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323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一种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包括车身机构和移动机构,车身机构安装在移动机构的上端,在车身机构的两侧设有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由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两部分组成,该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根升降立柱,升降立柱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与车身机构连接,通过遥控器驱动升降立柱伸缩,从而带动车身机构升降;该平移机构包括车架、助力轮、万向轮和刹车杆,升降立柱设在车架的上端,在车架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各装有一个万向轮,在万向轮的说明设有刹车杆,在车架下面的中部装有助力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方便接送病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高效率、安全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医疗用转运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医疗用转运车,主要用于医院中将卧床的病人从病床上转移到其它设备或床上。
技术介绍
在医院中,病人手术、治疗以及各项检查均需要从病床上转移到其它设备或床上,大部分医院仍采用由医护人员或家属进行抬、扶、抱的转移方法。不仅给医护人员和家属带来繁重的工作量,而且在转移的过程中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可以帮助病人进行转运的医疗转运设备。现在医院中出现一些医疗转运病床,勇于辅助医护人员进行转运病人,其中以专利号(CN201521013228)和专利号(CN200620106335)公开的最具代表性。专利号(CN201521013228)的结构简单,能够基本实现病人的转移工作,但是床板过硬,过厚,造成病人体感很差,缺乏舒适性,并且容易对手术完的病人造成伤害,需要医护人员辅助才能很好的完成转运操作过程。整个设备的移动完全依靠医护人员的推送,缺少辅助的助力装置,因此增大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降低了工作效率。专利号(CN200620106335)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采用一个电机和离合器控制床板运动和卷起病人整个过程,运动耦合性大,不能灵活操作,容易产生需要重复出板进板才能把病人送上转运车的现象,操作过程过于繁琐,并且给病人带来很不好的体感。上述两类产品的传动部分分布于车体两端,与传送板在同一平面,只做了简单外壳防护,均存在缠绕病人衣物和头发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医疗用转运车,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接送病人不方便、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效率和安全性较低的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包括车身机构和移动机构,车身机构安装在移动机构的上端,在车身机构的两侧设有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由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两部分组成,该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根升降立柱,升降立柱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与车身机构连接,通过遥控器驱动升降立柱伸缩,从而带动车身机构升降;该平移机构包括车架、助力轮、万向轮和刹车杆,升降立柱设在车架的上端,在车架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各装有一个万向轮,在万向轮的说明设有刹车杆,在车架下面的中部装有助力轮。本技术的优点是:方便接送病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高效率、安全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车身机构A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床架A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I处的放大图;图6是图4的左侧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床板A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左端(层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传动机构A3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III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中IV处的结构示意图;盖板16作用是放置机械结构外露并防止异物进入结构内部;图9中35随动轮在12滑槽内滚动可以使整个传动机构平稳运行,增加使用寿命。图12是图1中1助力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支撑架9的左侧视图。图14是异型件21的左侧视图。图15是床板接收病人时的状态。图16展示导轨34、滑块35的限位作用以及滚轮25对A1床板的支撑作用。图17展示了床头护板47上的扩音器口。图18展示了跟随功能摄像头。图19展示了除静电装置(金属线和拖链)。图20是位置传感器51的放大图。图21是床板后端(即图7中的右下长边)床板滚珠53示意图。图22是床板前端(即图7中的左上长边)床板滚珠53示意图。图23是包含上层布54的传动机构A3和床板A1的组合示意图。图24是下板24和下层布55的组合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A车身机构,A1床板,A2床架,A3传动机构,B移动机构,1助力轮,2万向轮,3刹车杆,4升降立柱,5连接法兰,6滑槽,7挡板,8滑槽连接件,9支撑架,11遮挡帘,12滑槽,13端板,14调平翻转装置,15传动轴,151第一平移齿轮,16盖板,17平移电机,18对称连接件,19卷布电机,20卷布轴,21异型件,22上板,23床板调平连接块,24下板,25、滚轮,26隔板,27轮子,28凸轮连杆,29电缸,30减震器,31助力轮连杆,32卡子,33扶手,34导轨,35滑块,36驱动线保护管,37随动轮,38车架,39支撑梁,40支撑滚轮,41螺纹连杆,42异型件滚轮,43齿轮组,431第二平移齿轮,432主动齿轮,433从动齿轮,44齿条,45卷布齿轮组,46橡胶垫,47头部护板,48尾部护板,49防静电拖链,50智能摄像头,51位置传感器,52扩音器口,53床板滚珠,54上层布,55下层布。