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铭兰专利>正文

一种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735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阀门,其中,包括阀体和密封盖,阀体形成有介质容腔、进入通道和流出通道,介质容腔容纳输送介质且与进入通道连通,密封盖控制流出通道与介质容腔连通或者阻断。本案结构巧妙新颖,操作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
技术介绍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阀门产品越来越丰富,结构不断有创新和发展,有鉴于此,本申请人深入研究,研发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阀门,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结构新颖巧妙。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阀门,其中,包括阀体和密封盖,阀体形成有介质容腔、进入通道和流出通道,介质容腔容纳输送介质且与进入通道连通,密封盖控制流出通道与介质容腔连通或者阻断。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包括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所述流出通道包括第一流出通道和第二流出通道,第一密封盖控制第一流出通道与介质容腔连通或者阻断,第二密封盖控制第二流出通道与介质容腔连通或者阻断。进一步的,所述介质容腔沿上下方向延伸,阀体在介质容腔上端开口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在介质容腔下端开口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密封盖盖设在第一安装槽上以形成与介质容腔连通的第一过渡容腔,第二密封盖盖设在第二安装槽上以形成与介质容腔连通的第二过渡容腔,第一密封盖控制第一流出通道与第一过渡容腔连通或者阻断,第二密封盖控制第二流出通道与第二过渡容腔连通或者阻断。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一升降压盖和第二升降压盖,所述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为弹性设置,第一升降压盖设在第一密封盖上表面,第二升降压设在第二密封盖下表面。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一阀盖和第二阀盖,所述第一阀盖盖设在第一升降压盖上方以形成第一驱动容腔并且第一阀盖上设有供驱动介质进入的第一通口,所述第二阀盖设在第二升降压盖上方以形成第二驱动容腔并且第二阀盖上设有供驱动介质进入的第二通口。进一步的,所述阀体还设有与进入通道连通的进入口、与第一流出通道连通的第一流出口以及与第二流出通道连通的第二流出口,进入口、第一流出口和第二流出口环设在阀体外周。进一步的,阀门还包括有导向杆,该导向杆贯穿介质容腔设置,并且导向杆上端依次贯穿第一密封盖和第一升降压盖,导向杆下端依次贯穿第二密封盖和第二升降压盖。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案设置一个与进入通道连通的介质容腔,并设置密封盖,当密封盖将流出通道与介质容腔阻隔时,实现阀门关闭,当密封盖打开以使流出通道与介质容腔连通时,实现阀门开启,结构巧妙新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5为图1中A-A的截面图;图6为图1中B-B的截面图;图7为图4中C-C的截面图;图8为图4中D-D的截面图;图9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中:阀体-1,介质容腔-11,进入通道-12,进入口-121,第一流出通道-13,第一流出口-131,第二流出通道-14,第二流出口-141,第一过渡容腔-15,第二过渡容腔-16,第一驱动容腔-17,第二驱动容腔-18;第一密封盖-2,第二密封盖-3,第一升降压盖-4,第二升降压盖-5,第一阀盖-6,第一通口-61,第二阀盖-7,第二通口-71,导向杆-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9所示,本案提供一种阀门,其中,包括阀体1和密封盖,阀体1形成有介质容腔11、进入通道12和流出通道,介质容腔11容纳输送介质且与进入通道12连通,密封盖控制流出通道与介质容腔11连通或者阻断。