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组件和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177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传感器组件和可穿戴设备,该传感器组件包括双面电路板;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双面电路板的一表面;惯性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所述惯性传感器和所述脉搏传感器均与所述双面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惯性传感器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的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双面电路板背离所述控制器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旨在提高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且不会占用智能穿戴设备较多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感器组件和可穿戴设备
本技术涉及可穿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组件和应用该传感器组件的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主打健康应用的产品渐渐广泛于社会出现。而集成电路技术和微芯片制造的技术进步,更使得譬如智能穿戴设备等层出不穷。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智能穿戴设备功能较为单一,功能丰富的智能穿戴设备由于其电路密度和电路性能的增加,导致智能穿戴设备的面积较大。用户们却越来越倾向于面积更小、功能更多的产品。因此急需一种能提高智能穿戴设备功能,并且不会占用智能穿戴设备较多面积的装置。上述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为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旨在提高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且不会占用智能穿戴设备较多面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传感器组件,包括:双面电路板;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双面电路板的一表面;惯性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所述惯性传感器和所述脉搏传感器均与所述双面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惯性传感器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的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双面电路板背离所述控制器的表面。可选地,所述脉搏传感器包括光源和光感测器,所述光感测器用于接收所述光源出射于传感器组件后的反射光,所述光源和所述光感测器均与所述双面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双面电路板还设有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光感测器之间,并用于防止光源的出射光直接进入光感测器。可选地,所述光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光源沿所述光感测器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双面电路板连接,所述光感测器与每一所述光源之间,均设有用于防止光源的出射光直接进入光感测器的第一挡墙。可选地,所述双面电路板还设有第二挡墙,所述第二挡墙位于所述光源背离所述光感测器的一侧。可选地,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透光镜,所述透光镜设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光感测器背离所述双面电路板的一侧,所述透光镜与所述双面电路板之间形成有容置所述脉搏传感器的容置空间。可选地,所述第一挡墙的宽度自所述双面电路板至所述透光镜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或,所述第二挡墙的宽度自所述双面电路板至所述透光镜的方向逐渐减小。可选地,所述第一挡墙和所述第二挡墙朝向所述光源的表面设置有反光膜。可选地,所述惯性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均设于所述双面电路板的同一表面。可选地,所述传感器组件还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于所述控制器背离所述双面电路板的一侧,并覆盖所述双面电路板。可选地,双面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所述电路板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凹陷形成第一沉台,所述第二安装面凹陷形成第二沉台,所述第一沉台用于安装所述控制器和/或所述惯性传感器,所述第二沉台用于安装所述脉搏传感器。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传感器组件,该传感器组件包括:双面电路板;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双面电路板的一表面;惯性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所述惯性传感器和所述脉搏传感器均与所述双面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惯性传感器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的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双面电路板背离所述控制器的表面。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传感器组件的双面电路板的一表面设置控制器,并且在双面电路板背离所述控制器的表面设置脉搏传感器和/或心电图传感器的传感芯片,由于将通过双面电路板将用于处理信号的电子元器件与用于采集信号的电子元器件分面设置,减小了传感器组件的占用面积。并且,惯性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即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measurementunit,简称IMU)】,IMU是测量物体三轴姿态角(或角速率)以及加速度的装置,一般的,一个IMU内装有三轴的陀螺仪和三个方向的加速度计,来测量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角速度和加速度,以及脉搏传感器心电图传感器即为PPG传感器,(Photoplethysmography,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其利用光学入射,吸收,反射的原理,通过运算将光学信号进行演算,从而得到用户的脉搏、呼吸、血氧、血压等信息,因此设置惯性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可以获取较多的人体生理信息,提高了传感器组件的功能性,如此,本技术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且不会占用智能穿戴设备较多面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传感器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传感器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传感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传感器组件30脉搏传感器10双面电路板31光源11电路板本体32光感测器111第一沉台50惯性传感器112第二沉台60透光镜12第一挡墙70容置空间13第二挡墙80保护层20控制器90反光膜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传感器组件100。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技术方案提出一种传感器组件100包括双面电路板10;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双面电路板;/n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双面电路板的一表面;/n惯性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所述惯性传感器和所述脉搏传感器均与所述双面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惯性传感器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的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双面电路板背离所述控制器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面电路板;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双面电路板的一表面;
惯性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所述惯性传感器和所述脉搏传感器均与所述双面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惯性传感器与所述脉搏传感器的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双面电路板背离所述控制器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传感器包括光源和光感测器,所述光感测器用于接收所述光源出射于传感器组件后的反射光,所述光源和所述光感测器均与所述双面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双面电路板还设有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光感测器之间,并用于防止光源的出射光直接进入光感测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光源沿所述光感测器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均与所述双面电路板连接,所述光感测器与每一所述光源之间,均设有用于防止光源的出射光直接进入光感测器的第一挡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电路板还设有第二挡墙,所述第二挡墙位于所述光源背离所述光感测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透光镜,所述透光镜设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光感测器背离所述双面电路板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孟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歌尔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