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包括车身机构A和移动机构B,车身机构A安装在移动机构B的上端,在车身机构A的两侧设有扶手33,作用是防止病人跌落。所述的移动机构B由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两部分组成,升降功能由升降立柱4完成,升降立柱4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5与车身机构A连接,通过遥控器驱动升降立柱4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车身机构A升降,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床位;平移机构包括车架38、助力轮1、万向轮2和刹车杆3,三根升降立柱4设在车架38的上端,在车架38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各装有一个万向轮2,在车架38下面的中部装有助力轮1。在所述的移动机构B的下面连接有防静电拖链49。参见图3-图9,本技术的车身机构A由床板A1、床架A2和传动机构A3三部分组成,床板A1连接在传动机构A3的上面,并随着传动机构A3在床架A2内横向移动。参见图4-图6,所述的床架A2包括滑槽6、挡板7、滑槽连接件8、支撑架9、遮挡帘11和支撑梁39,支撑架9和支撑梁39构成矩形的框架主体,在框架主体的两端各通过滑槽连接件8连接有滑槽6,两端的滑槽6的凹槽相对设置,在每一滑槽6下侧设有齿条44;在该滑槽6的上面和下面分别设有支撑梁39和导轨34所述的传动机构A3包括端板13、调平翻转装置14、传动轴15、盖板16、卷布电机19、对称连接件18、平移电机17、卷布轴20和异型件21,在异型件21的两端各连接一端板13,该异型件21的截面为勺形结构,在该异型件21的圆形凹槽的轴线设有卷布轴20,后者的两端转动支撑在两个端板13上;在两个端板13的相对一侧分别装有卷布电机19和平移电机17,该卷布轴20的一端通过卷布齿轮组45与卷布电机19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该异型件21的圆形凹槽的口部两侧分别设有异形件滚轮42用于为卷布导向,在该异型件21的上面设有盖板16,盖板16作用是放置机械结构外露并防止异物进入结构内部。在该在两个端板13之间转动连接传动轴15,后者的一端通过齿轮组43与该平移电机1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该传动轴15的另一端装有第一平移齿轮151,后者与滑槽6内的齿条44相对应;在两个端板13的外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装有随动轮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包括车身机构(A)和移动机构(B),车身机构(A)安装在移动机构(B)的上端,在车身机构(A)的两侧设有扶手(3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B)由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两部分组成,该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根升降立柱(4),升降立柱(4)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5)与车身机构(A)连接,通过遥控器驱动升降立柱(4)伸缩,从而带动车身机构(A)升降;该平移机构包括车架(38)、助力轮(1)、万向轮(2)和刹车杆(3),升降立柱(4)设在车架(38)的上端,在车架(38)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各装有一个万向轮(2),在万向轮(2)的上面设有刹车杆(3),在车架(38)下面的中部装有助力轮(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包括车身机构(A)和移动机构(B),车身机构(A)安装在移动机构(B)的上端,在车身机构(A)的两侧设有扶手(3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B)由升降机构和平移机构两部分组成,该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根升降立柱(4),升降立柱(4)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5)与车身机构(A)连接,通过遥控器驱动升降立柱(4)伸缩,从而带动车身机构(A)升降;该平移机构包括车架(38)、助力轮(1)、万向轮(2)和刹车杆(3),升降立柱(4)设在车架(38)的上端,在车架(38)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各装有一个万向轮(2),在万向轮(2)的上面设有刹车杆(3),在车架(38)下面的中部装有助力轮(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疗用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身机构(A)由床板(A1)、床架(A2)和传动机构(A3)三部分组成,床板(A1)连接在传动机构(A3)的上面,并随着传动机构(A3)在床架(A2)内横向移动;所述的床架(A2)包括滑槽(6)、挡板(7)、滑槽连接件(8)、支撑架(9)、遮挡帘(11)和支撑梁(39),支撑架(9)和支撑梁(39)构成矩形的框架主体,在框架主体的两端各通过滑槽连接件(8)连接有滑槽(6),两端的滑槽(6)的凹槽相对设置,在每一滑槽(6)下侧设有齿条(44);在该滑槽(6)的上面和下面分别设有支撑梁(39)和导轨(34);所述的传动机构(A3)包括端板(13)、调平翻转装置(14)、传动轴(15)、盖板(16)、卷布电机(19)、对称连接件(18)、平移电机(17)、卷布轴(20)和异型件(21),在异型件(21)的两端各连接一端板(13),该异型件(21)的截面为勺形结构,在该异型件(21)的圆形凹槽的轴线设有卷布轴(20),后者的两端转动支撑在两个端板(13)上;在两个端板(13)的相对一侧分别装有卷布电机(19)和平移电机(17),该卷布轴(20)的一端通过卷布齿轮组(45)与卷布电机(19)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该异型件(21)的圆形凹槽的口部两侧分别设有异形件滚轮(42)用于为卷布导向,在该异型件(21)的上面设有盖板(16);在该在两个端板(13)之间转动连接传动轴(15),后者的一端通过齿轮组(43)与该平移电机(17)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该传动轴(15)的另一端装有第一平移齿轮(151),后者与滑槽(6)内的齿条(44)相对应;在两个端板(13)的外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装有随动轮(37),用于支撑传动机构(A3)在滑槽内往复移动;在两端的端板(13)上部各装有一个调平翻转装置(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宪伦丁文壮孙宇轩孙旭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安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