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学英专利>正文

一种铜线生产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323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线生产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铜丝备料、低温退火、铜材拉丝、再结晶退火、铜线检测和缠绕存放,使用到的铜线拉丝装置包括安装架、拉丝套件和收料套件,安装架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拉丝套件和收料套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铜线在进行拉丝作业中的以下问题:a:现有的铜线在进行拉丝作业时常将较粗的铜线进行预热后进行拉丝,在拉丝过程中因为散热原因,导致后续拉丝困难的现象发生,并导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b:现有的铜线在进行拉丝时,常因为铜线自身原因导致拉丝时发生卡料现象,进而需人工进行处理,极大的增加的人工的工作量,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线生产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线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铜线生产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铜是一种柔软的金属,因铜具有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的特点,故被广泛用于电缆、电气和电子元件方面,其中在被用于电缆铺设时常被制成铜丝作为传输电流的导体,当因电流的大小不同所需铜丝的粗细程度也各不相同,为了获得所需的铜丝常需要进行铜丝备料、低温退火、铜材拉丝、再结晶退火、铜线检测和缠绕存放等步骤,其中铜材拉丝直接影响着拉丝后铜丝的品质。现有的铜线在进行拉丝作业中常存在以下问题:a:现有的铜线在进行拉丝作业时常将较粗的铜线进行预热后进行拉丝,在拉丝过程中因为散热原因,导致后续拉丝困难的现象发生,并导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b:现有的铜线在进行拉丝时,常因为铜线自身原因导致拉丝时发生卡料现象,进而需人工进行处理,极大的增加的人工的工作量,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线生产制造工艺,其使用了一种铜线拉丝装置,可以解决上述中提到的铜线在进行拉丝作业时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铜线生产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铜丝备料:根据生产需求将所需铜线通过拖车运输至退火机旁边,并整齐码放,完成备料作业;步骤二,低温退火:将上述步骤一准备的铜线放置到退火机内部以260℃—300℃保温1小时,消除铜线的内应力,防止铜线在进行拉丝作业中发生断裂的现象;步骤三,铜材拉丝:将上述经过步骤二处理后的铜线通过铜线拉丝装置,进行铜线拉丝作业;步骤四,再结晶退火:将上述经过步骤三处理后的铜丝放置到退火机内部以550℃—650℃进行在结晶退火,从而消除铜丝的加工硬度和恢复塑性;步骤五,铜线检测:将上述经过步骤四处理后的铜线进行随机取样检查,测量铜线的的尺寸和材料特性,检查是否满足生产需求;步骤六,缠绕存放:将上述经过步骤五处理后的铜线进行缠绕处理,且将缠绕好的铜线包装起来放置到仓库中,进行存放处理,在缠绕铜线时需保证铜线没有变形刮伤的现象发生;上述步骤中使用到的铜线拉丝装置包括安装架、拉丝套件和收料套件,安装架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拉丝套件和收料套件。所述拉丝套件包括支撑柱、引导板、支撑底板、预热板、引导机构和拉丝板,支撑柱通过焊接的方式均匀的安装在安装架内壁上,支撑底板上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引导板,引导板右端设置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内壁上,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预热板,预热板右端设置有引导机构,引导机构右端设置有拉丝板,拉丝板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底板上,工作时,人工将铜线穿过引导板进入预热板,预热板对铜线进行预热,后引导机构工作牵引铜丝进入拉丝板进行拉丝作业。所述收料套件包括一号电机、转动轴、引导辊、驱动齿轮、从动齿轮、旋转轴、转轴块、收料辊和卡料块,一号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架外壁上,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均匀安装有引导辊,引导辊上设置有与拉丝后铜线相互配合使用的通槽A,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位于安装架外侧,驱动齿轮上端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旋转轴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上,旋转轴上安装有转轴块,转轴块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上,且转轴块和旋转轴连接在一起,转轴块上安装有收料辊,收料辊上为螺旋结构,且与拉丝过后的铜丝相互配合使用,收料辊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均匀安装有卡料块,工作时,人工将收料辊安装在转轴快上,后将拉丝完成后的铜丝插入至卡料快上,后一号电机开始工作,通过驱动齿轮,带动转动轴和旋转轴进行转动,从而达到收料的目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二号电机、传动转轴和牵引转盘,二号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架外壁上,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转轴,传动转轴位于安装架内侧,且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上,传动转轴上均匀设置有牵引转盘,牵引转盘的位置和卡料块相互对应。