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测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7732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110KV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测温系统,包括现场检测单元和远程监控单元,所述现场检测单元包括太阳能供电单元、电源转换单元、红外测温传感器、处理电路以及无线通信电路;所述太阳能供电单元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并输出至电源转换单元,所述电源转换单元用于将太阳供电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电压变换处理,向红外测温传感器、处理电路以及无线通信电路供电;所述红外温度触感器的输出端与处理电路的测温信号输入端连接;能够对110KV输电线路的耐张线夹进行全天候的温度监测,从而确保耐张线夹温度数据的连续性,并且能够实时将监测数据上传,并通过远程监控单元进行展现以及在温度越限时进行告警。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of strain clamp for 110kV transmiss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10KV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测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温系统,尤其涉及一种110KV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测温系统。
技术介绍
在110KV输电线路中,耐张线夹用于对导线进行固定并承受导线拉力,在耐张线夹的工作过程中,其温度将会对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现有技术中,对于耐张线夹的测温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这种方式浪费人力,更为重要的是,靠人工巡检测温的方式,耐张线夹的温度数据不连续,难以准确判断耐张线夹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状态,从而不利于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提出一种新的耐张线夹测温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10KV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测温系统,能够对110KV输电线路的耐张线夹进行全天候的温度监测,从而确保耐张线夹温度数据的连续性,并且能够实时将监测数据上传,并通过远程监控单元进行展现以及在温度越限时进行告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110KV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测温系统,包括现场检测单元和远程监控单元,所述现场检测单元包括太阳能供电单元、电源转换单元、红外测温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10KV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现场检测单元和远程监控单元,/n所述现场检测单元包括太阳能供电单元、电源转换单元、红外测温传感器、处理电路以及无线通信电路;/n所述太阳能供电单元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并输出至电源转换单元,所述电源转换单元用于将太阳供电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电压变换处理,向红外测温传感器、处理电路以及无线通信电路供电;/n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为4个且各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处理电路的测温信号输入端连接;/n所述远程监控单元包括监控主机、触控显示器、存储服务器以及报警器;/n所述监控主机与处理电路通过无线通信电路通信连接,所述监控主机与触控显示器通信连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10KV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现场检测单元和远程监控单元,
所述现场检测单元包括太阳能供电单元、电源转换单元、红外测温传感器、处理电路以及无线通信电路;
所述太阳能供电单元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并输出至电源转换单元,所述电源转换单元用于将太阳供电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电压变换处理,向红外测温传感器、处理电路以及无线通信电路供电;
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为4个且各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处理电路的测温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远程监控单元包括监控主机、触控显示器、存储服务器以及报警器;
所述监控主机与处理电路通过无线通信电路通信连接,所述监控主机与触控显示器通信连接,所述监控主机与存储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报警器与监控主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110KV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电路包括控制器、信号转换电路和时钟电路;
所述时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时钟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电路与监控主机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温度信号输入端与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具有4个输入端分别与4个红外测温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控制器为STC12C5A60S2单片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110KV输电线路耐张线夹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以及电容C4;
电阻R1的一端与芯片U1的1引脚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1接地,电阻R1和电容C1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第一信号输入端,芯片U1的2引脚通过电阻R3接地,芯片U1的2引脚通过电阻R2与1引脚连接,芯片U1的2引脚通过电容C2与芯片U1的1引脚连接,芯片U1的3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4接地,电阻R4和电阻R5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第二信号输入端,电阻R4和电阻R5之间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容C4接地,芯片U1的3引脚通过电容C3和电阻R6并联后接地;
电阻R12的一端与芯片U1的7引脚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8接地,电阻R12和电容C8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第四信号输入端,芯片U1的6引脚通过电阻R10接地,芯片U1的6引脚通过电阻R10与7引脚连接,芯片U1的6引脚通过电容C7与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鑫科甘元兴黄静王毅吴咏梅张晓兵杨璐瑜陈劲松杜晶晶徐溦毕煌程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北碚供电分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綦南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