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174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对中组件、固定板、立柱和用于放置灶具的检测台,立柱的一端固定在检测台上,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驱动组件设置在固定板下方,驱动组件与对中组件连接,对中组件向下移动接触到灶具上的旋钮后进行对中定位并下压转动,实现气阀的打开,完成气密性检测后复位到初始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对中组件上下移动,当其向下移动接触到旋钮后,对中组件进行自动对中,之后驱动组件控制对中组件旋转90°,相应地旋钮也随之旋转,气阀被打开,当气密性检测完毕后,对中组件向上移动并复位到初始状态;由于该结构可以实现自动对中,因此可以适应不同的气阀阀杆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
本技术属于燃气器具自动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厨电行业的灶具在线气密性检测基本上是人工检测,工人检测由于主动因素较多,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存在检测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将人工检测升级为自动检测,采用自动检测替代人工检测,首先要解决在检测过程中灶具气阀的自动开启与关闭的问题,由于零部件的加工及装配存在一定的误差,如双眼灶具的气阀中心距存在误差导致气阀阀杆间距不一致的情况,因此,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的装置对不同的气阀阀杆间距的适应性必须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解决了由于零部件的制作与装配过程中存在误差,致使双眼灶具两旋钮的位置及间距存在不一致,固定中心距的驱动机构无法开启及关闭气阀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其包括驱动组件、对中组件、固定板、立柱以及用于放置灶具的检测台,所述立柱的一端固定在检测台上,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固定板下方,所述驱动组件与对中组件连接且驱动其上下移动,所述对中组件向下移动接触到灶具上的旋钮后进行对中定位并下压转动,实现气阀的打开,完成气密性检测后复位到初始状态。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带有转动盘的旋转气缸、气缸固定座以及螺纹伸缩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座固定在转动盘上,所述螺纹伸缩气缸插入气缸固定座中与其共同运动。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锁紧环,所述锁紧环套设在螺纹伸缩气缸上用于防止其在运动中松脱。优选地,所述对中组件包括浮动支架、浮动卡爪、横连杆以及第一弹簧,所述浮动卡爪相对的两个面通过两个所述横连杆与浮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浮动卡爪相对的另外两个面通过两个所述横连杆和两个所述第一弹簧连接,且所述第一弹簧安装于浮动支架和浮动卡爪之间。优选地,所述浮动支架相对的两个面上设置有长条孔,相对的另外两个面上设置有圆形孔。优选地,所述浮动卡爪包括本体、左卡爪以及右卡爪,所述左卡爪和右卡爪分别位于本体下端的左右两侧且两者之间形成八字状,所述左右两侧与浮动卡爪相对的另外两个面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本体的四个面上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横连杆的一端为与螺纹孔匹配的螺纹端。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和对中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端均设置螺纹的连杆、第二弹簧、垫片以及螺母,所述连杆的一端旋入气缸固定座内,另一端旋入浮动支架内且伸出浮动支架外,所述第二弹簧、垫片以及螺母依次套设在浮动支架伸出浮动支架的部分上。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和对中组件均设置有两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对中组件上下移动,当其向下移动接触到灶具上的旋钮后,对中组件进行自动对中,之后驱动组件控制对中组件旋转90°,相应地旋钮也随之旋转,气阀被打开,当气密性检测完毕后,对中组件向上移动并复位到初始状态;由于该结构可以实现自动对中,因此解决了由于零部件的制作与装配过程中存在误差,致使双眼灶具两旋钮的位置及间距存在不一致,固定中心距的驱动机构无法开启及关闭气阀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中驱动组件的分解图;图4是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