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磁共振诊断装置及其冷却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诊断装置及其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应用十分广泛,且使用过程中不能停机,需要连续工作,工作时效在20年左右,需要利用冷却系统使其保持低温恒定,一方面用于梯度线圈的散热,另一方便减少液氦的挥发,降低成本。
2、然而,目前的核磁共振设备,对梯度线圈的散热,是在梯度线圈的表面螺旋缠绕细管,在细管内循环流动冷水,将梯度线圈产生的热量带走,但是核磁共振设备在使用时会产生振动,且振动不均,容易导致梯度线圈表面的换热管移动,甚至完全被振动影响移动到梯度线圈的一侧表面,而另一侧表面完全没有被换热管覆盖,这种情况,对梯度线圈的冷却散热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影响核磁共振设备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3、此外,核磁共振设备的使用年限一般是在20年,冷却系统中的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一般是在10年左右,且是在妥善维护的情况下,若是压缩机连续工作不停机,其寿命更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磁共振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件(38)在梯度线圈(3)的两端呈环形排布,所述换热管组件(38)中包括若干固定在梯度线圈(3)两端的管道绕块(6),换热管组件(38)中的管道绕块(6)在梯度线圈(3)的两端呈扇形分布,所述进水接头(5)和分布在换热管组件(38)中端部的管道绕块(6)连接,所述出水接头(4)和分布在换热管组件(38)中另一端的管道绕块(6)连接,所述进水接头(5)和出水接头(4)均与管道绕块(6)中的管道绕槽(10)连接,所述换热管(2)的一端与进水接头(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件(38)在梯度线圈(3)的两端呈环形排布,所述换热管组件(38)中包括若干固定在梯度线圈(3)两端的管道绕块(6),换热管组件(38)中的管道绕块(6)在梯度线圈(3)的两端呈扇形分布,所述进水接头(5)和分布在换热管组件(38)中端部的管道绕块(6)连接,所述出水接头(4)和分布在换热管组件(38)中另一端的管道绕块(6)连接,所述进水接头(5)和出水接头(4)均与管道绕块(6)中的管道绕槽(10)连接,所述换热管(2)的一端与进水接头(5)所在的管道绕块(6)中的管道绕槽(10)连接,所述换热管(2)的另一端与出水接头(4)所在的管道绕块(6)中的管道绕槽(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件(38)设置有六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绕槽(10)内转动安装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限流板(7),所述转杆(1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8),所述管道绕槽(10)内顶部固定设置有伸缩杆(13),所述伸缩杆(1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齿条(9),所述齿条(9)和限流板(7)啮合,所述梯度线圈(3)的外表面插设有测温铜杆(12),所述测温铜杆(12)的端部和伸缩杆(13)之间连接有连接管(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5)的端部和管道绕槽(10)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所述换热管(2)的端部和管道绕槽(10)之间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6.一种核磁共振冷却系统,具体应用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一种核磁共振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冷却组件(16),所述冷水冷却组件(16)分别与进水接头(5)和出水接头(4)连接,为外部冷却系统,所述冷水冷却组件(16)包括底框(20),所述底框(20)的一侧设置有储水箱(22),所述底框(20)的一侧连接有回流管(19),所述底框(20)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峰,赵曜,蒋江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上药桑尼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