所述引导板上均匀设置有半圆形通槽B,半圆形通槽B位置和卡料块的位置相互对应,半圆形通槽B内部均匀设置有可以自由活动的球形滚珠。所述预热板内部均匀设置有通料管,通料管位置与卡料块的位置相互对应,通料管中心设置有通孔C,通孔C孔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且最小孔径处与送料铜线直径相互配合使用,通料管为三节式,通料管外侧均匀包裹有加热板,上述加热板的数量为三个,且加热板之间单独供热,加热板的供热温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加。所述拉丝板上均匀设置有拉丝孔,拉丝孔的孔径呈沙漏状,其孔径从前往后先变小,后增大,其最小孔径为目的铜丝孔径。所述转轴块包括触发杆、平推板、复位杆、偏转板、推动杆、第一夹紧块、卡料滑块和第二夹紧块,触发杆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转轴块内壁上,触发杆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平推板,平推板上抵靠有复位杆,复位杆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转轴块内壁上,平推板上下两端对称抵靠有偏转板,偏转板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转轴块内壁上,偏转板右端抵靠有推动杆,推动杆右侧设置有第一夹紧块,第一夹紧块上设置有与推动杆相互配合使用的通孔C,通孔C内部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设置有卡料滑块,第一夹紧块右端设置有第二夹紧块,第二夹紧块上设置有与卡料滑块相互配合使用的盲孔C,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通过弹簧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转轴块内壁上,且头部均与设置有自由运动的球型滚珠,工作时,收料辊带动触发杆运动,进而带动复位杆运动,和偏转板进行偏转,从而推动杆,卡住第一夹紧块,并且推动卡料滑块将第二夹紧块卡住,从而达到固定收料辊的目的。所述卡料块内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均匀设置有转动棘轮,转动棘轮下端设置有限位棘爪,限位棘爪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卡料块内壁上,且转动棘轮上均匀设置有矩形齿用于增大摩擦力。所述牵引转盘包括第一挤压柱、转动齿板、配合齿板、旋转柱和第二挤压块,第一挤压柱通过焊接的方式均匀安装在传动转轴上,第一挤压柱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转动齿板,转动齿板下端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配合齿板,配合齿板固定安装在旋转柱上,旋转柱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底板上,旋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挤压块,第一挤压柱和第二挤压块上包裹有橡胶圈,橡胶圈表面均匀设置有点状凸起,工作时,二号电机工作,带动传动转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挤压柱和转动齿板进行转动,通过齿轮啮合的作业,带动配合齿板进行转动,进而达到第一挤压柱和第二挤压柱共同工作牵引铜线运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铜线在进行拉丝作业中存在以下问题:a:现有的铜线在进行拉丝作业时常将较粗的铜线进行预热后进行拉丝,在拉丝过程中因为散热原因,导致后续拉丝困难的现象发生,并导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b:现有的铜线在进行拉丝时,常因为铜线自身原因导致拉丝时发生卡料现象,进而需人工进行处理,极大的增加的人工的工作量,浪费时间。2.本专利技术中设计了预热板,在铜线进行拉丝前,预热板对铜线进行预热作业,且预热时的温度逐渐增大,使的铜丝能够充分受热,极大的增加了铜丝的可塑型,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线生产制造工艺,其使用了一种铜线拉丝装置,该铜线拉丝装置包括安装架(1)、拉丝套件(2)和收料套件(3),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铜线拉丝装置在对铜线进行铜线拉丝作业时的具体方法如下:/n步骤一,铜丝备料:根据生产需求将所需铜线通过拖车运输至退火机旁边,并整齐码放,完成备料作业;/n步骤二,低温退火:将上述步骤一准备的铜线放置到退火机内部以260℃—300℃保温1小时,消除铜线的内应力,防止铜线在进行拉丝作业中发生断裂的现象;/n步骤三,铜材拉丝:将上述经过步骤二处理后的铜线通过铜线拉丝装置,进行铜线拉丝作业;/n步骤四,再结晶退火:将上述经过步骤三处理后的铜丝放置到退火机内部以550℃—650℃进行在结晶退火,从而消除铜丝的加工硬度和恢复塑性;/n步骤五,铜线检测:将上述经过步骤四处理后的铜线进行随机取样检查,测量铜线的的尺寸和材料特性,检查是否满足生产需求;/n步骤六,缠绕存放:将上述经过步骤五处理后的铜线进行缠绕处理,且将缠绕好的铜线包装起来放置到仓库中,进行存放处理,在缠绕铜线时需保证铜线没有变形刮伤的现象发生;/n安装架(1)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拉丝套件(2)和收料套件(3);/n所述拉丝套件(2)包括支撑柱(21)、引导板(22)、支撑底板(23)、预热板(24)、引导机构(25)和拉丝板(26),支撑柱(21)通过焊接的方式均匀的安装在安装架(1)内壁上,支撑底板(23)上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引导板(22),引导板(22)右端设置有支撑底板(23),支撑底板(23)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1)内壁上,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预热板(24),预热板(24)右端设置有引导机构(25),引导机构(25)右端设置有拉丝板(26),拉丝板(26)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底板(23)上;/n所述收料套件(3)包括一号电机、转动轴(31)、引导辊(32)、驱动齿轮(33)、从动齿轮(34)、旋转轴(35)、转轴块(36)、收料辊(37)和卡料块(38),一号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