中对中组件的分解图;图6是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中浮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中浮动卡爪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中横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中驱动组件、对中组件以及连接组件配合后的分解图;图10是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中驱动组件、对中组件以及连接组件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A-A方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如图1-2所示,其包括驱动组件1、对中组件2、固定板3、立柱4以及用于放置灶具的检测台5,其中:所述立柱4的一端固定在检测台5上,另一端与固定板3连接,所述驱动组件1设置在固定板3下方,所述驱动组件1与对中组件2连接且驱动其上下移动,所述对中组件2向下移动接触到灶具上的旋钮后进行对中定位并下压转动,实现气阀的打开,完成气密性检测后复位到初始状态;这样,采用上述结构,驱动组件1驱动对中组件2上下移动,当其向下移动接触到灶具上的旋钮后,对中组件2进行自动对中,之后驱动组件1控制对中组件2旋转90°,相应地旋钮也随之旋转,气阀被打开,当气密性检测完毕后,对中组件2向上移动并复位到初始状态;由于对中组件2可以实现自动对中,因此,该实施例中的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气阀阀杆间距。如图3-4所示,所述驱动组件1包括带有转动盘14的旋转气缸11、气缸固定座12、螺纹伸缩气缸13以及锁紧环15,所述气缸固定座12固定在转动盘14上,所述螺纹伸缩气缸13插入气缸固定座12中与其共同运动,所述锁紧环15套设在螺纹伸缩气缸13上用于防止其在运动中松脱;这样,当通入压缩空气时,螺纹伸缩气缸13的活塞杆沿轴线向下伸出运动,停止通入压缩空气后活塞杆复位,旋转气缸11接上压缩空气时,旋转气缸11的转动盘14可绕中心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旋转气缸11带动气缸固定座12旋转,气缸固定座12带动对中组件2旋转。该驱动组件1的装配过程为:用螺钉16穿过气缸固定座12的四个通孔,将气缸固定座,1锁紧在旋转气缸11的转动盘14上;将螺纹伸缩气缸13旋入到气缸固定座12的螺纹孔内,再用锁紧环15将螺纹伸缩气缸13锁紧在气缸固定座12内,防止其在运动中松脱。如图5-8所示,所述对中组件2包括浮动支架21、浮动卡爪22、横连杆23以及第一弹簧24,所述浮动卡爪22相对的两个面通过两个所述横连杆23与浮动支架21固定连接,所述浮动卡爪22相对的另外两个面通过两个所述横连杆23和两个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驱动组件(1)、对中组件(2)、固定板(3)、立柱(4)以及用于放置灶具的检测台(5),所述立柱(4)的一端固定在检测台(5)上,另一端与固定板(3)连接,所述驱动组件(1)设置在固定板(3)下方,所述驱动组件(1)与对中组件(2)连接且驱动其上下移动,所述对中组件(2)向下移动接触到灶具上的旋钮后进行对中定位并下压转动,实现气阀的打开,完成气密性检测后复位到初始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驱动组件(1)、对中组件(2)、固定板(3)、立柱(4)以及用于放置灶具的检测台(5),所述立柱(4)的一端固定在检测台(5)上,另一端与固定板(3)连接,所述驱动组件(1)设置在固定板(3)下方,所述驱动组件(1)与对中组件(2)连接且驱动其上下移动,所述对中组件(2)向下移动接触到灶具上的旋钮后进行对中定位并下压转动,实现气阀的打开,完成气密性检测后复位到初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包括带有转动盘(14)的旋转气缸(11)、气缸固定座(12)以及螺纹伸缩气缸(13),所述气缸固定座(12)固定在转动盘(14)上,所述螺纹伸缩气缸(13)插入气缸固定座(12)中与其共同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进一步包括锁紧环(15),所述锁紧环(15)套设在螺纹伸缩气缸(13)上用于防止其在运动中松脱。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灶具气密性检测的阀门自动开启及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组件(2)包括浮动支架(21)、浮动卡爪(22)、横连杆(23)以及第一弹簧(24),所述浮动卡爪(22)相对的两个面通过两个所述横连杆(23)与浮动支架(21)固定连接,所述浮动卡爪(22)相对的另外两个面通过两个所述横连杆(23)和两个所述第一弹簧(24)连接,且所述第一弹簧(24)安装于浮动支架(21)和浮动卡爪(22)之间。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开银麦均叨邱业强李宗洋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