误操作的可能性的疫苗贴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疫苗贴纸,包括一片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竖直设置,整体为长方形,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从上到下竖直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背面从上到下竖直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医用消毒剂,第二凹槽内设有棉签,第三凹槽内设有注射层和感温变色贴纸,所述主体背面底部设有一条形的易撕包装条,所述易撕包装条从主体背面底部向上延伸至顶部,再向主体正面翻折后,向下延伸至完全覆盖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且易撕包装条边沿与主体表面密封连接,易撕包装条边沿处还设有用于撕拉的刻痕线;所述注射层正面设有数根针头,所述针头为空心圆锥形,靠近注射层的一端大,远离注射层的一端小,针头长度为0.5-0.6毫米,孔径为0.65微米,针头内设有注射药剂;所述针头在注射层正面呈矩阵分布,形成矩形的注射区,注射区四周还设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围绕注射区,粘贴层上设有与之匹配贴合的底纸,所述底纸完全覆盖注射区。作为优选:易撕包装条位于主体正面的底部处,设有一撕拉部。作为优选:所述棉签为医用消毒棉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给出了一种新的疫苗注射的针头的结构。第一,将注射疫苗的全过程之中的所有用具、如棉签、消毒液、注射针头等,都整合到了一个包装之中,也是模块化设计的集中体现。第二,采用易撕包装条的结构,再结合棉签、消毒液、注射针头的合理分布,可以方便的拆卸本技术,例如,撕拉开后先露出的是棉签、再是消毒液,再是注射层,最后才是感温变色贴纸。第三,本技术对传统的针头进行了改进,传统都是采用一根针头的注射器就行疫苗注射,且从一个针头输入大量液体,从而产生疼痛,本技术采用了矩阵式的短针头,根据钉床原理,压强(P)=作用力(F)/面积(S),可以看出,针头多了,受力面积大了,每个针头上分配到的压强就小了,表面看上去是分解了力量,实际上力量没变,变的是每个针头上受到的压强,在压力(作用力)不变的情况下,压强越小疼痛感越低,把一个针头的横截面口径分散成无数个孔径为0.65微米的针头,能使压强大幅度减少,但同时出血点非常微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该结构不仅可以减轻疼痛,还不会增加出血点。第四,注射层结构特殊,使用时贴在孩子手臂上以后进行外力干预,轻按注射层,使针头刺入人体皮肤,再根据针孔内和人体体内的压力差,液体药剂能自动注入儿童体内。所以综上,本技术不仅方便使用,还能让儿童接受无痛注射,最后降低医生和家长在操作过程中的复杂度,同时减少其误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不含易撕包装条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不含易撕包装条的后视图;图6为注射层结构。图中:1、主体;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第三凹槽;5、易撕包装条;6、棉签;7、注射层;8、感温变色贴纸;9、刻痕线;10、撕拉部;11、针头;12、粘贴层;13、底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到图6,一种疫苗贴纸,包括一片状的主体1,所述主体1竖直设置,整体为长方形,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从上到下竖直设有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背面从上到下竖直设有第三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2内设有医用消毒剂,第二凹槽3内设有棉签6,第三凹槽4内设有注射层7和感温变色贴纸8,所述主体1背面底部设有一条形的易撕包装条5,所述易撕包装条5从主体1背面底部向上延伸至顶部,再向主体1正面翻折后,向下延伸至完全覆盖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第三凹槽4,且易撕包装条5边沿与主体1表面密封连接,易撕包装条5边沿处还设有用于撕拉的刻痕线9;所述注射层7正面设有数根针头11,所述针头11为空心圆锥形,靠近注射层7的一端大,远离注射层7的一端小,针头11长度为0.5-0.6毫米,孔径为0.65微米,针头11内设有注射药剂;所述针头11在注射层7正面呈矩阵分布,形成矩形的注射区,注射区四周还设有粘贴层12,所述粘贴层12围绕注射区,粘贴层12上设有与之匹配贴合的底纸13,所述底纸13完全覆盖注射区。本实施例中:易撕包装条5位于主体1正面的底部处,设有一撕拉部10,所述棉签6为医用消毒棉签6。本技术的加工方法为,先在片状的主体1对应开槽,装入固体的东西如棉签6、注射层7,感温变色贴纸8,再利用易撕包装条5封口,先封背面,绕至正面时,再在第一凹槽2内注入医用消毒剂,最后正面封口。使用本技术时,首先提着撕拉部10将易撕包装条5从主体1上撕开,最先露出的是棉签6,其次露出医用消毒剂,用棉签6蘸取医用消毒剂对儿童进行注射前的消毒。然后继续撕拉易撕包装条5,露出注射层7和感温变色贴纸8,先取出注射层7,撕开表面底纸13,将注射区正对儿童手臂的皮肤,通过粘贴层12粘贴在儿童手臂上,然后进行外力干预,轻按注射层7,针头11刺破皮肤表面,由于针头11与人体体内之间存在压力差,即存在负压,而药剂会往压强小的地方流动,所以药剂会在负压的作用下注入儿童体内。等待几分钟,药品注射完成后,取下注射层7,贴上感温变色贴纸8,用来监控儿童体温,例如,发烧会产生变色。这个方便家长和护士对儿童体温进行监测,并通过颜色的变化将儿童的体温变化直观的反馈给医生或家长。本技术中,传统疫苗注射的方法都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疫苗贴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片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竖直设置,整体为长方形,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从上到下竖直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背面从上到下竖直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医用消毒剂,第二凹槽内设有棉签,第三凹槽内设有注射层和感温变色贴纸,所述主体背面底部设有一条形的易撕包装条,所述易撕包装条从主体背面底部向上延伸至顶部,再向主体正面翻折后,向下延伸至完全覆盖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且易撕包装条边沿与主体表面密封连接,易撕包装条边沿处还设有用于撕拉的刻痕线;/n所述注射层正面设有数根针头,所述针头为空心圆锥形,靠近注射层的一端大,远离注射层的一端小,针头长度为0.5-0.6毫米,孔径为0.65微米,针头内设有注射药剂;所述针头在注射层正面呈矩阵分布,形成矩形的注射区,注射区四周还设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围绕注射区,粘贴层上设有与之匹配贴合的底纸,所述底纸完全覆盖注射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疫苗贴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片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竖直设置,整体为长方形,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从上到下竖直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背面从上到下竖直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医用消毒剂,第二凹槽内设有棉签,第三凹槽内设有注射层和感温变色贴纸,所述主体背面底部设有一条形的易撕包装条,所述易撕包装条从主体背面底部向上延伸至顶部,再向主体正面翻折后,向下延伸至完全覆盖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且易撕包装条边沿与主体表面密封连接,易撕包装条边沿处还设有用于撕拉的刻痕线;
所述注射层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杰,何富君,刘凯,顾曦慧,孙艳吉,高敏,王大维,张佳贺,王珈琦,高龙,吕文,毛国安,吴振铭,乔贝,王显赫,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