如此,本案设置一个与进入通道12连通的介质容腔11,并设置密封盖,当密封盖将流出通道与介质容腔11阻隔时,实现阀门关闭,当密封盖打开以使流出通道与介质容腔11连通时,实现阀门开启,结构巧妙新颖。在本实施例中,阀门为两个出口结构,具体来讲,所述密封盖包括第一密封盖2和第二密封盖3,所述流出通道包括第一流出通道13和第二流出通道14,第一密封盖2控制第一流出通道13与介质容腔11连通或者阻断,第二密封盖3控制第二流出通道14与介质容腔11连通或者阻断。两个流出通道互不干涉,可选择其中一个流出通道流通,也可以选择两个流出通道同时流通,十分灵活。所述介质容腔11沿上下方向延伸,阀体1在介质容腔11上端开口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在介质容腔11下端开口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密封盖2盖设在第一安装槽上以形成与介质容腔11连通的第一过渡容腔15,第二密封盖3盖设在第二安装槽上以形成与介质容腔11连通的第二过渡容腔16,第一密封盖2控制第一流出通道13与第一过渡容腔15连通或者阻断,第一流出通道13的上端开口向第一过渡容腔15延伸,第二密封盖3控制第二流出通道14与第二过渡容腔16连通或者阻断,第二流出通道14的下端开口向第二过渡容腔16延伸。密封盖外边缘固定在安装槽上。本案还包括有第一升降压盖4和第二升降压盖5,所述第一密封盖2和第二密封盖3为弹性设置,第一升降压盖4设在第一密封盖2上表面,第二升降压设在第二密封盖3下表面。本案还包括有第一阀盖6和第二阀盖7,所述第一阀盖6盖设在第一升降压盖4上方以形成第一驱动容腔17并且第一阀盖6上设有供驱动介质进入的第一通口61,所述第二阀盖7设在第二升降压盖5上方以形成第二驱动容腔18并且第二阀盖7上设有供驱动介质进入的第二通口71。这样,本案的具体操作过程为,输送介质由进入通道12进入介质容腔11,第一密封盖2或者第二密封盖3在没有受压情况下,第一流出通道13或者第二流出通道14分别与第一过渡容腔15连通或者第二过渡容腔16连通,此时,两个流出通道保持流通,输送介质可以从两个流出通道流出。当驱动介质从第一通口61或者第二通口71进入第一驱动容腔17或者第二驱动容腔18时,第一升降压盖4或者第二升降压盖5受到驱动介质的压力向下挤压第一密封盖2或者向下挤压第二密封盖3,使得第一密封盖2和第二密封盖3发生弹性变形,从而第一密封盖2封堵第一流出通道13的上端开口,或者第二密封盖3封堵第二流出通道14的下端开口,最终实现两个流出通道都被阻隔,无法排出输送介质。阀体1为圆柱状,所述阀体1还设有与进入通道12连通的进入口121、与第一流出通道13连通的第一流出口131以及与第二流出通道14连通的第二流出口141,进入口121、第一流出口131和第二流出口141环设在阀体1外周,进入口121、第一流出口131和第二流出口141可以连接管道。阀门还包括有导向杆8,该导向杆8贯穿介质容腔11设置,并且导向杆8上端依次贯穿第一密封盖2和第一升降压盖4,导向杆8下端依次贯穿第二密封盖3和第二升降压盖5。导向杆8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升降压盖升降稳定平稳。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密封盖,阀体形成有介质容腔、进入通道和流出通道,介质容腔容纳输送介质且与进入通道连通,密封盖控制流出通道与介质容腔连通或者阻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密封盖,阀体形成有介质容腔、进入通道和流出通道,介质容腔容纳输送介质且与进入通道连通,密封盖控制流出通道与介质容腔连通或者阻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包括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所述流出通道包括第一流出通道和第二流出通道,第一密封盖控制第一流出通道与介质容腔连通或者阻断,第二密封盖控制第二流出通道与介质容腔连通或者阻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容腔沿上下方向延伸,阀体在介质容腔上端开口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在介质容腔下端开口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密封盖盖设在第一安装槽上以形成与介质容腔连通的第一过渡容腔,第二密封盖盖设在第二安装槽上以形成与介质容腔连通的第二过渡容腔,第一密封盖控制第一流出通道与第一过渡容腔连通或者阻断,第二密封盖控制第二流出通道与第二过渡容腔连通或者阻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铭兰
申请(专利权)人:林铭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