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旋转式烟道喷雾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3170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电厂旋转式烟道喷雾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包括脱硫吸收塔,脱硫吸收塔的底部设有脱硫吸收塔氧化浆液池,脱硫吸收塔的侧壁上设有进烟口,进烟口连接有吸收塔入口烟道,吸收塔入口烟道及脱硫吸收塔的内部布置有若干机械高效雾化喷嘴,机械高效雾化喷嘴通过喷雾浆液循环泵与脱硫吸收塔氧化浆液池连接,吸收塔入口烟道底部设有烟道冲洗系统,吸收塔入口烟道进烟口上方设有侧向旋转雾化喷淋层,侧向旋转雾化喷淋层上方布设有垂直雾化喷淋层,垂直雾化喷淋层上部设有离心式高效除尘除雾器,喷雾浆液循环泵连接有用于输送石灰石新鲜浆液的浆液补充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脱硫效率高,除尘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运行能耗低,系统简单,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电厂旋转式烟道喷雾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电厂烟气脱硫除尘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火电厂旋转式烟道喷雾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提再提,目前全国火电厂要求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目前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中,脱硫效率需达到99%以上,除尘效率需达到99.99%,为达到此效率,现阶段采用的方法主要抬高吸收塔,增加吸收塔喷淋层,采用单塔双循环,双塔双循环,新增吸收塔内气流均布装置,塔后新增湿式静电除尘器等改造方式,这些方式占地面积大,改造难点大,改造工程量大,投资高,改造完成后运行能耗高,系统复杂,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有鉴于上述缺陷,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缺陷进行研究创新,以期设计一种改造占用空间小、阻力小、能耗小、投资小、运行稳定、反应充分的火电厂转角式烟道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从而达到脱硫除尘系统节能降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脱硫效率,高除尘效率,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运行能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厂旋转式烟道喷雾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吸收塔(3),所述脱硫吸收塔(3)的底部设有脱硫吸收塔氧化浆液池(9),所述脱硫吸收塔(3)的侧壁上设有进烟口,所述进烟口连接有吸收塔入口烟道(4),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4)及脱硫吸收塔(3)的内部布置有若干机械高效雾化喷嘴(1),所述机械高效雾化喷嘴(1)通过喷雾浆液循环泵(5)与所述脱硫吸收塔氧化浆液池(9)连接,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4)底部设有烟道冲洗系统(2),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4)进烟口上方设有侧向旋转雾化喷淋层(6),所述侧向旋转雾化喷淋层(6)上方布设有垂直雾化喷淋层(7),所述垂直雾化喷淋层(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旋转式烟道喷雾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吸收塔(3),所述脱硫吸收塔(3)的底部设有脱硫吸收塔氧化浆液池(9),所述脱硫吸收塔(3)的侧壁上设有进烟口,所述进烟口连接有吸收塔入口烟道(4),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4)及脱硫吸收塔(3)的内部布置有若干机械高效雾化喷嘴(1),所述机械高效雾化喷嘴(1)通过喷雾浆液循环泵(5)与所述脱硫吸收塔氧化浆液池(9)连接,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4)底部设有烟道冲洗系统(2),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4)进烟口上方设有侧向旋转雾化喷淋层(6),所述侧向旋转雾化喷淋层(6)上方布设有垂直雾化喷淋层(7),所述垂直雾化喷淋层(7)上部设有离心式高效除尘除雾器(8),所述喷雾浆液循环泵(5)连接有用于输送石灰石新鲜浆液(10)的浆液补充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旋转式烟道喷雾联合塔内喷雾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4)设有两个转角,采用U型布置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洋吴春华孙英浩雷鉴琦郭思鹏李曈王文双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