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钎焊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399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钎焊工艺及装置,涉及管壳式换热器制造领域。该管壳式换热器的钎焊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放置待焊工件步骤:将待钎焊的管壳式换热器的芯子组件放置于工作台上,使芯子组件的待钎焊部位位于感应线圈下方;芯子组件包括管板和换热管;放置钎料步骤:将钎料放置于管板的安装通孔的端部的沉孔内;感应加热步骤:感应线圈通电,对待钎焊部位进行感应加热;振动步骤:驱动工作台振动,以使芯子组件发生机械振动;该管壳式换热器的钎焊装置包括工作台、感应加热装置和振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缩短钎焊时间,还可以提升液态钎料填缝效果,形成钎接情况良好的钎焊接头,可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钎焊工艺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壳式换热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钎焊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是工业上应用较早和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换热器,其结构坚固,易于制造,便于清洗,能适应的传热量、流体的种类、压力和温度范围都比较大,故适应性极强,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轮船、核电和制冷等工业领域中都得到普遍的应用。管壳式换热器通常包括壳体、设于端部的管板和换热管,管板上设有安装通孔,换热管插设于安装通孔后,一般采用熔焊或钎焊的工艺将换热管与管板进行连接,焊接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管壳式换热器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用于汽车发动机机油冷却的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部件包括换热管、管板、壳体、水室组件和折流板等,其中,换热管选用导热性能优良的紫铜管或铜合金管,而管板为低碳钢板的冲压件,换热管与管板一般通过硬钎焊工艺连接到一起。钎焊是指低于焊件熔点的钎料和焊件同时加热到钎料熔化温度后,利用液态钎料填充固态工件的缝隙使金属连接的焊接方法。目前汽车发动机机油冷却用管壳式换热器所采用的钎焊工艺主要是人工火焰钎焊,工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钎焊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放置待焊工件步骤:将待钎焊的管壳式换热器的芯子组件放置于工作台上,使得所述芯子组件的待钎焊部位位于感应线圈下方;所述芯子组件包括管板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插设于所述管板上的安装通孔内;/n放置钎料步骤:将钎料放置于所述管板的安装通孔的端部的沉孔内;/n感应加热步骤:所述感应线圈通电,对待钎焊部位进行感应加热,并使钎料熔化,从而填充管板和换热管之间的缝隙;/n振动步骤:驱动所述工作台振动,以使所述芯子组件发生机械振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钎焊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放置待焊工件步骤:将待钎焊的管壳式换热器的芯子组件放置于工作台上,使得所述芯子组件的待钎焊部位位于感应线圈下方;所述芯子组件包括管板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插设于所述管板上的安装通孔内;
放置钎料步骤:将钎料放置于所述管板的安装通孔的端部的沉孔内;
感应加热步骤:所述感应线圈通电,对待钎焊部位进行感应加热,并使钎料熔化,从而填充管板和换热管之间的缝隙;
振动步骤:驱动所述工作台振动,以使所述芯子组件发生机械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的钎焊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钎焊工艺还包括位置调整步骤,所述位置调整步骤为:
调整所述芯子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待钎焊部位,可以在感应线圈的线圈本体的正下方与相邻的线圈本体之间的线圈间隙的正下方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的钎焊工艺,其特征在于:
进行所述感应加热步骤时,同时进行所述位置调整步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的钎焊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调整步骤为旋转步骤,所述旋转步骤为:
驱动所述工作台绕与所述感应线圈端面垂直的旋转轴线转动,以使所述芯子组件绕所述旋转轴线转动,以使每一所述待钎焊部位可以在感应线圈的线圈本体的正下方与相邻的线圈本体之间的线圈间隙的正下方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的钎焊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钎焊工艺用于将低碳钢管板与紫铜换热管,或将低碳钢管板与铜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温树文张书彦张鹏姚宾叶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