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甘蔗种实时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689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甘蔗种实时补种装置,包括:蔗种检测装置;集蔗箱;安装于集蔗箱的前侧的链式补种提升机构,其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取种槽;安装于链式补种提升机构的前端的下方的储蔗槽,其进蔗口与链式补种提升机构的取种槽对应,出蔗口位于蔗种检测装置的前方且与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蔗种存放槽对应;安装于储蔗槽内的第一余量检测装置;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储蔗槽的出蔗口的下方的涡轮式储蔗耙辊,其沿周向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耙蔗槽,涡轮式储蔗耙辊转动时,能够通过耙蔗槽把储蔗槽内的蔗种逐个向下耙出;以及安装于涡轮式储蔗耙辊的前方的导流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进行实时补种,有效防止出现漏播种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甘蔗种实时补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甘蔗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甘蔗种实时补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甘蔗种植量仅次于印度和巴西,且呈现出逐年增长之势,甘蔗种植的主产区为云南和广西,其中广西省甘蔗种植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占据了全国甘蔗种植60%的份额,云南省稳居第二,占据了全国甘蔗种植18%的份额。随着国家城镇化力度的加大,一些甘蔗种植的地区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输出,人工成本急剧增加,这也给甘蔗种植经济利润的提升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急需甘蔗种植机械化的开发和推广,故现在人们也开始使用甘蔗种植机来进行甘蔗的种植。现有的甘蔗种植机上的播种器主要是通过工人往落种箱喂入蔗种,落种箱再把蔗种导入到种植沟内。在甘蔗种植的要求中,落入种植沟内的相邻两个蔗种需要有一定的间隙,而由于工人往落种箱内喂入甘蔗的速度主要依赖工人的经验,且工人容易疲劳,工人往落种箱内喂入甘蔗的速度难以保证均匀,从而容易造成漏播或播种过多的现象,导致蔗种分布不均匀,布种的不均匀会导致甘蔗生长出现有些地方密集有些地方稀疏甚至没有的现象,这样的现象给土地和蔗种带来巨大的浪费,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影响了甘蔗生产的效率。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甘蔗种实时补种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甘蔗种植机通过工人往落种箱喂入蔗种容易造成漏播或播种过多的现象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甘蔗种实时补种装置,所述甘蔗补种装置设于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上方,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上设有若干个蔗种存放槽;所述甘蔗补种装置包括:蔗种检测装置,其架设于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上方,用于检测经过其下方的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所述蔗种存放槽内的是否有蔗种;集蔗箱,其用于存放蔗种;链式补种提升机构,其安装于所述集蔗箱的前侧,该链式补种提升机构的后端位于所述集蔗箱的底部,且该链式补种提升机构自后至前向上倾斜,该链式补种提升机构上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取种槽;储蔗槽,其安装于所述链式补种提升机构的前端的下方,该储蔗槽的顶部的进蔗口与所述链式补种提升机构的所述取种槽对应设置,底部的出蔗口位于所述蔗种检测装置的前方且与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所述蔗种存放槽对应;第一余量检测装置,其安装于所述储蔗槽内,用于检测所述储蔗槽内是否还存有蔗种;涡轮式储蔗耙辊,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储蔗槽的出蔗口的下方,该涡轮式储蔗耙辊通过一耙蔗机构驱动进行转动;该涡轮式储蔗耙辊沿周向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耙蔗槽,该涡轮式储蔗耙辊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耙蔗槽把所述储蔗槽内的蔗种逐个向下耙出;以及导流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涡轮式储蔗耙辊的前方,用于引导所述涡轮式储蔗耙辊上的蔗种掉落至位于下方的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所述蔗种存放槽内。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蔗槽沿上下方向的横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且所述储蔗槽的宽度大于一个蔗种的直径且小于两个蔗种的直径,高度不小于两个蔗种的直径。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余量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储蔗槽的上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余量检测装置,所述第二余量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集蔗箱内,用于检测所述集蔗箱内是否还存有蔗种。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余量检测装置、所述第二余量检测装置和所述蔗种检测装置均为光电传感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夹口朝向后方的曲面板,且所述导流板的上端与所述集蔗箱的前侧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耙蔗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涡轮式储蔗耙辊的转轴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链式补种提升机构包括两个链条、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分布,且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前上方,两个所述链条左右相对分布且通过链轮绕设在两个所述转轴上,所述链式补种提升机构上的所述取种槽的左端与左侧的所述链条连接,右端与右侧的所述链条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通过一转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蔗种输送通道上设有若干个蔗种存放槽,以对蔗种进行匀速输送,从而确保往落种箱内均匀地喂入蔗种,使得布种均匀,且链式补种提升机构能够将补蔗箱的蔗种有序的排出到储蔗槽中,以使储蔗槽能够暂时储存多根蔗种,并通过蔗种检测装置检测并控制驱动涡轮式储蔗耙辊转动,向涡轮式储蔗耙辊的耙蔗槽内及时补充蔗种,使其可以完成连续补种要求,当蔗种检测装置检测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上的蔗种存放槽内无蔗种时,在这个空的蔗种存放槽移动到涡轮式储蔗耙辊与导流装置的间隙的下方时,驱动涡轮式储蔗耙辊转动一定角度,以将储蔗槽内的一根蔗种耙落到对应空缺的蔗种存放槽内,进行实时补种,以能够实现动态实时、精确连续补种的目的,避免出现漏播现象;且该补种装置能够采用分级补种的原理,分别通过链式补种提升机构、储蔗槽以及涡轮式储蔗耙辊给蔗种播种输送通道补充蔗种,避免出现漏补现象。