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转运车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转运车车架,通过对零件之间的连接处设计和结构设计,提高了车架的承载能力、整体性和美观性,便于快速组装和易损件的更换。
技术介绍
[0002]医疗转运车是将病人在床与床之间转运的医疗器具,常用于将病人从手术台、急诊室转运到病房或从救护车转运到专用医用床,或运送病人进行各项检查;现有的各种转运车车架中,零件之间的连接处接触面积小,承载能力差,且车体重量大,推运不够方便,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甚至可能对病人造成伤害。
[0003]现在的大部分医院仍采用一些普通推床,这种推床除床脚上装有万向轮外,其他结构与普通病床基本一致,在将病人转运至这种病床上时,只能依靠医护人员或家属进行抬、扶、抱的转移方法。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医护人员和家属的负担,另一方面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
[0004]在紧急情况对病人的援救还需携带呼吸机、吊瓶等器具,而现在出现在医院里的转运车大多都没有安装呼吸机架和吊瓶架,无法做到最大程度的保证病人安全。
[0005]经过检索现在医院中存在一些医疗转运车,专利号(CN201521013228) 的结构简单,能够基本实现病人的转移工作,但是载运板过硬,过厚,在载运板插入病人身体下时缺乏舒适性,甚至对病人造成挤压或推伤,需要病人的配合和医护人员辅助才能完成转运过程,因此增大了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医疗用转运车车架,以解决现有医用转运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转运车车架,包括车身机构(A)和移动机构(B),移动机构(B)安装在车身机构(A)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运车车架所用材料均为无磁性材料,能够作为核磁专用转运车;该移动机构(B)包括刹车头(118)、地脚(119)和万向轮(120),在车身机构(A)底部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各装有一个万向轮(120);所述的车身机构(A)包括车架(1)和载运板(2),所述的车架(1)包括上车架(11)和下车架(12),该载运板(2)安装在上车架(11)的上面,可相对上车架(11)做滑动;所述上车架(11)包括支撑架(103)、上侧支撑梁(104)、下侧支撑梁(105)和挡板(106),支撑架(103)为矩形的框架,在该框架内的下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多根下侧支撑梁(105)和多根上侧支撑梁(104),在相邻的上侧支撑梁(104)之间装有挡板(106);所述下车架(12)包括下车架竖梁(114)、立柱支撑座(115)、立柱(116)和立柱护板(117),两根平行的下车架竖梁(114)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一个立柱支撑座(115)相互连接,在该立柱支撑座(115)的上端各固定一立柱(116),立柱(116)的顶端与上车架(11)的底面连接,在立柱支撑座(115)的外侧设有立柱护板(1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转运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11)中的车头横梁(107)上设有呼吸机架(1081),所述上车架(11)中的回板侧竖梁(101)上设有吊瓶架(1011),保证需要用到呼吸机或输液的病人在转运途中的安全;所述呼吸机架(1081)为由空心圆管和一个承载平面焊接而成,质量轻,承重能力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转运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11)中的滑槽(113)和支撑座(109)提供对载运板(2)的支撑;滑槽(113)内安装有横向的一根圆柱形弹性棒,既能对载运板(2)提供支撑,同时可以减小与载运板(2)之间的摩擦面积;支撑座(109)上安装有竖向的一排支撑座滚珠(121),所述的支撑座滚珠(121)可随载运板(2)的移动而滚动,保证载运板(2)可以平稳的运动,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转运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03)为由回板侧竖梁(101)、出板侧竖梁(102)、车头横梁(107)、车尾横梁(10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的车头横梁(107)、车尾横梁(108)与出板侧竖梁(102)、回板侧竖梁(101)的连接处设有凹槽(1021),增大了承重面积,提高车架(1)承载能力,同时上侧支撑梁(10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便于快速组装和易损件的更换;在车头横梁(107)和车尾横梁(108)的下方设有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宪伦,刘玉欣,杨骐睿,丁俊涵,郭佳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安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