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床位升降工具,包括:手柄、安装在手柄中的收缩件、与收缩件对应的压环、及连接手柄的螺钉件;手柄包括圆筒及连接圆筒外侧的摆杆;圆筒的一开口侧为面侧,圆筒的另一开口侧为底侧;圆筒的底侧开口相对圆筒的面侧开口收窄;圆筒的面侧设有若干螺孔,螺孔环绕圆筒的面侧的开口设置;压环与圆筒的面侧相对设置;收缩件包括设置在圆筒与压环之间的承推板及连接承推板的卡套;卡套容置在圆筒的内腔中;收缩件上设有沿承推板及卡套延伸的缺口,压环上设有与螺孔对应的通孔,螺钉件依次穿设在通孔及螺孔中;通过收缩件对电机转轴产生夹紧,转动摆杆,即可方便地驱动电机转轴转动,带动CT床位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T床位升降工具
本技术涉及CT设备维护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CT床位升降工具。
技术介绍
CT探测设备上一般设置有相应的床位,以让病人躺下接受CT检测。为适应不同体型的病人或不同的检测部位,CT床位需要具备升降功能,且CT床位一般使用直流电机结合螺杆的方式来传动,使CT床位能上升下降;CT探测设备只有在CT床位升到特定的位置才能拆装直流电机或螺杆,但是当电机或电机驱动器出现故障后,CT床位就很难自动升降。为在故障情况下实现CT床位的升降,且由于电机转轴呈圆柱形,技术维护人员需要利用钳具通过手掌握力夹持电机转轴,该操作方式对技术人员的体力消耗较大,且无法有效实现电机转轴的转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床升到可以更换电机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方便驱动CT设备上的电机的转轴转动的CT床位升降工具。一种CT床位升降工具,包括:手柄、安装在所述手柄中的收缩件、与所述收缩件对应的压环、及连接所述手柄的螺钉件;所述手柄包括圆筒及连接所述圆筒外侧的摆杆;所述圆筒的一开口侧为面侧,所述圆筒的另一开口侧为底侧;所述圆筒的底侧开口相对所述圆筒的面侧开口收窄;所述圆筒的面侧设有若干螺孔,所述螺孔环绕所述圆筒的面侧的开口设置;所述压环与所述圆筒的面侧相对设置;所述收缩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筒与所述压环之间的承推板及连接所述承推板的卡套;所述卡套容置在所述圆筒的内腔中;所述收缩件上设有沿所述承推板及所述卡套延伸的缺口,所述压环上设有与所述螺孔对应的通孔,所述螺钉件依次穿设在所述通孔及所述螺孔中。上述CT床位升降工具,通过预先将电机的转轴穿入卡套的内侧,且由于圆筒的底侧开口相对圆筒的面侧开口收窄,使圆筒的内壁面呈锥形,又收缩件上设有缺口,在收紧螺钉件时,压环对承推板产生推挤,令卡套收缩进圆筒的内腔,收缩件发生变形收窄,缺口上的间隙减少,从而通过收缩件对电机转轴产生夹紧,转动摆杆,即可方便地驱动电机转轴转动,带动CT床位升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推板呈环形设置;所述承推板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导孔,所述导孔均匀设置在所述承推板上;所述导孔沿以所述圆筒中轴为中心的圆弧延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推板与所述圆筒相对的一侧的外边缘设有倒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套的外侧面相对所述圆筒的中轴倾斜设置,且与所述圆筒的内壁面对应;所述卡套的内侧面相对所述圆筒的中轴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杆在平行所述圆筒中轴的侧面上设有纵向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杆在垂直所述圆筒中轴的侧面上分布有若干圆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筒与所述摆杆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杆上远离所述圆筒的一侧设有若干防滑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所述摆杆远离圆筒的一侧的摇动组件;所述摇动组件包括连接所述摆杆的支柱及转动套设在所述支柱上的杆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杆远离所述圆筒的一侧设有沉孔;所述支柱包括转轴部及连接所述转接转轴部的螺柱部;所述沉孔的内径与所述转轴部的直径大小对应,所述转轴部局部容置在所述沉孔中,所述杆套套设在所述转轴部上;所述摇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螺柱部上的锁紧螺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CT床位升降工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CT床位升降工具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CT床位升降工具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CT床位升降工具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CT床位升降工具100,用于带动CT探测设备上的床位升降电机的转轴转动。