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式工业炉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44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工业炉出料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摆动式工业炉出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业炉出料装置煅烧效率低、设备磨损严重、故障率高、能耗较高等问题。包括上部与炉体连接,下部与钟罩形料仓连接的外壳,外壳内部安装有多孔状的布风板组合,定距隔板连接布风板的下端,布风板组合下方设置摆动机构,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轴及固定于其上的翼片,转动轴安装在固定于外壳的轴端支撑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保证了炉体的高煅烧效率及成品率,降低设备耗损,能耗低,故障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炉出料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摆动式工业炉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炉出料装置,特别是竖窑的出料装置一般采用托板出料机、圆盘式出料机等。托板出料机通过推拉托板出料,在出料过程中,需停止送风,该种装置虽成本低,使用简便,但是存在较多问题1、出料过程停止送风,使炉内煅烧给氧不均匀,温度不稳定,煅烧时间增长,影响了煅烧效果、降低了成品率;2、推拉的过程造成系统不密封,使煅烧产生的粉尘外泄,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同时低的密封性又加大了系统的能源消耗。而中国专利ZL01228284.7公开的一种圆盘机卸灰装置虽采取了一定的密封措施,可防止粉尘的外泄,实现了不停风出灰,但该装置主要是通过所述的圆盘和刮刀的相对运动及圆盘的转动作用出灰。出灰过程中,出料块与设备严重摩擦,产生的问题主要有1、出料块与设备的摩擦,造成成品料块受到过渡挤压,破坏了其粒度的完整性,成品料粉尘加大。2、同时对设备严重磨损,故障率高,而且出料过程中大的摩擦力要求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工业炉出料装置煅烧效率低、设备故障率高、能耗较高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摆动式工业炉出料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摆动式工业炉出料装置,包括上部与炉体连接,下部与钟罩形料仓连接的外壳,外壳内部安装有多孔状的布风板组合。外壳内设置至少一组布风板组合,相邻组合的布风板上端固定连接。布风板组合下端固定有定距隔板,定距隔板数量至少为两个,各定距隔板相互间隔。布风板组合下方设置摆动机构,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轴及固定于其上的翼片,翼片沿转动轴圆周方向均布固定。翼片为三块,相邻翼片的夹角为120°。转动轴安装在固定于外壳的轴端支撑上,转动轴轴端设置连杆。填料函结构的轴端支撑外设调节螺栓固定的填料压盖,填料函内装有自润滑轴承及填料。调节螺栓可以调节填料的间隙。转动轴中部设置至少一组中间支撑,中间支撑上部固定有支撑盖,两侧设环形挡板。中间支撑固定于工字钢上。中间支撑的设置防止转动轴发生挠曲变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定距隔板的尺寸和数量可根据煅烧材料的要求而定,不同尺寸的定距隔板在布风板上的焊接位置不同。定距隔板的设置可以保持布风板的平面度不被破坏,也就是可以防止布风板由于料块的挤压发生变形。布风板下端与离其最近的翼片上端的距离决定出料块的大小。反之,也就是根据出料块粒径需要的大小,取布风板下端与离其最近的翼片上端的最小距离小于1.5倍的出料块粒径,布风板下端与离其最近的翼片上端的最大距离大于2倍的出料块粒径,进而定出转动轴的安装位置。当煅烧完成后,旋转转动轴,带动翼片旋转,使布风板下端与离其最近的翼片上端的距离达到两倍或两倍以上出料块粒径的大小的时候,煅烧后的成品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便自动排出。当设定规格粒径的成品料排完后,继续旋转转动轴,使布风板下端与离其最近的翼片上端的距离小于1.5倍的出料块粒径,便可以结束出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摆动式出料装置与连接于其上的炉体,连接于其下的钟罩形料仓形成全封闭结构,在整个出料过程中,连接于钟罩形料仓上的送风口的送风装置可连续不停止其为系统的送风工作,从而不影响炉体内的全压和供氧,燃烧效率高,节约能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炉体、摆动式出料装置、钟罩形料仓形成的全密闭结构,使出料时送风工作不需停止,进而给氧均匀、温度稳定,提高了炉体的煅烧效率,保证了煅烧的成品率;2、摆动式结构,极大地降低了能耗,经过试验证明,以每天煅烧量为60吨的工业炉为例,国内一般的出料装置需要配备80Kw的电机,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出料装置配备2.2kW的电机或者人工操作即可;3、出料速度可调,有效调整料面均匀,进而提高了煅烧效率;4、避免了对成品料块的过渡挤压,保证了其粒度的完整性,同时降低了对设备的磨损,故障率低。