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可拆卸可更换光学部的人工晶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327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一种组合式可拆卸可更换光学部的人工晶体系统,通过设置外部支架和可拆卸安装在外部支架上的可更换光学部,更换光学部与外部支架之间旋接配合,从而实现仅需通过更换光学部而不需要更换整体的人工晶体达到矫正术后人工晶体屈光误差的目的,或者出于分期治疗的需要,可以先后植入外部支架和可更换光学部,从而使多次重复手术操作变得更为安全、简单、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可拆卸可更换光学部的人工晶体系统
本技术具体涉及白内障和人工晶体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可拆卸可更换光学部的人工晶体系统。
技术介绍
白内障是指由于人眼晶状体的透明性丧失而导致的一种眼睛疾病。目前对于这种眼病的唯一根治手段是通过手术去除混浊的晶状体并由人造人工晶体替代。拟植入的人工晶体的度数是根据术前对眼睛的生物学参数的测量,通过人工晶体计算公式计算获得。然而这种计算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导致白内障手术后存在屈光误差,影响患者的视力。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在术前存在高度近视、高度远视、有角膜屈光手术史以及术前其他因素导致无法精确测量眼睛的生物学参数的白内障患者中尤其常见。对于小于2岁的婴幼儿白内障手术后不能一期植入人工晶体,需要在2岁以后通过二期手术植入人工晶体。另外,儿童或者青少年的白内障术后,由于眼球一直处于发育中,导致手术后的屈光度数处于变化的不稳定状态,需要通过其他屈光矫正手段或者更换人工晶体加以纠正。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晶体植入的最佳位置是晶状体的囊袋中,然而白内障术后囊袋极易发生纤维化粘连,给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或者更换人工晶体带来极大的困难,容易造成二次手术损伤并导致囊袋破裂等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如果设计一种组合式可拆卸可更换光学部的人工晶体即可完美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将可折叠的人工晶体支架(载体)通过推注器通过较小的手术切口永久植入囊袋中,二期手术可以将可折叠的光学部通过手术切口推注植入眼内并与支架组装锁定;或在术后发现存在严重屈光误差时,将光学部解锁并卸载通过较小的手术切口取出,再植入更换的光学部进行重新组装。多次重复手术通过较小的手术切口即可完成,不会对囊袋和眼内其他组织造成额外的损伤,并且由于永久支架的稳定性可确保组装人工晶体的位置保持恒定的正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可拆卸可更换光学部的人工晶体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可拆卸可更换光学部的人工晶体系统,包括外部支架和可安装在外部支架上的可更换光学部,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可拆卸安装在外部支架上。所述的外部支架的中间设有镂空的安装部,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内。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与外部支架之间旋接配合。所述的外部支架的安装部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限位齿,两两相邻的所述的限位齿之间形成有卡槽,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的周侧设有若干与卡槽适配的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卡接在卡槽内且与限位齿限位配合。所述的安装部的限位齿的侧面设有开口槽,所述的开口槽为开口逐渐变小的楔形槽,所述的限位块为楔形块,所述的限位块旋接在开口槽内与限位齿限位配合。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上还设有用于可更换光学部安装拆卸和调位的光学部调位孔。所述的光学部调位孔为贯穿可更换光学部的两个圆孔,两个所述的圆孔对称设置在可更换光学部的两端。所述的外部支架和可更换光学部均采用相同材质制成。所述的外部支架和可更换光学部均采用柔性光学材料制成,可以折叠装载在相应的推注装置中进行植入。所述的外部支架的周侧还设有4个对称设置的凸起部分,形成外部支架的脚襻,将外部支架固定于晶体的囊袋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可拆卸可更换光学部的人工晶体系统,通过设置外部支架和可拆卸安装在外部支架上的可更换光学部,更换光学部与外部支架之间旋接配合,从而实现仅需通过更换光学部而不需要更换整体的人工晶体达到矫正术后人工晶体屈光误差的目的,或者出于分期治疗的需要,可以先后植入人工晶体支架和可更换光学部,从而使多次重复手术操作变得更为安全、简单、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更换光学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部支架和可更换光学部装配示意图。