该CT床位升降工具100包括手柄20、安装在手柄20中的收缩件30、与收缩件30对应的压环40、及连接手柄20的螺钉件50;手柄20包括圆筒21及连接圆筒21外侧的摆杆22;圆筒21的一开口侧为面侧211,圆筒21的另一开口侧为底侧212;圆筒21的底侧212开口相对圆筒21的面侧211开口收窄;圆筒21的面侧211设有若干螺孔213,螺孔213环绕圆筒21的面侧211的开口设置;压环40与圆筒21的面侧211相对设置;收缩件30包括设置在圆筒21与压环40之间的承推板31及连接承推板31的卡套32;卡套32容置在圆筒21的内腔中;收缩件30上设有沿承推板31及卡套32延伸的缺口33,压环40上设有与螺孔213对应的通孔41,螺钉件50依次穿设在通孔41及螺孔213中。通过预先将电机的转轴穿入卡套32的内侧,且由于圆筒21的底侧212开口相对圆筒21的面侧211开口收窄,使圆筒21的内壁面呈锥形,又收缩件30上设有缺口33,在收紧螺钉件50时,压环40对承推板31产生推挤,令卡套32收缩进圆筒21的内腔,收缩件30发生变形收窄,缺口33上的间隙减少,从而通过收缩件30对电机转轴产生夹紧,转动摆杆22,即可方便地驱动电机转轴转动,带动CT床位升降。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使卡套32均匀地收缩进圆筒21,承推板31呈环形设置;承推板31上设有与通孔41对应的导孔311,导孔311均匀设置在承推板31上;导孔311沿以圆筒21中轴为中心的圆弧延伸;从而在收缩件30向中心收挤的过程中,承推板31保持相对螺钉件50或压环40的活动性,令承推板31及卡套32均匀地向中心收缩并收入到圆筒21中,良好地贴合到电机转轴上。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在CT床位调整完成后,方便将CT床位升降工具100从电机转轴上拆卸,承推板31与圆筒21相对的一侧的外边缘设有倒角312;在完成电机转轴的转动后,先卸下螺钉件50及压环40;由于之前的挤压令卡套32卡紧在圆筒21内,导致圆筒21与卡套32之间难以分离,扁状工件在承推板31的倒角312的引导作用下插入承推板31与圆筒21之间的缝隙,从而实现圆筒21与收缩件30之间的分离。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提高卡套32内侧与电机转轴之间的接触面积,卡套32的外侧面相对圆筒21的中轴倾斜设置,且与圆筒21的内壁面对应;卡套32的内侧面相对圆筒21的中轴平行。从而提高卡套32内侧与电机转轴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因卡套32的局部磨损而导致CT床位升降工具100相对电机转轴打滑。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在保证手柄20机械强度的前提下降低手柄20的重量,摆杆22在平行圆筒21中轴的侧面上设有纵向槽221,从而可提高CT床位升降工具100的便携性。请参阅图2及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床位升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安装在所述手柄中的收缩件、与所述收缩件对应的压环、及连接所述手柄的螺钉件;所述手柄包括圆筒及连接所述圆筒外侧的摆杆;所述圆筒的一开口侧为面侧,所述圆筒的另一开口侧为底侧;所述圆筒的底侧开口相对所述圆筒的面侧开口收窄;所述圆筒的面侧设有若干螺孔,所述螺孔环绕所述圆筒的面侧的开口设置;所述压环与所述圆筒的面侧相对设置;所述收缩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筒与所述压环之间的承推板及连接所述承推板的卡套;所述卡套容置在所述圆筒的内腔中;所述收缩件上设有沿所述承推板及所述卡套延伸的缺口,所述压环上设有与所述螺孔对应的通孔,所述螺钉件依次穿设在所述通孔及所述螺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床位升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安装在所述手柄中的收缩件、与所述收缩件对应的压环、及连接所述手柄的螺钉件;所述手柄包括圆筒及连接所述圆筒外侧的摆杆;所述圆筒的一开口侧为面侧,所述圆筒的另一开口侧为底侧;所述圆筒的底侧开口相对所述圆筒的面侧开口收窄;所述圆筒的面侧设有若干螺孔,所述螺孔环绕所述圆筒的面侧的开口设置;所述压环与所述圆筒的面侧相对设置;所述收缩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筒与所述压环之间的承推板及连接所述承推板的卡套;所述卡套容置在所述圆筒的内腔中;所述收缩件上设有沿所述承推板及所述卡套延伸的缺口,所述压环上设有与所述螺孔对应的通孔,所述螺钉件依次穿设在所述通孔及所述螺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床位升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推板呈环形设置;所述承推板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导孔,所述导孔均匀设置在所述承推板上;所述导孔沿以所述圆筒中轴为中心的圆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床位升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推板与所述圆筒相对的一侧的外边缘设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床位升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的外侧面相对所述圆筒的中轴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上药桑尼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