架(1)外壁上,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动轴(31),转动轴(31)上均匀安装有引导辊(32),引导辊(32)上设置有与拉丝后铜线相互配合使用的通槽A,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33),驱动齿轮(33)位于安装架(1)外侧,驱动齿轮(33)上端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从动齿轮(34),从动齿轮(34)固定安装在旋转轴(35)上,旋转轴(35)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1)上,旋转轴(35)上安装有转轴块(36),转轴块(36)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1)上,且转轴块(36)和旋转轴(35)连接在一起,转轴块(36)上安装有收料辊(37),收料辊(37)上为螺旋结构,且与拉丝过后的铜丝相互配合使用,收料辊(37)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均匀安装有卡料块(38);/n所述引导机构(25)包括二号电机、传动转轴(251)和牵引转盘(252),二号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架(1)外壁上,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转轴(251),传动转轴(251)位于安装架(1)内侧,且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1)上,传动转轴(251)上均匀设置有牵引转盘(252),牵引转盘(252)的位置和卡料块(38)相互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生产制造工艺,其使用了一种铜线拉丝装置,该铜线拉丝装置包括安装架(1)、拉丝套件(2)和收料套件(3),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铜线拉丝装置在对铜线进行铜线拉丝作业时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一,铜丝备料:根据生产需求将所需铜线通过拖车运输至退火机旁边,并整齐码放,完成备料作业;
步骤二,低温退火:将上述步骤一准备的铜线放置到退火机内部以260℃—300℃保温1小时,消除铜线的内应力,防止铜线在进行拉丝作业中发生断裂的现象;
步骤三,铜材拉丝:将上述经过步骤二处理后的铜线通过铜线拉丝装置,进行铜线拉丝作业;
步骤四,再结晶退火:将上述经过步骤三处理后的铜丝放置到退火机内部以550℃—650℃进行在结晶退火,从而消除铜丝的加工硬度和恢复塑性;
步骤五,铜线检测:将上述经过步骤四处理后的铜线进行随机取样检查,测量铜线的的尺寸和材料特性,检查是否满足生产需求;
步骤六,缠绕存放:将上述经过步骤五处理后的铜线进行缠绕处理,且将缠绕好的铜线包装起来放置到仓库中,进行存放处理,在缠绕铜线时需保证铜线没有变形刮伤的现象发生;
安装架(1)上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拉丝套件(2)和收料套件(3);
所述拉丝套件(2)包括支撑柱(21)、引导板(22)、支撑底板(23)、预热板(24)、引导机构(25)和拉丝板(26),支撑柱(21)通过焊接的方式均匀的安装在安装架(1)内壁上,支撑底板(23)上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引导板(22),引导板(22)右端设置有支撑底板(23),支撑底板(23)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1)内壁上,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预热板(24),预热板(24)右端设置有引导机构(25),引导机构(25)右端设置有拉丝板(26),拉丝板(26)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底板(23)上;
所述收料套件(3)包括一号电机、转动轴(31)、引导辊(32)、驱动齿轮(33)、从动齿轮(34)、旋转轴(35)、转轴块(36)、收料辊(37)和卡料块(38),一号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架(1)外壁上,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动轴(31),转动轴(31)上均匀安装有引导辊(32),引导辊(32)上设置有与拉丝后铜线相互配合使用的通槽A,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33),驱动齿轮(33)位于安装架(1)外侧,驱动齿轮(33)上端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从动齿轮(34),从动齿轮(34)固定安装在旋转轴(35)上,旋转轴(35)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1)上,旋转轴(35)上安装有转轴块(36),转轴块(36)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1)上,且转轴块(36)和旋转轴(35)连接在一起,转轴块(36)上安装有收料辊(37),收料辊(37)上为螺旋结构,且与拉丝过后的铜丝相互配合使用,收料辊(37)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均匀安装有卡料块(38);
所述引导机构(25)包括二号电机、传动转轴(251)和牵引转盘(252),二号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安装架(1)外壁上,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转轴(251),传动转轴(251)位于安装架(1)内侧,且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架(1)上,传动转轴(251)上均匀设置有牵引转盘(252),牵引转盘(252)的位置和卡料块(38)相互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线生产制造工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学英陈先明
申请(专利权)人:潘学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