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16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包括测距仪本体、反射镜和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管和设置于所述立管下方的角管,所述测距仪本体插接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的上端,所述安装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限制所述测距仪本体在所述立管中安装位置的限位部,所述反射镜安装于所述角管的转角处以与水平方向呈45°倾斜,所述测距仪本体的激光发射方向沿竖直方向向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测距装置
本技术涉及距离测量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激光测距装置。
技术介绍
激光具有方向性强、亮度高、单色性好、相干性好等优点,且具有测量精度高、范围广,实现非接触测量,广泛应用于测距领域。激光测距装置利用调制激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基本恒定的特性,通过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或一序列短暂的脉冲激光束,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从而计算出从测距仪到目标的距离。现有的激光测距装置,在对车库车位大小等应用环境进行测距时,工作人员需要将激光测距装置放置于靠近地面的位置进行测量,以减少人工操作导致的误差。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车位的数量庞大致使工作人员需要不断蹲下起立以对激光测距装置进行安放,从而导致了工作人员工作强度的增加,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具有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包括测距仪本体、反射镜和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管和设置于所述立管下方的角管,所述测距仪本体插接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的上端,所述安装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限制所述测距仪本体在所述立管中安装位置的限位部,所述反射镜安装于所述角管的转角处以与水平方向呈45°倾斜,所述测距仪本体的激光发射方向沿竖直方向向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距仪本体安装在立管的上端,测距仪本体的测距用激光从立管的上端向下发射,激光照射在反射镜上后发生反射以使沿竖直方向发射的激光转变为沿水平方向发射的激光;当激光遇到待测目标后反射回来,测距仪本体接收反射的激光以计算得出测定距离L1,此时测定距离L1减去测距仪本体到反射镜反射点的距离L2所得的即为该激光测距装置到待测目标的实际距离L3;由此,工作人员无需不断蹲下起立,站立着即可实现待测目标距离的测量,操作简便,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测距仪本体侧壁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距仪本体沿着导向板滑动嵌入立管,以便于测距仪本体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导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板分别与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的设置,使得测距仪本体在沿着导向板滑动的时候避免发生翻转,使得测距仪本体的安装更加简便,且安装完毕后测距仪本体侧边同时抵触于限位板和两个导向板,由此提高了测距仪本体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立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片,两个导向板分别与所述固定片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朝向所述立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弹性抵压件,所述弹性抵压件与所述测距仪本体远离所述立管的一端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抵压件通过弹性形变的作用力以将测距仪本体压紧在限位部上,由此提高了测距仪本体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包括至少两个轴线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的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立管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栓抵触于所述测距仪本体的下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抵触于测距仪本体的下端面以限制测距仪本体在立管中安装的高度位置,避免测距仪本体在立管中发生滑动,从而提高测距仪本体在立管中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角管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安装通槽,所述立管穿过所述安装通槽以嵌装在所述角管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通槽的设置,便于立管与角管之间的安装,角管的内壁与立管的外壁抵触卡接,通过增加接触面积以增加角管与立管之间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管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角管的内壁底部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与角管内壁底部抵触以限制立管与角管内壁底部之间的距离,避免立管在角管内的位置过低而影响反射镜的反射角度,甚至是损坏反射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侧边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外沿,所述定位外沿与所述角管的内侧壁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外沿与角管内侧壁抵触以增大支撑板与角管内壁的配合面积,从而提高立管与角管之间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管外壁上设置有激光指示器,所述激光指示器的激光发射方向与所述测距仪本体的激光发射方向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激光指示器的激光竖直照射在地面上,以对该激光测距装置的测距起点进行标定,便于工作人员确定测量起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管和所述角管均由塑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材料质量轻以便工作人员携带实用,且塑料具有弹性便于该激光测距装置的制作与安装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测距仪本体安装在立管上端,测距仪本体的测距用激光从立管的上端向下发射,激光照射在反射镜上后发生反射以将沿竖直方向发射的激光转变为沿水平方向发射的激光,由此,工作人员无需不断蹲下起立,站立着即可实现待测目标距离的测量,操作简便,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导向板和限位板的设置,使得测距仪本体能够滑动插接入立管中,限位部限制测距仪本体的安装高度,从而完成测距仪本体的安装;3.支撑板与角管内壁底部抵触以限制立管与角管内壁底部之间的距离,避免立管在角管内的位置过低而损坏反射镜;4.激光指示器的激光竖直照射在地面上,以对该激光测距装置的测距起点进行标定,便于工作人员确定测量起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中立管上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立管下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角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测距仪本体;2、反射镜;3、安装壳体;31、立管;311、导向板;312、限位板;313、固定片;314、弹性抵压件;315、支撑板;316、定位外沿;32、角管;321、安装通槽;4、限位部;5、激光指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包括测距仪本体1、反射镜2和安装壳体3。测距仪本体1上具有控制器、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和数字显示器。控制器控制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用于测定待测目标距离的激光光束,激光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控制器根据激光接收器接收激光与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获得激光测量距离L1,并将L1的数值显示于数字显示器。优选地,测距仪本体1呈类长方体设置。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均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距仪本体(1)、反射镜(2)和安装壳体(3),所述安装壳体(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管(31)和设置于所述立管(31)下方的角管(32),所述测距仪本体(1)插接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3)的上端,所述安装壳体(3)的上端设置有限制所述测距仪本体(1)在所述立管(31)中安装位置的限位部(4),所述反射镜(2)安装于所述角管(32)的转角处以与水平方向呈45°倾斜,所述测距仪本体(1)的激光发射方向沿竖直方向向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距仪本体(1)、反射镜(2)和安装壳体(3),所述安装壳体(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管(31)和设置于所述立管(31)下方的角管(32),所述测距仪本体(1)插接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3)的上端,所述安装壳体(3)的上端设置有限制所述测距仪本体(1)在所述立管(31)中安装位置的限位部(4),所述反射镜(2)安装于所述角管(32)的转角处以与水平方向呈45°倾斜,所述测距仪本体(1)的激光发射方向沿竖直方向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3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板(311),所述导向板(311)与所述测距仪本体(1)侧壁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3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板(312),所述导向板(3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板(311)分别与所述限位板(312)的两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12)远离所述立管(3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片(313),两个导向板(311)分别与所述固定片(31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313)朝向所述立管(3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弹性抵压件(314),所述弹性抵压件(314)与所述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胜松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房地产测绘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