2.本技术的储蔗槽沿上下方向的横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且储蔗槽的宽度大于一个蔗种的直径且小于两个蔗种的直径,高度不小于两个蔗种的直径,以使储蔗槽内的蔗种从下往上依次排序,便于涡轮式储蔗耙辊将储蔗槽内的蔗种逐个耙落,避免在补种过程中出现卡蔗和堵蔗的现象;第一余量检测装置安装于储蔗槽的上部,用于检测储蔗槽内是否还存有蔗种,以便于链式补种提升机构能够及时向储蔗槽内补充蔗种。3.本技术的补种装置还包括第二余量检测装置,第二余量检测装置安装于集蔗箱内,用于检测集蔗箱内是否还存有蔗种,以便于及时向集蔗箱内补充蔗种,避免出现漏补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甘蔗横向种植机的甘蔗种实时补种装置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甘蔗补种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提升输送链和涡轮式储蔗耙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蔗种播种输送通道,2-蔗种,3-蔗种检测装置,4-导流板,5-涡轮式储蔗耙辊,6-储蔗槽,7-链式补种提升机构,8-集蔗箱,9-第一余量检测装置,10-左支座,11-右支座,12-第一步进电机,13-第二步进电机,14-轴承座,15-耙蔗槽,16-取种槽,17-链条,18-第一转轴,19-第二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甘蔗种实时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蔗补种装置设于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上方,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上设有若干个蔗种存放槽;所述甘蔗补种装置包括:/n蔗种检测装置,其架设于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上方,用于检测经过其下方的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所述蔗种存放槽内的是否有蔗种;/n集蔗箱,其用于存放蔗种;/n链式补种提升机构,其安装于所述集蔗箱的前侧,该链式补种提升机构的后端位于所述集蔗箱的底部,且该链式补种提升机构自后至前向上倾斜,该链式补种提升机构上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取种槽;/n储蔗槽,其安装于所述链式补种提升机构的前端的下方,该储蔗槽的顶部的进蔗口与所述链式补种提升机构的所述取种槽对应设置,底部的出蔗口位于所述蔗种检测装置的前方且与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所述蔗种存放槽对应;/n第一余量检测装置,其安装于所述储蔗槽内,用于检测所述储蔗槽内是否还存有蔗种;/n涡轮式储蔗耙辊,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储蔗槽的出蔗口的下方,该涡轮式储蔗耙辊通过一耙蔗机构驱动进行转动;该涡轮式储蔗耙辊沿周向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耙蔗槽,该涡轮式储蔗耙辊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耙蔗槽把所述储蔗槽内的蔗种逐个向下耙出;以及/n导流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涡轮式储蔗耙辊的前方,用于引导所述涡轮式储蔗耙辊上的蔗种掉落至位于下方的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所述蔗种存放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的甘蔗种实时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蔗补种装置设于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上方,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上设有若干个蔗种存放槽;所述甘蔗补种装置包括:
蔗种检测装置,其架设于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上方,用于检测经过其下方的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所述蔗种存放槽内的是否有蔗种;
集蔗箱,其用于存放蔗种;
链式补种提升机构,其安装于所述集蔗箱的前侧,该链式补种提升机构的后端位于所述集蔗箱的底部,且该链式补种提升机构自后至前向上倾斜,该链式补种提升机构上等间隔地设置有若干个取种槽;
储蔗槽,其安装于所述链式补种提升机构的前端的下方,该储蔗槽的顶部的进蔗口与所述链式补种提升机构的所述取种槽对应设置,底部的出蔗口位于所述蔗种检测装置的前方且与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所述蔗种存放槽对应;
第一余量检测装置,其安装于所述储蔗槽内,用于检测所述储蔗槽内是否还存有蔗种;
涡轮式储蔗耙辊,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储蔗槽的出蔗口的下方,该涡轮式储蔗耙辊通过一耙蔗机构驱动进行转动;该涡轮式储蔗耙辊沿周向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耙蔗槽,该涡轮式储蔗耙辊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耙蔗槽把所述储蔗槽内的蔗种逐个向下耙出;以及
导流装置,其安装于所述涡轮式储蔗耙辊的前方,用于引导所述涡轮式储蔗耙辊上的蔗种掉落至位于下方的所述蔗种播种输送通道的所述蔗种存放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横向种植机的甘蔗种实时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蔗槽沿上下方向的横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且所述储蔗槽的宽度大于一个蔗种的直径且小于两个蔗种的直径,高度不小于两个蔗种的直径。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平陈保善吴飞何永玲文春明李凯华邓樟林钟家勤黄世鸿李向辉袁泓磊荣希拉莫金泉梁叶杭刘天翔玉运发张伟黄宗晓罗晓虎覃东东班成周陈远玲麻芳兰郑广平黄有总莫瀚宁封余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北部湾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