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04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人体感应装置,包括主体、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主体上设置有摄像头,第一连接件包括底板以及两个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均连接于底板的两端且位于底板的同一侧,底板和两个连接臂共同形成一个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可收容主体,主体的两侧转动连接于两个连接臂,主体相对第一连接件转动的轴平行于底板的长度方向;第二连接件装设于第一连接件的底板上,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为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的轴垂直于底板表面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体感应装置
本申请涉及感应
,尤其涉及一种人体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体红外感应装置是近年来快速兴起发展的一种新型设备,它的许多良好特点使得它的应用面越来越广。现有的红外感应装置多数采用被动红外技术,在被动红外感应装置的警戒区内,当无人体移动时,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的只是背景温度;当人体进入警戒区,通过菲涅尔透镜,红外感应装置感应到的是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信号。现有的人体感应装置具有基本的功能,但是在结构上仍有存在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人体感应装置,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包括主体、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底板以及两个连接臂,所述两个连接臂均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底板和所述两个连接臂共同形成一个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可收容所述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转动连接于所述两个连接臂,所述主体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的轴平行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件装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的轴垂直于所述底板表面的方向。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大致具有相对的两个弧形面以及两个相对的平面,该两个平面与两个弧形面共同形成所述主体的侧壁,其中一个弧形面上安装有摄像头和菲涅尔透镜;所述主体的两个相对的平面均突出设置有转轴,所述两个连接臂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于相对的内侧面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两个通孔相对所述两个转轴设置,所述主体的相对两侧的所述转轴分别插入所述对应的通孔,并通过固定件稳固连接,以实现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侧面围绕所述转轴设置有环形孔阵列,所述孔阵列由若干个微孔呈环形的紧密相连构成;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个连接臂围绕各自的通孔设置有若干微型的突起,该若干个突起同时插入所述孔阵列对应的若干微孔中,以便调节所述主体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相对的侧平面上均设置有突盘,所述转轴于所述突盘上突出设置,所述环形孔阵列开设于所述突盘上。进一步地,每一所述连接臂上的突起的数量为四个,该四个突起围绕所述通孔呈相邻等间距的排列,分别位于所述通孔相对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底座以及自所述底座一侧突设的环形凸台,所述底座可相对外界固定;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连接臂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台相对应的容置槽,所述环形凸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紧贴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锯齿孔,所述锯齿孔的内壁环形排布有弧形齿;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凸台内且突出于所述底座设置的若干弧形弹性片,每一所述弧形弹性片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的外侧且朝向所述底座沿周向突设有勾部;在所述环形凸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时,所述若干弧形弹性片被挤压伸入并穿过所述锯齿孔,所述勾部在所述弧形弹性片的弹性力作用下抵住所述底板的内侧,所述锯齿孔的弧形齿抵齿所述弧形弹性片的外壁,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稳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弹性片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四个弧形弹性片临近环形凸台的内壁,且等间距的环形排布。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的内壁开设环形槽,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壁环绕突设有与环形轨相对应的环形突起,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环形突起与环形槽的配合,实现稳固转动连接。本技术的人体感应装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相对转动的方向与主体相对第一连接件转动的方向不同,两个转动的方向相互垂直,使得主体的监控位置能够进行多个方向的调节;且通过主体的孔阵列与第一连接件的突起的配合,使得第一连接件和主体之间转动连接关系在人为的外力作用时才会发生转动;通过第二连接件的弧形弹性片与第一连接件的锯齿孔的配合,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在人为的外力作用时才会发生转动,也即是使得主体的监控位置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置,而无需调整该人体感应装置的安装位置。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人体感应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人体感应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人体感应装置的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人体感应装置100,包括主体10、第一连接件20以及第二连接件30。其中,主体10上设置有摄像头、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用于监测人体并进行图像抓拍,以让用户获取到现场状况;第一连接件20转动连接于主体10,使得主体10可以相对第一连接件20调节角度,便于根据用户需要调节主体10的监控角度;第二连接件30与第一连接件20转动连接,使得与第一连接件20连接的主体10的角度可进一步调节。请同时参阅图2-3,主体10大致为椭圆体,其具有相对的两个弧形面以及两个相对的平面,该两个平面与两个弧形面共同形成主体10的侧壁。其中,一个弧形面上安装有摄像头11和菲涅尔透镜12。每一个平面的中心位置均设置有突盘13,突盘13为圆形,其表面的中心位置突出设置有转轴131。突盘13的表面的围绕转轴131设置有呈环形的孔阵列132,孔阵列132由若干个微孔呈环形的紧密相连构成。第一连接件20大致呈U型,其具有底板21以及连接于底板21两端的两个连接臂22。底板21的中心区域贯穿开设有锯齿孔211,锯齿孔211内的内壁环形排布有弧形齿。底板21围绕锯齿孔211的两端突设有弧形块,底板21远离连接臂22的一侧的中心区域还开设有与锯齿孔211连通的容置槽213,容置槽213呈圆形状,且占据底板21的弧形块部分。连接臂22分别自底板21的一端沿远离底板21的方向延伸,两个连接臂22位于底板21的同一侧,底板2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包括主体、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底板以及两个连接臂,所述两个连接臂均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底板和所述两个连接臂共同形成一个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可收容所述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转动连接于所述两个连接臂,所述主体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的轴平行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件装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的轴垂直于所述底板表面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装置包括主体、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底板以及两个连接臂,所述两个连接臂均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底板和所述两个连接臂共同形成一个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可收容所述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转动连接于所述两个连接臂,所述主体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的轴平行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件装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的轴垂直于所述底板表面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大致具有相对的两个弧形面以及两个相对的平面,该两个平面与两个弧形面共同形成所述主体的侧壁,其中一个弧形面上安装有摄像头和菲涅尔透镜;所述主体的两个相对的平面均突出设置有转轴,所述两个连接臂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于相对的内侧面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每一所述通孔相对一个所述转轴设置,两个所述转轴分别插入对应的所述通孔,并通过固定件稳固连接,以实现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侧面围绕所述转轴设置有环形孔阵列,所述孔阵列由若干个微孔呈环形的紧密相连构成;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个连接臂围绕各自的通孔设置有若干微型的突起,该若干个突起同时插入所述孔阵列对应的若干微孔中,以便调节所述主体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相对的侧平面上均设置有突盘,所述转轴于所述突盘上突出设置,所述环形孔阵列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龙刘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