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438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其与PCB板连接,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对应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水平开设第一锁固孔和第二锁固孔,所述第二侧面上水平开设第一焊脚和第二焊脚,所述第一锁固孔与所述第一焊脚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的开设位置对应一致,所述第二锁固孔与所述第二焊脚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的开设位置对应一致,所述第一侧面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底部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两焊脚端子,具有更好站立稳定性,焊接过程中更容易保证端子与PCB板表面紧密贴合,避免漏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电气接线
,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属于PCB端子。通常PCB端子是通过焊接与PCB板连接,良好的焊接性能能够保证接线端子与PCB板可靠连接,避免降低接线端子的电连接性能。安全可靠的紧固装置能够保证外部导线与端子之间紧固连接。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一款接线端子,焊脚为一长边,与PCB焊接时站立稳点性差,易倾斜,焊接后平整度较差,同时焊接时容易漏锡。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接线端子,其与PCB板连接,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对应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水平开设第一锁固孔和第二锁固孔,所述第二侧面上水平开设第一焊脚和第二焊脚,所述第一锁固孔与所述第一焊脚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的开设位置对应一致,所述第二锁固孔与所述第二焊脚在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的开设位置对应一致,所述第一侧面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底部高度。进一步地,包括:所述第一锁固孔和第二锁固孔内侧壁均采用压铆的方式周向开设锁紧螺纹。进一步地,包括:所述第一锁固孔和第二锁固孔内侧壁均采用拉伸攻丝的方式周向开设锁紧螺纹。进一步地,包括:所述第一锁固孔和第二锁固孔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侧面的竖直对称轴两侧,所述第一焊脚和第二焊脚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二侧面的竖直对称轴两侧。进一步地,包括:所述第一侧面的底部高度与所述第二侧面的底部高度距离为所述PCB板的厚度。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本技术提供的两焊脚端子,具有更好站立稳定性,焊接过程中更容易保证端子与PCB板表面紧密贴合,避免漏锡;(2)两焊脚端子具有更多的焊接面,更好的保证端子与PCB板可靠接触,从而保证能通过足够的电流;(3)本技术接线端子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接线端子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接线端子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接线端子焊接面与常规端子焊接面对比示意图,其中常规端子焊接面为图3a,本实施例的焊接面为图3b;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接线端子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接线端子分割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接线端子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此指出以下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内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内容作出一些简单的替换或调整,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1,端子本体1外形呈U型,端子本体选用2mm黄铜合金,通过钣金折弯工艺加工而成。黄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导电性,但是焊接性能较差,可在黄铜合金表面镀锡提高端子焊接性能。折弯后端子本体呈U型状,其中U型一面留有焊脚,另一面留用锁固孔,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侧面12上水平开设第一焊脚121和第二焊脚122,通过两个焊脚将接线端子焊接至PCB板上,焊脚截面为矩形,焊接面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尺寸,以配合电路系统要求;第一侧面11上水平开设第一锁固孔111和第二锁固孔112,锁固孔用于提供螺纹供外部导线通过螺钉锁紧到接线端子上,锁固孔具有锁紧螺纹,外部连接线可通过螺钉紧固件固定到接线端子,实现电路导通。第一锁固孔111与所述第一焊脚121在所述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上的开设位置对应一致,所述第二锁固孔112与所述第二焊脚(122)在所述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上的开设位置对应一致,且所述第一锁固孔111和第二锁固孔112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侧面11的竖直对称轴两侧,所述第一焊脚121和第二焊脚122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二侧面12的竖直对称轴两侧,端子焊脚及锁固孔采用对称分布,实现通用性设计,可兼容不同大小的导通电流。本实施例中在锁固孔处通过压铆螺母来提供锁紧螺纹113,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在孔3处通过拉凸攻丝来实现。并且,将端子本体1按其对称中心线A-A处分割,就能将原端子一分为二,如图4和图5所示。分割后的小端子可用于小电流导通,同时,用于可根据实际需求,组合使用。此设计方法也不需要改变端子制造摸具,节省成本。本实施例端子设有两处焊脚,在保证端子本体尺寸相同的前提下,两焊脚端子比常规端子设有更多的焊接面,如图3所示。增加焊接面,适当减小焊接接触面面积更有利于端子与PCB板可靠连接,减少漏锡,从而保证接线端子能够满足系统导通电流要求。同时,两焊脚比单一焊脚具有更好的限位效果及站立稳定性,保证端子焊接后不会出现倾斜等焊接问题。综上所述,对比常规单边焊接端子,本技术提供的接线端子具有更高的安全可靠性。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侧面(11)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侧面(12)的底部高度,距离d为PCB板的厚度,本实施例端子设有锁固孔一面第一侧面的材料下边缘与焊脚同PCB板接触的一面第二侧面距离为2mm,端子焊接好后,正好可以遮盖住2mm厚度的PCB板,可以改善用户使用的视觉效果。实际应用中,设计师可根据PCB板厚来调整数值。本实施例端子多用于大电流导通,实际应用中,本技术提供的接线端子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能够满足不同电路导通电流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端子,其与PCB板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本体(1),所述端子本体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侧面(11)和与所述第一侧面(11)对应的第二侧面(12),所述第一侧面(11)上水平开设第一锁固孔(111)和第二锁固孔(112),所述第二侧面(12)上水平开设第一焊脚(121)和第二焊脚(122),所述第一锁固孔(111)与所述第一焊脚(121)在所述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上的开设位置对应一致,所述第二锁固孔(112)与所述第二焊脚(122)在所述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上的开设位置对应一致,所述第一侧面(11)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侧面(12)的底部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其与PCB板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本体(1),所述端子本体为U型结构,包括第一侧面(11)和与所述第一侧面(11)对应的第二侧面(12),所述第一侧面(11)上水平开设第一锁固孔(111)和第二锁固孔(112),所述第二侧面(12)上水平开设第一焊脚(121)和第二焊脚(122),所述第一锁固孔(111)与所述第一焊脚(121)在所述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上的开设位置对应一致,所述第二锁固孔(112)与所述第二焊脚(122)在所述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上的开设位置对应一致,所述第一侧面(11)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侧面(12)的底部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霞李伦全王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