图中1-外部支架,2-可更换光学部,3-安装部,11-脚襻,21-限位块,22-光学部调位孔,31-限位齿,32-卡槽,33-开口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组合式可拆卸可更换光学部的人工晶体系统,包括外部支架1和可安装在外部支架1上的可更换光学部2,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2可拆卸安装在外部支架1上。所述的外部支架1的中间设有镂空的安装部3,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2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3内。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2与外部支架1之间旋接配合。所述的外部支架1的安装部3的侧壁上设有三个限位齿31,两两相邻的所述的限位齿31之间形成有三个卡槽32,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2的周侧设有三个与卡槽32适配的限位块21,所述的限位块21卡接在卡槽32内且与限位齿31限位配合。所述的安装部3的限位齿31的侧面设有开口槽33,所述的开口槽为开口逐渐变小的楔形槽,即越往里面越狭窄,可以锁紧21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为楔形块,侧面也设计成楔形,所述的限位块21旋接在开口槽33内与限位齿31限位配合。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2上还设有用于可更换光学部2安装拆卸和调位的光学部调位孔22。所述的光学部调位孔22为两个圆孔,两个所述的圆孔对称设置在可更换光学部2上,并贯穿可更换光学部2。更换时,采用专用调位器械通过光学部调位孔22固定和操纵可更换光学部2,将限位块21于三个卡槽32对齐放入可更换光学部2,然后转动可更换光学部2使限位块21插入限位齿31的侧面设有开口槽33内,即完成人工晶体系统的可更换光学部2的更换。本技术通过设置外部支架和可拆卸安装在外部支架上的可更换光学部,更换光学部与外部支架之间旋接配合,从而实现仅需通过更换光学部而不需要更换整体的人工晶体达到矫正术后人工晶体屈光误差的目的,或者出于分期治疗的需要,可以先后植入人工晶体支架和可更换光学部,从而使多次重复手术操作变得更为安全、简单、便捷。所述的外部支架1和可更换光学部2均采用相同材质制成。所述的外部支架1和可更换光学部2均采用柔性光学材料制成,可以折叠装载在相应的推注装置中进行植入。所述的外部支架1的周侧还设有4个对称设置的脚襻11,在眼内展开用以支撑外部支架1,将外部支架1对称地固定于晶体的囊袋中。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可拆卸可更换光学部的人工晶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支架(1)和可安装在外部支架(1)上的可更换光学部(2),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2)可拆卸安装在外部支架(1)上,所述的外部支架(1)的中间设有镂空的安装部(3),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2)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3)内,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2)与外部支架(1)之间旋接配合,所述的外部支架(1)的安装部(3)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限位齿(31),两两相邻的所述的限位齿(31)之间形成有卡槽(32),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2)的周侧设有若干与卡槽(32)适配的限位块(21),所述的限位块(21)卡接在卡槽(32)内且与限位齿(31)限位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可拆卸可更换光学部的人工晶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支架(1)和可安装在外部支架(1)上的可更换光学部(2),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2)可拆卸安装在外部支架(1)上,所述的外部支架(1)的中间设有镂空的安装部(3),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2)可拆卸安装在安装部(3)内,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2)与外部支架(1)之间旋接配合,所述的外部支架(1)的安装部(3)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限位齿(31),两两相邻的所述的限位齿(31)之间形成有卡槽(32),所述的可更换光学部(2)的周侧设有若干与卡槽(32)适配的限位块(21),所述的限位块(21)卡接在卡槽(32)内且与限位齿(31)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可拆卸可更换光学部的人工晶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部(3)的限位齿(31)的侧面设有开口槽(33),所述的开口槽(33)为开口逐渐变小的楔形槽,所述的限位块(21)为楔形块,所述的限位块(21)旋接在开口槽(33)内与限位齿(31)限位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鼎吴文灿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