附图说明图1为摆动式工业炉出料装置结构示意2为图1的俯视3为图1的A-A剖视中1、圆钢,2、布风板,3、定距隔板,4、转动轴,5、外壳,6、轴端支撑,7、自润滑轴承,8、连杆,9、填料压盖,10、中间支撑,11、工字钢,12、中间支撑盖,13、填料,14、调节螺栓,15、翼片,16、环形挡板,17、套筒,18、炉体,19、进风口,20、钟罩形料仓,21、杠杆,22、料锥。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限制。摆动式工业炉出料装置,包括上部与炉体18连接,下部与钟罩形料仓20连接的外壳5,外壳5内部安装有多孔状的布风板2组合,定距隔板3连接布风板2的下端。外壳5内设置至少一组布风板2组合,布风板2组合横截面为倒梯形,相邻组合的布风板2上端用圆钢1焊接固定连接。定距隔板3数量至少为两个,各定距隔板3相互间隔。圆钢1和布风板2焊接在外壳5上。定距隔板3下方设置摆动机构,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轴4及固定于其上的翼片15,翼片15沿转动轴4圆周方向均布固定。翼片15数量为三块,相邻翼片15的夹角为120°。布风板2下端与离其最近的翼片15上端的最小距离小于1.5倍的出料块粒径,布风板2下端与离其最近的翼片15上端的最大距离大于2倍的出料块粒径。转动轴4安装在固定于外壳5的轴端支撑上,连杆设置于转动轴4轴端。填料函结构的轴端支撑6外设调节螺栓14固定的填料压盖9,填料函内装有自润滑轴承7及填料13,调节螺栓14同时可以调节填料13的间隙。转动轴4中部设置至少一组中间支撑10,中间支撑10上部固定有支撑盖12,两侧设环形挡板16。中间支撑10固定于工字钢11上。当煅烧完成后,需排出成品料块时,连杆8外套套筒17,转动套筒17,带动转动轴4及翼片15旋转,当布风板2下端与离其最近的翼片15上端的距离达到两倍或两倍以上出料块的大小的时候,煅烧后的成品料便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排出。成品料排出完成后,继续旋转转动轴4,当布风板2下端与离其最近的翼片15上端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一点五倍成品料块粒径大小时,停止出料。转动轴4的驱动也可使用电动装置,各摆动机构可单独转动,也可设连动机构整体同步转动。成品料经摆动机构排出进入钟罩形料仓20后,提升杠杆21,进而放低料锥22,将成品料送出工业炉系统。整个工作过程,摆动式出料装置与连接于其上的炉体18,连接于其下的钟罩形料仓20形成全封闭结构,在整个出料过程中,连接于送风口19的送风装置可连续不停止其为系统的送风工作。本专利技术既可用于工业炉块状料的排出,也可用于工业炉燃料渣的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摆动式工业炉出料装置,包括上部与炉体(18)连接,下部与钟罩形料仓(20)连接的外壳(5),其特征在于外壳(5)内部安装有多孔状的布风板(2)组合,布风板(2)组合下方设置摆动机构,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轴(4)及固定于其上的翼片(15),转动轴(4)安装在固定于外壳(5)的轴端支撑(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工业炉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5)内设置至少一组布风板(2)组合,相邻组合的布风板(2)上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工业炉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布风板(2)组合下端固定有定距隔板(3),数量至少为两个,各定距隔板(3)相互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工业炉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翼片(15)沿转动轴(4)圆周方向均布固定。5.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摆动式工业炉出料装置,包括上部与炉体(18)连接,下部与钟罩形料仓(20)连接的外壳(5),其特征在于外壳(5)内部安装有多孔状的布风板(2)组合,布风板(2)组合下方设置摆动机构,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轴(4)及固定于其上的翼片(15),转动轴(4)安装在固定于外壳(5)的轴端支撑(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锁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鑫海源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