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湛花专利>正文

一种局部对流装置及其工业液体物料混合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177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体物料混合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局部对流装置及其工业液体物料混合设备,一种局部对流装置,包括:混合管道;球状壳体,所述球状壳体与所述混合管道相连;混合球体,所述混合球体可绕球状壳体水平转动,所述混合球体上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贯穿混合球体的直径,所述第一通道用作液体物料混合腔;其中,当第一通道为混合状态时,第一通道水平设置,当第一通道为卸料状态时,第一通道竖直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该局部对流装置适用于少量的液体混合,不需要动用较大的混合设备来搅拌混合,在耗能以及效率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其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局部对流装置及其工业液体物料混合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物料混合
,特别地,涉及一种局部对流装置及其工业液体物料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涉及到对两种液体物料的混合。混合指用机械的或流体动力的方法,使两种或多种物料相互分散而达到一定均匀程度的单元操作。在现有技术中,当涉及到对两种物料的混合时,通过配比计算每部分物料的比例,然后输送到混合釜内进行混合。当需要少量混合物时采用的同样也是这种方式,此时需要偌大的混合釜用于混合很少量的液体物料时则会显得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局部对流装置及其工业液体物料混合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局部对流装置,包括:混合管道;球状壳体,所述球状壳体与所述混合管道相连;混合球体,所述混合球体可绕球状壳体水平转动,所述混合球体上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贯穿混合球体的直径,所述第一通道用作液体物料混合腔;其中,当第一通道为混合状态时,第一通道水平设置,当第一通道为卸料状态时,第一通道竖直设置;所述混合球体上还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用于连通第一通道与混合管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垂直设置;以及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贯穿所述球状壳体以及混合球体向外延伸设置,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球状壳体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球状壳体两侧均设置有凸起部,混合球体通过与凸起部转动连接的第一水平转轴与位于凸起部外侧的驱动件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当所述第一通道水平设置时,所述第二通道位于第一通道上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业液体物料混合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局部对流装置;以及成品箱,所述局部对流装置与成品箱相连通,用于容纳均匀混合后的液体物料;第一供料系统,所述第一供料系统用于向局部对流装置内通入第一种液体物料;第二供料系统,所述第二供料系统用于向局部对流装置内通入第二种液体物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供料系统包括第一储液箱,第一储液箱通过第一软管与局部对流装置相连通,且第一软管上布置有第一泵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供料系统包括第二储液箱,第二储液箱通过第二软管与进料管相连接,且第二软管上布置有第二泵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混合管道下部设置有第二水平转轴,第二水平转轴上均匀安装有多个叶片,多个叶片呈圆周状布置在第二水平转轴上;所述叶片一侧的第二水平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下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下侧固定连接有竖直转轴,竖直转轴与安装在混合管道内侧壁上水平板相连接;所述水平板下方的混合管道内固定连接有导向锥筒,导向锥筒内壁安装有分割板,所述分隔板中间处下侧固定连接有扰流套筒,所述竖直转轴穿过扰流套筒向下延伸;所述竖直转轴位于扰流套筒内的部分段以及扰流套筒内侧壁上均布置有扰流凸起;所述扰流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有扰流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水平转轴上方的混合管道上安装有导流斗,所述导流斗的出口位于叶片上方,且偏向第二水平转轴一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扰流体包括圆台体,所述圆台体的小端朝上设置,在圆台体的内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倾斜设置的用于供工业液体流动的液体通道,所述圆台体的底端安装有撞击挡板,所述撞击挡板安装在所述液体通道底部开口处侧,且所述撞击挡板呈圆弧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圆台体的顶部罩设有围挡。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在进行液体物料添加时,此时第一通道呈水平设置,而第二通道为竖直朝上设置,其中一种液体物料通过第二通道加入到第一通道内部;而另外一种物料通过进料管也被加入到第一通道内部,两种物料在第一通道内部形成对流相互撞击,在第一通道内部进行混合;混合结束后,使混合球体旋转90度,则此时第一通道为竖直设置,第一通道内混合好的液体物料则可以顺着混合管道被完全排出;该局部对流装置适用于少量的液体混合,不需要动用较大的混合设备来搅拌混合,在耗能以及效率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其可以得到广泛应用。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局部对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局部对流装置卸料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业液体物料混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的B-B向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扰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局部对流装置,包括:混合管道101;球状壳体102,所述球状壳体102与所述混合管道101相连;混合球体103,所述混合球体103可绕球状壳体102水平转动,所述混合球体103上开设有第一通道104,第一通道104贯穿混合球体103的直径,所述第一通道104用作液体物料混合腔;其中,当第一通道104为混合状态时,第一通道104水平设置,当第一通道104为卸料状态时,第一通道104竖直设置;所述混合球体103上还开设有第二通道105,所述第二通道105用于连通第一通道1014与混合管道101,第二通道105与第一通道104垂直设置;以及进料管106,所述进料管106贯穿所述球状壳体102以及混合球体103向外延伸设置,且所述进料管106与所述球状壳体102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液体物料添加时,此时第一通道104呈水平设置,而第二通道105为竖直朝上设置,其中一种液体物料通过第二通道105加入到第一通道104内部;而另外一种物料通过进料管106也被加入到第一通道104内部,两种物料在第一通道104内部形成对流相互撞击,在第一通道104内部进行混合;混合结束后,使混合球体103旋转90度,则此时第一通道104为竖直设置,第一通道104内混合好的液体物料则可以顺着混合管道101被完全排出;该局部对流装置1适用于少量的液体混合,不需要动用较大的混合设备来搅拌混合,在耗能以及效率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其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通道104作为混合腔来对液体物料进行混合,其由于所处空间较小,在两种液体物料对流后可以形成最佳的混合效果,其机动性更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球状壳体102两侧均设置有凸起部107,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局部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混合管道;/n球状壳体,所述球状壳体与所述混合管道相连;/n混合球体,所述混合球体可绕球状壳体水平转动,所述混合球体上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贯穿混合球体的直径,所述第一通道用作液体物料混合腔;其中,当第一通道为混合状态时,第一通道水平设置,当第一通道为卸料状态时,第一通道竖直设置;/n所述混合球体上还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用于连通第一通道与混合管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垂直设置;以及/n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贯穿所述球状壳体以及混合球体向外延伸设置,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球状壳体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管道;
球状壳体,所述球状壳体与所述混合管道相连;
混合球体,所述混合球体可绕球状壳体水平转动,所述混合球体上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贯穿混合球体的直径,所述第一通道用作液体物料混合腔;其中,当第一通道为混合状态时,第一通道水平设置,当第一通道为卸料状态时,第一通道竖直设置;
所述混合球体上还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用于连通第一通道与混合管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垂直设置;以及
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贯穿所述球状壳体以及混合球体向外延伸设置,且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球状壳体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壳体两侧均设置有凸起部,混合球体通过与凸起部转动连接的第一水平转轴与位于凸起部外侧的驱动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通道水平设置时,所述第二通道位于第一通道上方。


4.一种工业液体物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局部对流装置;以及
成品箱,所述局部对流装置与成品箱相连通,用于容纳均匀混合后的液体物料;
第一供料系统,所述第一供料系统用于向局部对流装置内通入第一种液体物料;
第二供料系统,所述第二供料系统用于向局部对流装置内通入第二种液体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液体物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料系统包括第一储液箱,第一储液箱通过第一软管与局部对流装置相连通,且第一软管上布置有第一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湛花
申请(专利权)人:宋湛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